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10-19 12:56:20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摘要】在我国,随着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也不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及实施力度得到大大加强。笔者结合实际,深入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措施,以期适应新课程改革及的客观需要。 )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创造思维培养

当前,新课程改革及实施正不断深入推进。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必然成为了摆在广大高中物理教师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实际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学模式及方式等,就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此,笔者结合实际,深入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措施,以期适应新课程改革及的客观需要。

1 高中物理教学的结构

1.1教师主导型

教师主导的教学结构,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甚至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思维等,必然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与制约。由此可见,教师主导的教学结构,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及不足。虽然对教师的组织参与及监督教学活动极为有利,但是却只能机械地传授有关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能力的。

1.2学生主体型

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是本世纪初期随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及应用。其优点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不够,因而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知识。此外,这种教学结构忽视了学习动机、态度以及情感等因素,并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与交流。由此可见,这种教学结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情感因素等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1.3主导主体型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优越的前提及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场景,刺激学生的感官,利于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氛围。此外,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交互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之间进行协商、会话、合作与交流。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管理软件,促进教学资源的科学管理及应用。目前,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究与求知。

2 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应用信息不广

目前,一些学校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加之条件不够具备,因而不能深入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即使是在经济社会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一些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学校,通过调查了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少得可怜,几乎局限于一些教学教研、公开示范等课程方面。出现这样的现象及原因,除资金、技术及硬件等方面的因素外,还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为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自身对于信息技术不够熟悉,多媒体课程上起来比较吃力。二为教师不愿意教学多媒体课程,比如嫌其较为麻烦。三为有的教师虽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但整体效果并不是比较理想,最终导致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不够积极主动。

2.2依赖媒介过多

当前,随着科技、信息的全面发展,网络、多媒体等课件多如牛毛。因此,教师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下载到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而稍加处理以后,就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做法,最终必然导致教师缺少自身的教学设计、准备及创新,而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按照别人设计的流程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有时效果也不错,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教师养成惰性思想,其教学能力、水平不仅没有发展反而会逐渐减退。

2.3体现特色不够

一般情况,高中物理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特点及规律,而是通过媒体、刺激及灌输,促使学生被动学习、接受和记忆有关物理知识。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和应用有关物理知识。目前,由于高中物理教学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并没有结合物理的自身特点,且模式较为单一,仅为简单的知识阐述、感官刺激,而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究显得严重不够,其结果最终导致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及效果不够理想。

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探讨

3.1整合教学资源

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外自主学习或完成教师布置任务时,对遇到的问题,积极进行分析、探究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想法及体会。此外,也可以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找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把问题提交给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和讨论,从而比较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可见,在网络环境下,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对于而言,可以拓展思路和视野,而且具有独立性、交流性和协作性,大大有利于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

3.2采用探究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探究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认知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起因,然后分析事物内部的联系,进而总结客观规律,达到教学目标和自主探究的有机统一。但是,并不能全面正确的分析有关物理问题及现象,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促使学生不断自主探究,为学习、探究高中物理知识夯实基础。

3.3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较多。比如,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强烈欲望,而采用问题情景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潜力。此外,要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互动,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引导、启发,逐步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样一来,就等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并产生学习求知的浓厚兴趣。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及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力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世恒,新课程下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2]戴军,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2(01);

[3]翟建臣,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创新学刊,2012(11)。

上一篇:探讨初中化学探究式学习环境的几点策略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