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

时间:2022-10-19 10:22:56

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和社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现有的科研考核体制比较单一,限制了职工的创新激情。建立科学的科研考评机制,对于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考评激发 工作热情 创新活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42-01

在当今的世界中,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科技竞争的地位是很突出的,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实现了社会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而我国现在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其他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其差距还是很大的;科技管理的机制上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是与抢占未来发展中的制高点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存有很多的不适应,因此,我国就要加快建设健全的、高效率的、科学的、合理的、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

1 我国科研现状

2010年,我国共计发表12.15万篇论文,占世界总数的8.6%。居世界第2位。2011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国内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4件,而同期日本为105.3件,韩国96.1件,美国为35.6件,充分说明我国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科技的实际转化数量很低。截止2011年底,我国有效发明数量总数仅为韩国的68%。这说明很大一部分科技论文只注重是否发表,而忽视实际的应用环境,空洞无用。

国内高校的科研的现状,一是资源有限环境欠缺。高校科研资源的紧张表现在教师资源的紧张。2010年在校学生总数约3000万,高校专任教师人数1343127,师生比22.3。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重,科研工作时间相对减少。二是教学型高校的科研条件普通不足。实验室、图书馆等在满足科研需要上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教师的职称倾向科研。本科层次高校很多教师以职称评聘的要求为目标开展科研,产生了“冷了教研室,火了实验室”现象。

2 国内科研量化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科研成果的工分制和量化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严重的偏离的考核的主要目的,这样就无法促使教师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开发,以及实现学校和社会教育上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采用这种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就忽视掉科研活动的规律性和学科上的差异性。对现存问题分析如下。

2.1 考核激励政策急功近利

近年来,为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高校各种激励政策,如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和科技奖励等不断出台,这些津贴和奖励的发放都是以科研和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基准的,再加上职称聘任和职务聘任,也都需要考核工作业绩,过多的量化考核对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

2.2 社会评价误导大学发展

相比较而言,科研工作往往见效较快、成果显著;教学成果则相对滞后,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样就使得在大学评价中对科研业绩的关注度较高,进而导致高校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更倾向于科研业绩,并且希望教师们能够尽可能多地申报项目、产出成果。

2.3 盲目引用权威评价指标

国际公认的科技论文评价标准——三大检索系统,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索引(ISTP)。然而,“SCI创始人”加菲尔德表示:直到今天,SCI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正如加菲尔德博士所说“用引文数据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特别慎重。因为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

内作者和期刊数量、引文水平和引文率有很大差异[1]”。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以此来区分论文的等级和质量并进而评价一个人的科研能力。

3 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要借鉴国外在科研业绩考核评价方面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制定出有利于技术创新、赋予人性化的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弹性的多元化考核标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整齐划一的评价方法实际上对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比如艺术类院校按照工科院校的科研考核标准进行职称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高校对科研的定位不能一刀切,应该有所不同。

3.2 应遵循科研情况的规律,适当延长目前的考核周期

按照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的观点,希望优秀的数学家每过3~4年考核一次[2]。可以对在岗教师2年或者3年考核一次。这种考核观念和机制,无论对教师、还是对负责考核工作的职能部门来说,都是既灵活又更加人性化。尽量为科研工作者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3.3 建立有特色的同行专家评议制度

客观真实的科研评价应该充分重视科研成果的后续评价。同行评议对科研成果的验证和评价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在延长考核周期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实效。从重视期刊影响因子向论文被引用情况转变,论文被他人引用也是同行专家验证和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3.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科研考核在科研成果的认定结果基础上进行量化打分,对于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提高量化分值;而对于无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则降低量化分值;较差的成果取消其参与科研考核的资格。

3.5 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多样化的科研管理体制

国外大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学术自由,教授主导学科发展的问题。国外大学科研和教育负荷的比较是:研究型大学教授的工作量,平均教学工作有46%,研究工作占32%,服务工作占21%。当然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负荷是最低的,越是领先的大学,越是一流的大学,它的研究的比重就越高。

4 结语

科研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引导和激励科技工作者,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相信通过努力,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完善科研业绩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广大高校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研考核是一项极其复杂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改革和完善,做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实现我国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继红.尤金·加菲尔德博士台湾之行及SCI在中国台湾[J].图书与情报,2012(2).

[2] 杨乐.科研考核多长时间一次合适[N].人民日报,2008-4-22.

上一篇:浅谈科技类翻译书稿的审读重点与加工技巧 下一篇:3—羟基莪术醇的结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