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讲”的艺术

时间:2022-10-19 10:14:39

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讲”的艺术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教师;“讲”;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3―0088―01

传统的说法,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叫“讲”课,学生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么“讲”、“讲”了多少,是评价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但随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和教学理念的引入,笔者认为对于教师主导地位而言,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关键要体现“讲”的艺术性。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自学之前启发讲

学生自主阅读或动手操作等活动时,教师要言简意赅地揭示阅读要求、重点和方法,提示经验及注意事项。如,教授《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文时,当布置自读课文时,一教师明确点出自读课文的要求:①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②遇到生字、生词时,可以使用工具书,可以问老师或同学;③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描写的村庄是什么样子的?

二、重点地方着重讲

教学中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阐述。该挖掘的要挖掘,该品味的要品味,该讲深讲透的要讲深讲透,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同样是在《有这样的一个小村庄》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体验到原来的小村庄“清澈的小河”、“天然屏障”和“树木的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进一步理解“清澈、屏障和郁郁葱葱”等词的意思。教师鼓励说:谁愿意根据课文的描述和大家一起想像小村庄的样子,在黑板上描绘我们心中的村庄?学生描绘的过程中,教师对“如何画空气清新”进行了这样引导:“空气格外清新”怎么画呢?无色无味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能用什么办法来表现吗?指导中,学生画出了“蓝天、白云、小鸟、蝴蝶”等衬托出空气格外清新的美景。

三、疑难问题明确讲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无从下手时,教师要明确地讲,从而为学生解难释疑,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领悟学习内容,真正做到指点迷津,疏导堵塞。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克和千克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克、千克的应用范围,布置学生收集了各种食品的包装袋,上面印有食品的质量单位“10g、100g、1kg……”交流中遇到了二年级的学生不要求掌握的克、千克的英文字母表示法的问题,教师明确告诉学生:“g、kg”是质量单位“克、千克”的英文写法,日常生活中多种单位习惯上都用英文字母来表示,这样比较简单易记。

四、抓住契机及时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位教师在教授《赤壁之战》时,学生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读成了“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当别的同学指正时,教师便抓住了这个契机,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探究“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看到船帆,而曹操看到时却变成了帆船呢?”学生讨论后得出:1.词语船帆突出的是帆,而帆船突出的是船;2.士兵先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却是张帆的船,说明船的速度很快。

教师应抓住契机及时小结: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讨论真精彩,原来这里不能读错呀!“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的不同,但表现的却是赤壁之战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时(东南风很急)。正是教师灵活的“讲”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五、归纳总结补充讲

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同等重视,教学中常常十分重视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做到一课一得。目前许多课堂的小结多倾向于对知识、能力的小结,而对于教学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小结总是以点代面不够完整。因此,教师就要在学生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及时地进行补充,进一步进行归纳,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归纳总结中趋于完整、准确。

总之,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谈“讲”色变,“讲”有可能成为“灌”、但并不等同于“灌”。包办代替固然不可取、但听之任之更不可取。讲什么、怎么讲和什么时候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艺术性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讲”的艺术,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受阻”时,给予“精讲”,这不仅不会影响参与式教学的效果,而且这是体现师生互动的一条最简捷的途径。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运动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综合实践课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