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患者12例社区康复护理分析

时间:2022-10-19 08:21:16

老年慢阻肺患者12例社区康复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24例,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划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1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并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临床比较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能力等级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社区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07-02

慢阻肺(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主要指的是一类临床特征表现为气流阻塞的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1]。慢阻肺是一种临床上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情发展慢、反复发作等特点[2],对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干预治疗。本文随机抽选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治疗的2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将他们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方法社区护理,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情况和效果。现将具体情况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之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24例。患者年龄大约在56岁~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5±6.2岁;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16例;病程时间大约为2年~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6±2.5年。根据抽签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2例)年龄大约在56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4±5.6岁;女性患者5例,男性患者7例;病程时间大约为2年~2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4±2.1年。观察组患者(12例)年龄大约在60岁~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1±4.7岁;女性患者3例,男性患者9例;病程时间大约为4年~2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1.2±2.2年。经过临床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表现等方面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社区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家庭氧疗、行为干预以及营养支持等等[3]。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分析

经过临床统计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12例)的FVC为1.49±0.074L,VC为1.41±0.031L,FEV为0.90±0.029L,FEV1/预计值为16.84±0.954%,PVC/预计值为8.03±1.098%;观察组患者(12例)的FVC为1.93±0.067L,VC为1.60±0.054L,FEV为1.15±0.029L,FEV1/预计值为24.02±0.908%,PVC/预计值为18.06±1.407%。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7,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价分析

经过临床分析统计显示,对照组患者(12例)护理前的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0级2例(约占16.67%),1级3例(约占25.0%),2级1例(约占8.33%),3级3例(约占25.0%),4级1例(约占8.33%),5级2例(约占16.67%);护理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0级3例(约占25.0%),1级4例(约占33.33%),2级2例(约占16.67%),3级2例(约占16.67%),4级1例(约占8.33%),5级0例(约占0%)。

观察组患者(12例)护理前的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0级1例(约占8.33%),1级1例(约占8.33%),2级3例(约占25.0%),3级2例(约占16.67%),4级3例(约占25.0%),5级2例(约占16.67%);护理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0级4例(约占33.33%),1级7例(约占58.33%),2级1例(约占8.33%),3级0例(约占0%),4级0例(约占0%),5级0例(约占0%)。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情况无明显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均较之护理前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慢阻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等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和作用[4]。由于其病程时间较长,患者多在家中休养,因此,社区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临床研究表明,在24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的患者其在各项肺功能指标(FVC、VC、FEV、FEV1/预计值、PVC/预计值)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能力等级评价(0级,1级,2级,3级,4级,5级)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及护理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27(27):105-106.

[2] 赵吉来.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4(09):51-52.

[3] 梁志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疗效评价[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07(04):76-78.

[4] 李启芬.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26(24):85-86.

上一篇:小儿神经性尿频32例临床整体护理体会 下一篇:25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