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的效果

时间:2022-10-19 08:03:37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的效果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的效果,总结其临床用药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老年心绞痛的患者6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23/3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老年心绞痛;血脂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65-01

心绞痛作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一直很高,其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其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从而使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2]。心绞痛常见形式为不稳定型,因其具有不可预测性,常导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药物主要有B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老年心绞痛的患者64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在50-78岁之间,平均年龄67.4岁。上述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分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对于心绞痛诊断意见,切排除患者患有以下疾病:严重的肝肾损害,活动性脏器病理性出血,对本次研究用制剂成分过敏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者B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等,治疗1-4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口服2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首次给予口服300mg,之后每次口服75mg每日一次,治疗之间也为1-4周。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次数、时间、程度;检查患者心电图ST段;检测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HDL-C)。

1.3 效果评定 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次数在80%以上,心电图ST段恢复到正常水平即为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到治疗前的50-80%,心电图ST段回升0.1mV以上但未回到正常水平,或者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为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小于治疗前发作次数50%,心电图达不到上述标准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指标用(χ±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2.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23/3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

3 讨 论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加之人们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患者罹患心绞痛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也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及晚年生活质量。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类型多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引发的血管内壁损伤、血管内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治疗老年心绞痛的关键在于稳定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

阿托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胺辅助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胺辅助酶A还原酶,从而减少体内总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管内粥样斑块的形成[4]。相关文献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致死率,是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药物,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临床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虽然可抑制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但是不能阻止血管中血小板的聚集,在治疗心绞痛的时候应该在应用阿托伐他汀的同时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5]。氯吡格雷为血小板聚集ADP酶抑制剂,其作用机理选择结合血小板膜表面ADP受体结合,是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受体无法结合,从而抑制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结合,阻碍了血小板的聚集。同时减少由ADP酶刺激产生的其他血小板活化,从而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达到减少血管中血栓形成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对比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即可防止血管中粥样斑块的形成,稳定粥样斑块,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相互聚集。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有显著效果,并且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且改善血脂指标,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茹萍.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05-2206.

[2] 焦玲.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9):39-41.

[3] 赵新杰.普永军.宋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65-1966.

[4] 朱静.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723-1724.

[5] 吴立梅.果崇慧.王晓凤,等.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1):71-72.

上一篇:吗啡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 下一篇:2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内固定的术后护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