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议

时间:2022-10-19 07:46:2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议

摘 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优化匹配,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当前课改中研究的重点,我就把我提高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归纳如下: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研究。让教研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二,优化课堂教学。三,提高作业效果。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优化匹配,是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当前课改中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就把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一些做法归纳如下:希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点帮助。

一.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学研究。让教研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1、参照课例,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观看优秀的教学实录,对课例进行研究分析,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加强集体备课,优势互补,取得共识,备课时间不受限制,只要有问题,就提出来和同组教师共同研究探讨,真正做到时时备课,天天教研。虽然是集体备课,但教师也时时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进行有效微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同学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深入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教改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同步提高的过程。我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操作自己认为合理的教学方式。

二.优化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 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从而让人感觉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在这种情绪下学习,效果定会事半功倍。课堂教学中我尝试着以下几种方法:

A、利用多媒体,熏陶感染学生,激发兴趣。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借助声,光,色,形,图等神奇的配合,直观,形象,高效率的让学生在享受视觉听觉盛宴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文文字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把课文中涉及的画面,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投射出来,让学生对作者所说明介绍的景物特点有更直观的印象,更深刻的理解。

B、组织活动,调动兴趣。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如辩论赛,演讲赛,诗词朗诵,课本剧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和《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时,我就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各个兴致勃勃,印象深刻。

C、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兴趣。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更好的调动学生想象的空间,诱发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雷电颂》一文时,因为课文体裁及其内容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所以在教学本文时,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便精心设计了一个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他头戴高冠,身着白衣,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缓缓的缓缓的,走向了汨罗江……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讲课文的主人公”,导语之后,学生有了兴趣,原来屈原是这样一位,风度翩翩,大义凛然,赫然立于天地之间的英雄呀。这样,在兴趣的驱使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A、 书写的方法。要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既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需要,更是考场得分的需要。每每开学初,一段时间后,我总是反复重复书写的要求:正确,不写不规范字,清楚,无涂改,美观,间距适宜,标点规范等。

B、 看书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对学生看书最基本的要求。具体做法是:一划二品三摘。一边看,一边勾画出来自己喜欢的词句,觉得特别好的就在旁边进行品析。一篇文章读完后,再把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富有哲理的句子摘记下来,以备后用。

C、 阅读的技巧。教学中把阅读分成两大块进行讲解。古诗词鉴赏文言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然后再根据各体裁特点及易出题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记叙文体中常见的题型有整体感知,词句赏析,人物形象分析,阅读感悟等等,说明文阅读中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语言使用准确性的体现等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通过练习和学生归纳总结出来,在应用到阅读教学中,效果很好。

D、 写作的技巧。虽说:“文无定法”,但教师也应有计划,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例如,作文的书写,一定要工整,美观,清楚无涂改,标点书写应正确规范;面对话题作文,尽量不要把话题直接作为作文的题目,并且,要在拟题上下点功夫,毕竟“题好一半文”;下笔成文前,要善于把文章的切入点“化大为小”从小处或一点切入,避免面面俱到,而使文章空洞,肤浅;作文的主旨要做到“以小见大”既要能以一滴水反应出太阳的光辉,深化并升华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切忌三段式,而应该在首尾呼应的基础上,主体部分的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且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及恰当修辞的使用,为整篇文章增光添彩。

3、提高自身使用语言的艺术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定能话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使学生的思维在优美的语言的感染浸润下,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A、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

声调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让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昏昏欲睡,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学效果明显不同。例如在教学《童趣》一文时,我便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或“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呀然一惊”等等,我讲的抑扬顿挫,学生也学得摇头晃脑,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记忆巩固,持久,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B、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

试想,如果语文教师能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妙语连珠,学生也必定会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到“春花图”时,我就以“花”为题进行古诗文列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在学生瞪圆了小眼睛,兴致盎然时,学习“春风图”并引导学生以“风”为题,进行古诗词竞背活动,学生翻书,查资料,各个不甘示弱。事实证明,教师语言的飞扬,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话很有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如果教师有声的语言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那么,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5、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A、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即主导作用。在每次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有预测:可能会出现那些情况?自己该如何点播引导?合作过程中,教师也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要担负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合作进程难点并为学生释疑解难。学生发言后,教师要及时予以点评,褒扬正确,新颖之处,矫正错误,粗浅之处。

B、小组合作的分工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活动。如面对一个问题,安排谁记录,谁汇报等都有不同的学生轮流担任,这才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每个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才不会产生自己与集体无关,只不过赶个热闹的想法。

C、改变全由教师提出话题的模式,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合作探讨的话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学生要想提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那么就必须认真的研读文本,从而发现问题。所以这样无形中便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高作业效果

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教学,课后就要辅以一定量的作业。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作业布置我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选编。

作业的布置要根据班级学生层次的不同,精心选编,分别布置而且适量布置。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所以,作业批改每次都应有批语,用我们的认真带动学生的重视,用优质的作业带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反馈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采用课堂讲解,集体改正的方法;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单独找学生面对面的反馈解决。

4、建立和使用错题本。

只要是犯过的错误都认认真真的记载下来。并且经常翻看,重做,是同一道题或同一类型题不要错第二次。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学生能从错题中得到启发,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能有提高。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得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与时俱进,才能做好教学工作,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三只小猪》教学实录及评析 下一篇:夕阳中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