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时间:2022-10-19 07:36:54

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摘 要] 伴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优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29

[中图分类号] F232;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057- 02

0 引 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升管理经营效率、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加强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战略目标实施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撑,会计信息化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管理提供必备的信息基础。

1 会计信息化的含义与特征

1.1 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以会计基础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集中企业财务信息、物流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加工,形成对企业控制经营决策有一定指导作用的信息集群,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工具。

1.2 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1)普遍性。会计在工作之中会面临着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全面使用。现阶段会计信息化所赖以生存的应该是其信息化特征,在会计所涉及的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形成完整的体系。

(2)集成性。会计信息化所涉及到的虚拟企业以及数据银行等会计信息化模式,其整体过程都是实现会计信息的集成化。其最终结果是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保证企业在外来的经营管理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动态性。首先,在会计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其所使用的企业数据等内容是时刻变化的,企业的关系网也随之变化;其次,会计在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其对于实时数据的计算与处理;再次,会计数据采用和处理,在、传输、以及使用的过程之中都具有动态性。

(4)渐进性。一方面,现代信息计算具有极强的自我组织能力管理,为了充分的实现会计信息化,企业的发展过程是渐进性的;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式应进一步相适应,而这种适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进行融合,这一过程也具有渐进性。

2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职责不清晰

首先,由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很多数据间存在一些固有公式的换算,因此一旦原始数据出错便会造成所有数据出错。即使能够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最终结果是正确的,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错误会导致最终结果与实际值大相径庭。会计信息化对计算机系统的引入难以在根本上保证准确率,出现错误时难以及时找出错误源头,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错而出现无法明确责任人。其次,会计信息化下的权限分工主要依靠口令授权,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内控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不明确,部分人员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操作,存在较大越权操作隐患,给企业内部控制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风险。

2.2 增加了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对各种会计信息的处理由原先的人工转为计算机进行,增加了错误和舞弊的风险。首先,会计人员的权利被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若不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轻则出现内部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况,重则会导致公司机密信息的泄露,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其次,会计信息化经常用到的数据存储媒介容易被篡改,甚至很多时候这种篡改是不留痕迹的。由于数据高度集中,即使没有授权,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下载、复制、伪造企业十分重要的会计数据。这种手段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根据这些凭证做出的企业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将毫无意义,会计资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难以保证。

2.3 会计数据存在安全隐患

会计工作的数据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一旦数据出现问题或是被盗,将会给企业和整个会计工作造成巨大的隐患。首先,计算机系统非常复杂,一旦感染上病毒会造成数据损坏和丢失,处理起来可能难度较大,这些无疑对会计管理的内部控制造成威胁和隐患。其次,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外人只需要通过一定的网络技术针对企业内部局域网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便可能进入企业内部网络,对企业的各种资料进行窃取,并可能造成企业内部网络瘫痪,企业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工作。再次,由于企业采用计算机存储器的数据管理方式,企业的分散交易数据被集中存储在中央存储器里,这就增加了会计数据泄漏和损失的风险。

2.4 企业内部审计难度加大

传统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固定程序,并且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的责任十分明确,审计起来十分方便,能够快速找到责任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各部门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很多职能都是相通的,权限相对开放,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信息交流方式,企业内部职责也变得更加模糊,因此在进行审计时具有相当难度,难以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无法准确判断是人为原因还是系统原因,也难以判断人为原因的具体责任人。员工在此条件下变得更加放肆,舞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3.1 明确岗位职责体系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将相对独立的、不同的会计职责集中为一个信息系统。首先,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位员工的工作行为,确保他们能够科学合理的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其次,在操作权限方面,应对手工环境下的会计岗位职责进行调整,做到责任明确、授权清晰,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职位分工。再次,明确规定各会计人员上机的操作权限,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加强会计信息化之后的岗位控制。

3.2 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以减少舞弊

会计人员出现舞弊现象主要是自身职业素质不够,各种限制因素只能在表面上约束员工行为,因此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思想培训,使其从根源杜绝舞弊现象。首先,改变员工的不良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其次,锻炼员工保护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业务,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再次,员工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全面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3.3 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控制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控制,可以从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等几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由专人定期对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准确的记录并及时解决,堵塞由于技术问题产生的漏洞,采取包括引入安全稽核机制等有效措施,确保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其次,建立网上业务的授权和确认系统,数据加密传输,防止非法用户和病毒对网络用系统的入侵。再次,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信息进行备份和归档,可以有效的防止篡改。

3.4 加强内部审计与法制建设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就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首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其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检查审计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尽可能早地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点。其次,完善内部控制与牵制制度,同时加快审计电算化、信息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审计和全面监管。再次,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改造,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不定期对企业内部各项业务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诗睿.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完善问题[J].智富时代,2015 (7):28-29.

[2]韩梅.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 (2):221-222.

上一篇:两种颈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 下一篇:维吾尔药艾克热布蜜膏与散剂溶出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