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强化原理在智障生数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3 04:19:35

负强化原理在智障生数学中的应用

一、核心概念界定

例如,某位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而被家长限制看电视的学生,当他承认错误,上课专心听讲后,家长结束对其看电视的限制.其中,结束看电视的限制就是负强化物.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负强化与正强化、惩罚三个概念的区别.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负强化和惩罚是有本质区别的.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而强化则是增加反应概率.如上表所示,负强化是在目标行为发生后,通过消除厌恶性刺激达到增加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惩罚是通过撤销奖励性刺激或给以厌恶性刺激减少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正强化是在目标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以奖励性刺激以增加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

二、课堂操作应用注意的问题

由于负强化原理与惩罚的形似性,如果在实际运用中操作不当,很容易将负强化物操作成为惩罚.因此,在课堂操作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负强化的概念,加深对负强化原理的理解解决将负强化和惩罚混为一谈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对负强化原理的认识.教师应该在头脑中牢固树立负强化的本质是通过撤销厌恶性刺激达到增加目标行为的目的,它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学生好的行为发生的概率.如,某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不认真回答问题,不认真完成作业的问题.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这名学生平时非常喜欢上体育课和感觉统合课.当该学生再次在课堂上出现不认真回答问题、不认真完成作业时,老师便限制他上体育课、感统课.由于无法上自己喜欢的课这种厌恶性刺激的影响,学生便会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认真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这时,老师停止对该学生限制上体育课、感统课的限制,学生以后上数学课也越来越认真了.停止对学生上喜欢的课的限制即负强化物,而结果是学生上数学课越来越认真的目标行为发生概率的增加.

2.注意负强化物和反应前刺激的选择准确、合适的负强化物才能达到强化目标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目的.虽然斯金纳说重要的是强化物而非反应前的刺激,但是他并没有忽视反应前刺激的重要性.合理的反应前刺激只有与负强化物合理的配合才能达到强化的目标行为的目的.如上面的例子,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该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感统课,以至于到了不上这两门课坐立不安、兴趣索然的地步,便选择了限制其上这两门课作为反应前的刺激,以诱发学生出现认真完成作业的目标行为.当目标行为出现后,负强化物———停止对其上体育课、感统课的限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如果老师一开始选择的不是限制该学生上喜欢的体育课和感统课,而是选择在家里不可以看电视或是不能和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学生如果对看电视和与同学一起活动本身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的话,便无法达到强化的目的.

3.正强化和负强化配合使用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根本目的都是增加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拿引导学生认真听讲这个目标行为来说,无论是采用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只要能增加学生认真听讲的行为概率就是可行的.例如,前面提到的上课不认真回答问题、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例子,当该学生某天或某段时间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回答老师问题后,老师可以奖励他一个喜欢的贴纸或一颗糖,学生得到奖励后,以后的课上认真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的行为便会进一步增加.只有注意负强化使用的时机才能将负强化的效用发挥得恰到好处.斯金纳的强化教学的观点和方法、操作技能培养和训练的方法及程序教学的设计,对智障学生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研究仅仅就负强化原理在智障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介绍,希望以后的研究者能够再接再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推动我国智障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发展.

作者:华恩博 单位: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

上一篇:世界历史的全球化思想 下一篇:高三复读生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