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聚落》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25 10:50:48

《居民与聚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一、聚落的两种形态;二、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三、聚落的发展和保护。这节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材通过图片的比较和分析,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聚落的含义,区分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培养读图观察能力。

2.列举各地民居,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方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懂得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并从自我做起,热爱家乡传统民居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差异,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和保护。

2.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本地乡村及城市景观图片,读图观察分清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讲述】课件中展示的图片都是人们的聚居地,人们统称为聚落。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乡村和城市。

板书一 聚落与环境

1.概念。 2分类:乡村和城市

【学生活动】展示图片P81图4.12“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活动等方面讨论城乡差别。(分组讨论)

【讲述】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可以总结出:一般而言,乡村规模小,城市规模大;乡村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城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活动。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图片“东北平原耕作区”“内蒙古牧区”“洞庭湖渔业区”“大兴安岭林区”认识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

【过渡】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居住环境,一个是缺水的沙漠地区,一个是气候温暖适宜的江南水乡,你会选择在哪里呢?

【讲述】大家肯定都选择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适宜的江南水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自然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回答:1.主要位于哪些纬度带。2.海陆位置。3.地形特点。

【讲述】四大文明古国主要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而高山、沙漠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很少甚至没有聚落。从宏观上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有着相同特点。课件展示“中国城市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进一步阐明自然环境如何影响聚落的形成。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P82,总结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

【讲述】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等,还有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

【板书】二影响聚落的主要因素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P82.P83,并分组讨论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讲述】平原地区聚落呈现团块状,而顺着河流山麓山谷等地的聚落一般呈条带状。

【学生活动】完成P83活动,总结:聚落的建筑风格也受环境影响。

【知识拓展】课件展示图片“草原上的蒙古包”“西双版纳的竹楼”“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分析图中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渡】聚落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体现,同时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因此聚落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有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板书】三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图4.18“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图4.19“我国皖南古村落”,了解其文化内涵。做P85活动,并分组讨论丽江古城与现代建设间存在的问题。

【讲述】在现代建设中要注重与传统相结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但有些不文明的行为正在破坏这些文化遗产,比如我国游客在埃及金字塔上刻字,破坏金字塔的外观,也有损我国游客的形象。所以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关注并保护传统聚落。

【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概念分类及聚落形成和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我们了解到传统聚落的珍贵,深刻地理解了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浅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智障班级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