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引导,激励自学

时间:2022-10-19 06:08:10

【摘 要】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关键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乃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点拨引导的方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指导自学,让其自主探索,循序渐进再引导学生探索,激发主动学习 ,最后点拨引导,激活创新思维这样一定能使各层学生学有所得,较大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的。

【关键词】自主探索;指导自学;循序渐进;点拨引导;激活创新

学生被动学习是传统数学教学弊端之一,学生被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从属地位,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益低下。怎样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制订一个有总体目标而又灵活的自学辅导教学计划

在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学计划更加要精心设计,以达到教学目的,计划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分阶段培养,使学生逐步达到在教师辅导下能自学小学数学教材的水平。具体来说,注重对学生读书能力、笔记能力、自练能力、自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其次,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如:运算能力、公式的理解能力、应用题的分析能力等。通过教学,还应培养学生应用的技能和技巧,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完成某种实践活动中。同时,在计划中,还应考虑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内容十分丰富,学校教育是不可能把它教完的,即使学生能把已有的数学知识学完,以当今科技发展的速度,势必会遇到新问题,只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是无法解决的。这样,就需要学生有“探讨”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另外,由于学生程度不一,因此在计划中应考虑在自学辅导过程中,允许“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因此,教师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牢固掌握为原则。每期的教学计划应考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学能力和速度。同时,需认真钻研教材,弄清各章节的知识结构及难易程度。从而根据大多数学生情况在完成各教学任务前提下,随时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使全班学生能学好。

二、指导自学,循序渐进

做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教学也不例外。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1)依赖性强(2)注意力不能持久(3)独立思考能力差(4)自制力差(5)兴趣易于转移等,由此而来的思想容易开小差,喜欢玩小动作,遇到疑难问题经常走过场,不会深入探究等。对此,我由郑达讲故事触发了灵感,小时候特别喜欢听郑达讲故事,每到故事高潮就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我们教每节课可以这样吗?例如:在教“小数乘法”这节课结束时,师问:“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一样吗?想知的话,回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就激发学生预习的欲望,亦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及高度的自觉性。课堂上可采取提出预习思考题的做法,通过领读入门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这样便于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培养探索精神,学生习惯自学后,教师出示阅读提纲,设计启发,把启发贯穿于“启、读、练、知、结”的每一个环节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预习后引导学生探索,激发主动学习

在自学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只朝心中的一个方向寻找答案,应该在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使其对结果做出大胆的猜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时,需求时,再引导他们去探索、研究,一个个疑问在集体的智慧中“柳暗花明”。

例如:教学除法与分数的关系:3÷4=■,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出示 3个圆片,平均分成 4份,用剪下的拼成,得出3÷4=■。这样的教学方法指向性单一,学生思维含量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可以作这样的调整。根据1÷4=■,学生大胆猜想:3÷4=■,对不对呢?正当大家为此疑惑、争议时,教师启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学生想了许多办法来验证 3÷4=■,效果较好。

像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并不发号施令,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等到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成功感也会特别大,这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内驱力,很有必要。

四、点拨引导,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加强开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运用开放习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写出两个比■小而比■大的最简分数,你还能写出几个?”教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解题的思路,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于是不少学生有了答案:①化小数的方法进行解答。②用通分的办法。③分子化同法……。教师在适当的引导下,方法更多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也在教师的赞赏、表扬中享受了成功的乐趣。在启发学生探索各种解法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交流和归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智能得到了开发。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学习,怎样创造,各种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关键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乃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引导,激励自学的方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能使各层学生学有所得,较大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的。

上一篇:舌尖的隐患――高校校园外卖的忧与患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