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19 05:48:37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化学实验能形象、直观、生动地再现化学现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 培养能力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50-01

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1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有选择性的感知活动。选择性观察在形成和发展学生化学概念方面具有很大作用。观察中的随意成分越少或观察的选择性越大,观察的效果就越明显。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大量的感性知识是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而获得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分析,从本质上抓住事物的特征,洞察事物之间的差异,分析引起化学现象的原因、条件。学生的观察力不会自发产生的,它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逐步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全面观察法。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其试验目的是使学生对氢气的还原性――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充分地感性认识。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1)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粉末,管口微微向下倾斜――引导学生观察仪器的装置情况;(2)通入氢气后,加热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试管底部有何变化,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3)反应完成,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让学生观察到反应结束时的实验现象。

比较观察法。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反应的现象常因外界条件的不同使反应规律难以分辨。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观察方法。如在“镁带燃烧”这个实验中,试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如果学生能初步观察到“发强光”以及“镁由原来的银白色变为白色松脆的固体”就可以了。但学习后续课程内容的氧化反应时,对“镁在空气中燃烧”仅观察到以上两点就不够了,还必须能够观察到“同时生成白烟”的现象。学生通过对前后实验现象的比较自认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还有重点观察法、重复观察法等。但不论哪种观察法,都需要根据实验内容灵活运用,以达到全方位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3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决不能停留在做几个实验上,应根据教材的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谈论、分析,这样才有益于活跃学生思维。如给学生简单的仪器――试管、导管,让学生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很快就设计出装置图。

教师在实验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议论、探索,活跃思维,加大观察的深度。

4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它渗透到一个人从生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它给人的智慧增添翅膀。是不是具有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想像力,跟一个人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想像力更是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蔗糖溶于水、酒精的挥发、湿衣服晒干、特质的热胀冷缩等诸多现象而想象到分子存在;用手扇空气而感到空气的客观存在,并想象到气态物质分子间的极大间隔距离,进一步体会到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这一切都是通过想象而进入了微观世界,洞察其结构和变化规律的。

氢与氧能够化合是产生氢氧燃烧或爆炸的内因。而纯净的氢能在导管口安全燃烧,氢焰的外形是锥形的,无强光。在观察的同时正好引导学生想像到:氢分子与氧分子在哪儿有相遇的机会?由于火焰范围内没有固体颗粒存在所以也不发强光。教材中选用的实验,十分恰当地说明氢气安全燃烧与爆炸的条件。在分析试验现象的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仿佛在眼前呈现出物理现象――盒内分子运动,和化学现象――化合反应。

5 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记录、分析能力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讲解和示范,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来说,仅只起到岸上学游泳的作用。要想形成技能和熟练技巧还必须动手具体操作。

实验可以锻炼学生识别、使用、保管仪器和试剂的技能;进行各项单元操作的技能;安照实验目的设计实验的技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记录、写出实验报告和绘制仪器装置图的技能。

化学实验记录,是把实验时观察搜集到的有关现象用化学语言如实记录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现象实质分析、总结的加工,是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晶。因此每做一个实验,要求学生必须作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检查实验报告时必须有实验记录。

绘制仪器和实验装置图,要求形状正确、线条浅析、画法统一、比例适当、重点突出、装置合理。

6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通过化学实验,可养成实验前的预习或设计实验方案的良好学习习惯;实验开始时,谨慎地检查仪器、药品,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想象,试验后认真讨论分析,都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科学素养。

做验证性实验时,遇到该溶的未溶、该沉淀的不沉淀、该变色的不变色等情况时,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分析原因、重作,直到成功。这可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与百折不挠的毅力。

参考文献:

[1]韩晓晖.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0-08.

[2]王雪林.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02.

上一篇:建构思想政治课互动式教学的原则与途径 下一篇:浅谈中学英语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