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与应用

时间:2022-10-19 05:39:53

提高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稳定性的方法分析与应用

摘 要:某年11月24日8时15分,某厂4C磨煤机在运行中非驱动端绞笼停转,由于巡检不及时造成落煤管满煤事故。文章根据沈阳重型机械厂生产的为600MW机组配套BBD4060型双进双出磨煤机特点,深入分析了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绞龙支撑棒断裂导致绞龙体晃动的原因,并介绍了提高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稳定性改造实例及改造的效果。提高绞龙体的稳定性对提高机组节能、经济性、安全性,对同类型机组节能改造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600MW机组;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稳定性

引言

绞龙体是将落煤管来的煤通过旋转,用铰刀片将煤旋进磨煤机筒体内,同时其中空轴是热一次风和煤粉的通道。热一次风通过中空轴进入磨煤机对煤粉进行干燥加热并将研磨后的煤粉通过中空轴带出磨煤机进入分离器。绞龙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磨煤机的运行,影响机组负荷及机组经济性。为此,某厂对磨煤机绞龙体进行改造,以提高其在运行中的稳定性。

1 制粉系统概述

某厂2×600MW机组,每台锅炉的制粉系统配备六台双进双出筒式钢球磨煤机。磨煤机由沈阳阳重型机械公司生产,它具有出力大、出力和煤粉细度稳定、煤种适应性强、能适应锅炉负荷大范围的变化等特点。

2 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的结构

某厂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其主要由铰刀片、中空轴、绞龙轴、绞龙支撑棒和绞龙轴承构成。铰刀片主要作用就是将落煤管来煤通过铰刀旋入磨煤机筒体内。中空轴是热一次风和煤粉的通道,热一次风通过中空轴内的中空管进入磨机,使原煤和煤粉进一步得到干燥,干燥的煤粉被风从原煤入口的相反方向带出磨机筒体,风粉混合物在磨机出口再一次与旁路风混合,并一起通过煤粉管路进入磨机分离器。绞龙支撑棒一头连接到磨煤机段衬板上,另一头链接到中空轴上,起到带动和支撑绞龙体的作用。

3 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实例:某年11月24日8时15分,4C磨煤机在运行中非驱动端绞笼停转。组织抢修工作开始,拆开筒体人孔门,检查发现非驱动端绞笼四根支撑棒同时断裂造成绞笼停转,抢修工作于18时结束,启磨煤机运行正常。

绞龙体在运行出现晃动主要有以下原因:(1)绞龙体中心找正不好。安装或更换绞龙支撑棒时,绞龙体四周至架体径向距离应该为同一距离。如距离不一致,将导致绞龙体在运行中出现晃动现象,也将加剧绞龙支撑损坏速度。(2)绞龙支撑棒断裂。绞龙支撑棒断裂时,绞龙体支撑不平衡,绞龙体在运行中将出现晃动。(3)绞龙体的铰刀片被煤中杂物卡主。铰刀片被煤中矸石、石块、木棒等杂物卡主,绞龙体在运行中将出现晃动现象,若不及时清理卡主杂物,将会导致绞笼支撑棒受力矩过大断裂。(4)绞龙轴与绞龙体连接处开焊。绞龙轴与绞龙体连接处开焊时,绞龙体支撑不平衡,绞龙体在运行中将出现晃动。

4 提高绞龙体稳定性的方法

根据绞龙体结构特点,要提高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的稳定性,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1)加强输煤系统运行巡检力度,防止杂物进入制粉系统,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坏。(2)找好绞龙体中心。在更换绞龙支撑棒或安装绞龙体时,要找好绞龙中心。(3)减轻绞龙支撑棒所受剪切力和支撑力。

5 绞龙支撑棒由4根改为8根的理论分析

根据实际检修经验,加强输煤系统巡检,安装绞龙体或更换绞龙支撑棒时找好中心,虽能减少绞龙体不稳定的因素,提高绞龙体稳定性。但要更好的提高绞龙体稳定性,需减轻绞龙支撑棒所受剪切力和支撑力。绞龙支撑棒的可靠性是提高绞龙体稳定性的根本所在。现双进双出磨煤机绞龙体为4根支撑棒,这4根绞龙支撑棒除承担支撑和传动绞龙体本身自重外,还需承受落煤管来煤重力和冲击力,绞龙支撑棒所受剪切力较大,极易造成绞龙支撑棒断裂。将绞龙支撑棒由4根改为8根,改造前后绞龙支撑棒所受力分析如下:

设磨煤机进煤量不变,绞龙体所受重力G(重)和剪切力F(总剪)不变,每根绞龙支撑棒所受支撑力F(支)和剪切力F(剪)为

改造前:F(支)=G(重)

4F(剪)=F(总剪) F(剪)=F(总剪)/4

改造后:(1.414+1) F(支)=G(重) F(支)=0.414G(重)

8F(剪)=F(总剪) F(剪)=F(总剪)/8

由改造前后绞龙支撑棒受力情况可以看出,改造后的绞龙支撑棒所受支撑力和剪切力都小于改造前绞龙支撑棒所受的力。由此可见将绞龙支撑棒由4根改为8根,减轻了绞龙支撑棒所受的支撑力和剪切力,从而延长了绞龙支撑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绞龙体的稳定性。

6 绞龙支撑棒由4根改为8根的应用与效果

某厂在#1机组大修中,对磨煤机绞龙支撑棒进行改造。将绞龙支撑棒由4根改为8根(如图1)。

经过改造,#1机组磨煤机绞龙体的稳定性得到极大提高。经过半年的运行,#1机组磨煤机没有发生一起因绞龙体问题而造成的停磨检修。而没有改造的#2机组,半年内就发生过2次因绞龙体不稳定造成停磨检修的事故。

7 结束语

通过该厂#1机组磨煤机绞龙支撑棒的改造,提高了绞龙体的稳定性,提高了磨煤机运行的可靠性,解决了磨煤机因绞龙体不稳定而造成的非停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引棣,等.锅炉设备检修技术问答[M].中国电力出版社.

[2]稍和春.火电厂锅炉设备检修工艺[M].中国电力出版社.

[3]云南电科院.滇东第二发电厂#1机组煤粉细度在线检测报告[R].

[4]西安热工院.滇东第二发电厂#1机组风量标定报告[R].

[5]郭延秋.大型火电机组检修实用技术丛书-锅炉分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6]陈江.火电厂设备精密点检及故障诊断案例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

[7]王亚超,等.大型火电机组运行维护培训教材--锅炉分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8]力青,等.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

[9]中国会电工程有限公司.山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大型火电设备手册--烟风与煤粉制备系统设备[M].中国电力出版社.

[10]王宏福.火电厂燃煤制备与煤粉制备[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简介:樊仕方(1980-),男,山东临沭人,华能雨汪电厂检修部锅炉专工,研究方向为热动。

王冬瑞(1980-),男,辽宁凌源人,华能雨汪电厂检修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热工控制技术及自动化。

陈先各(1967-),男,山东济宁人,华能雨汪电厂检修部锅炉班点检,研究方向为热动。

上一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下一篇:书法艺术与舞蹈作品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