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教学实践分析

时间:2022-10-19 05:38:47

对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教学实践分析

[摘 要] 古诗词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职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在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中职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通过阐述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提高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成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古诗词;中职语文教学;教学实践

在最近的几年中,中职教育愈加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也过于依赖技术性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于基础性的学习看的很轻,使古诗词等传统古文化逐渐流失。中职语文教育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教学理念,这种特定的学习目标,决定了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与普通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所差别。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形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相关教学工作者应明确古诗词教学在整体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的策略,以促进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育的作用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诗词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浩如星海,对提高中职学生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白话文而言,古诗词在词汇和意境方面很难理解,需要学生借助对作品创作背景和语言词汇的理解,完成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这个层面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中职语文教学中所选用的古诗词多为名家名作,其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生活、民俗风景等细致观察。学生在细细品读诗句的同时,可以感受作者在诗句中赋予的情感意蕴,从而增强自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现代社会差别较大,诗人或词人所描述的环境既有表达对生活赞美之情,也有表达对时事不满和愤懑的,诗句中所提到的事物都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多依赖于自己的想象为古诗词设立创作环境,因此,接触越多的古诗词,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

不同时代的诗词歌赋,反映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反映着代表当时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山川景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诗词作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认识朝代更替兴衰,品位异域的风貌景致,思索百变的人物性格,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古诗词作为文明演化过程中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代表着我国人民思想的发展趋势,古诗词融入中职语文教育,可以深化人文熏陶,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文化氛围,增强语文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在在诗情画意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传统文化精华,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占有一定比重。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社会特征、人文风貌、人物思想等往往感到陌生和遥远,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在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古诗词教学应适时的转变教学思路和理念,创新教学形式,进而实现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和求真信念,培养审美情感和优秀品格的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中职学生一般三年后就面临着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就失去了系统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经过历史淘洗的经典古诗词,其丰富的人文,多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能够启人心智,长人见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经历遭遇,解读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在感受诗词韵味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古诗词的过程就是品读诗词意境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古诗词中所创造的人物和景致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读者,需要读者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对诗词中描述艺术形象进行再现。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深入理解诗词中所描述的意境,使学生掌握诗词文化的精髓。

三、总结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湛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现代语文教育珍贵的文化宝藏。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语境下,中职语文教育应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正确把握作品富含的情感基调,不断提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古诗词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卫鸽.古典诗歌诵读教学与中职学生情感教育[J].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11).

[2]宁伟.古诗词有效教学研究初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

[3]孙琴.对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反思[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8).

作者简介:查山鹰(1975—),女,查山鹰,四川遂宁,大学本科,中教二级,中文,工作单位:遂宁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高职旅游日语专业学生厌学心理成因与对策 下一篇: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