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现状与有效上课

时间:2022-10-19 02:55:36

浅析学生现状与有效上课

摘 要:现在的学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物质欲望强烈,厌学情绪横生。要扭转此局面,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堂课都行之有效,达到新课改要求的素质教育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物理教学 有效 新课改

平时在与同事们的闲聊中,偶尔会有人提起同一句话:“现在的学生大不如从前了,越来越难教了。”其实,大家都有同感:确实如此。究其原因,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九年基本义务教育政策让以前需要通过小升初考试达到一定录取分数线才可以就读初中的学生通通入学了,其中未免有许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第二,网络泛滥,让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学生染上了网瘾,沉迷于网络聊天、网游之中,无暇于学习,更丧失了远大抱负的理智。第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学生都配上了手机,而手机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有害的,他们用来联系的几乎是“玩”,平时手中拿着的手机基本是在上网、聊QQ、听MP3。更过的是:个别学生还在课堂上不下线,有时发出嘟嘟声。这样,学习能搞好吗?第四,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关爱,让学生的“上帝感”倍增。家庭的溺爱毕竟是少数,如今,来自社会的关爱有多种:九年的基本义务教育,贫困生补助,寄宿生补助,地方性补助,学校的资助……如此充裕的条件,一些学生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再说,现在教师的工作口号是:全方位为学生提供服务。这样,学生的“上帝感”明显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教师的宗旨“传道、授业、解惑”还是没有变。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改变,关键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怎样才能有效上好一堂课。

《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出:面对新的形势,传统的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难以适应和满足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只有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才能挑起这份重担。这就要求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传道、解惑”的场所,而是尽量让学生发挥其特长的乐园。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特点和内在的潜力,只要有效地把它发掘出来,也能让学生实现重大突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了兴趣,就是成功的基础。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往往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入正题后,“兴趣”就悄悄溜走了。那么,如何才能使一堂课成功教学呢?

一、学与用相结合。比如在上“电磁继电器”一节中,要求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后给自己家里的水池设计安装自动上水。同学们都知道自动上水的优越性与实用性,因为农村的水池大多都建在平房顶上,采用手动上水,不小心就造成浪费,更是麻烦。于是他们都听得很认真,理解也很到位,整堂课都沉浸在“兴趣”之中。第二天,有人提交了设计方案,其中有一个可行的是,他将“50管”与水池构成连通器,在管里放入圆柱形浮子与水面一起升降,电磁继电器开关用触片固定在小木板上,置于“50管”的上方,改进了某些资料上用水作为导体,在通电时的损耗和不安全性。当时我给了他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也给其他同学激发了发明创新的动机,“兴趣”进而延续……不久那位“小发明家”还真的享受了自动上水的便捷,他家也不再为水池是否有水而操心了。

二、利用知识的延展性实施教学。比如在上“电磁学”一章时,我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整章内容要学会“手语”。一听到“手语”,学生当然有了兴趣。电流的磁效应用了“右手螺旋法则”,解决了小磁针如何偏转的问题;电生磁、磁生电及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用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虽然是高中内容,但学生一学就会,一比划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此,兴趣只会越来越浓,再加上“左力右电”的归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堂演示,联系实际,不拘形式。比如在上“杠杆”一节中,有学生对“省力必费距离,省距离必费力”的理解难度溢于言表,我随即拿了一把铁锹(教室里的清洁工具),演示了大家熟知的铲土、挖地、划船在悠闲时和比赛时的情景,学生顿悟。由于教室里有监控,这节课被同事喻为“洋铲”课。虽然教具粗狂,动作大套,但效果明显,同时对他们以后的生活、生产能力也有帮助。

四、课堂活动,要具有针对性。在教学活动中,都会有提问、习作等环节,如果方法不当,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心理,所以,课堂提问、习作等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如在课堂习作时,有意在黑板上出简单的、后进生能完成的题,让代表上成,不仅能增强其自信心,还会给大多数学生增长士气,有效提升全班的学习氛围。

总之,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造就了学生与以往个性上的差异。在物质的社会里,在学生已享受物质生活的今天,如何让学生从幸福的生活中主动走出来,积极探索科学的奥秘,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需要家庭的、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站在一线的教师精心策划,洞察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城乡的差别、个性的差异,寻找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方法,让每一堂课都行之有效,完成新课改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柳海民 主编《中学素质教育与实践》。

2.廖伯琴 张大昌 主编《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3.王家洋 主编《当代教育》.2011年,第三期。

上一篇:素质教育浅议 下一篇:浅议阅读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