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10-19 02:27:06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学生是课程资源的最终受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和教师一样,都应成为资源开发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一、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开发学生这一课程资源

学生课程资源是智慧之源,它具有动态性、鲜活性、多样性、待开发性等特点,是特殊的课程资源。如果失去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就失去了教学的根本。我们知道,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条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遵循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加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包含着许多智慧、理论以及内在反省,思考与内隐的意识或心路历程。学生拥有独特的存在方式和文化,比如医生家的学生,就有较多的关于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个体户家的学生对商品经济活动就有更深的体验……学生的这些知识都与新知识的获得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时,要仔细考虑学生已具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本课教学的铺垫,从而为学生构筑顺利进入教材的桥梁和台阶,帮助他们与教材和教师进行对话,对教材进行自我解读,使教材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通、整合、内化,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成为拓展和深化学生生活经验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投入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

二、课堂教学实施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

1.学生的课堂言行表现是课程资源。既然教学设计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考虑,那么教学实施中就要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生活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有言行表现机会。学生只有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作出言行动作,体会学习的收获,也才能反映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课堂言行表现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经过教师的“改造制作”,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具有很深的潜在价值。

2.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是课程资源。学生由于生活在各自不同的家庭,又受到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生活经验、兴趣、思维方式上呈现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加以发挥和引导。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用多种思维方式研讨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式,使风格各异的学生有完整的生命成长空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受到启迪、拓展思维、深化认识,也有利于情感的激励与点化。

3.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也是课程资源。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结果的获得转向强调教学过程的体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成功的经历和结果,也会有错误的产生和感悟。这些都能直接反映学生成长的困惑,思索与需求,是学生成长中最具潜力的内在因素。学习中产生错误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免的。我们要充分挖掘错误所带来的教学价值,“从错误中学习”。错误非但不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反而是一笔来自学生的弥足珍贵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心理,也包含着特有的创造性成分,是最直接最具有生命力的课程资源。我们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要过分的批评和指责,从利用课程资源的视角出发,要给予更多的宽容与接纳,并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及时捕捉和整理学生所犯错误的教学价值,使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在历史课教学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一课程资源的骨干作用

学生在新课程中,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来趣频繁和重要,学生本身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们要注重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学生从课程资源的受众转变为建设者。

《温馨通渭》和《通渭风云人物》开课一学期后,我们又召开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意见反馈学生座谈会,师生一起交流对校本教材的看法,提出修改的建议。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对我们校本教材的完善很有帮助。这样利用学生的力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并将学生开发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启发引导学生开发课程资源还有很多思路和方法,需要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把已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会使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精彩,会让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一中)

上一篇:谈错题集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