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早期肺癌,低剂量CT比胸片靠谱

时间:2022-10-19 02:19:11

筛查早期肺癌,低剂量CT比胸片靠谱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增病例约40万。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不同,肺癌没有特别典型的早期临床症状(比如触及有包块或者疼痛感等),大多数肺癌病人是通过体检或出现声音嘶哑、胸闷气短等晚期症状才被觉察,有些病人甚至是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就诊后才被发现的,错过了能够早期手术根治的机会。

如果肺癌病人能在早期阶段发现、诊断(尤其是Ⅰ期),并予以手术切除,则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如果肺癌进入Ⅱ~Ⅳ期,5年生存率则降至40%,甚至5%以下。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尽可能早期发现肺癌呢?

胸透、胸片:

筛查肺癌有缺陷

吸烟是肺癌最大的危险因素,但吸烟者出于诸多原因,往往难以戒掉。那么,定期的体检筛查对吸烟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在常规体检中,对于肺部的检查,大多是通过胸透、胸片来进行,由于X线胸片的敏感度不够,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仅凭胸透与胸片结果诊断,早期容易出现漏检。例如,肺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胸透与胸片就很难看到,等能看到时,往往肺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甚至转移了。此外,如果心脏、食管、膈肌、肋骨挡住了肿块,特别是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做胸透和拍胸片医生就看不见了。此时,比较稳妥的筛查方法就是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

低剂量螺旋CT:

早期肺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并不是一种新技术,而是将普通CT剂量调低后进行检查。之所以调低剂量,是因为肺部与人体其他组织不同,密度较低,用低剂量才能分辨清楚,还能减少射线对患者的辐射。《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中提及,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有益于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低剂量螺旋CT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胸片的4~10倍。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低剂量螺旋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Ⅰ期周围型肺癌,这类患者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NLST)证明,利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部结节,可降低肺癌死亡率20%,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少人担心,用CT筛查会使人摄入很多射线,但其实肺癌筛查用的不是普通CT,而是低剂量螺旋CT,其扫描辐射剂量仅为普通CT的1/6。但在价格上,低剂量CT检查与普通CT检查价格一样。一般大医院都会配备低剂量螺旋CT,也有经验丰富的从业医生,但小医院或一些体检机构就未必有配备。所以,对于肺癌的高危人群,筛查肺癌最好到大医院比较稳妥。

高危人群:每年需进行一次

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国内外医学专家建议,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及有条件的地区、单位或个人,应每年定期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高危人群是指年龄在50~75岁之间,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①吸烟≥20包每年,其中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②被动吸烟者;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史者);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可见,对于那些“老烟民”,最好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肺部病变。

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结节都是癌。一般而言,肺部结节小于8毫米,且边缘清晰光滑的,临床上考虑良性可能性较大,但需要定期观察;若结节边缘毛糙,或在短期内呈现快速增大,则要高度警惕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2014年9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运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2682名“高危人群”,发现肺部小结节者713例,占高危人群总人数26.6%。对上述713例肺部小结节者,再给予小病灶高分辨、病灶薄层加三维重建扫描,从中发现出疑似早期肺癌61例,占肺部小结节者总数8.7%。这种早期肺癌,80%~90%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切除治愈,无须进一步放疗和化疗。

考虑为肺部良性结节的患者,则需要定期随访:直径小于4毫米的,应至少每12个月随访一次;4~6毫米的,应每隔6个月随访,如果结节没有变化,则每年定期随访;6~8毫米的,应在最初的3~6个月之间复查一次,9~12个月再复查一次,如果没变化,则每年定期随访;对于有多个小的实性结节患者,随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依照最大的结节进行。如果结节在两年内未观察到生长,多为良性或是发展很缓慢的肺癌。考虑为恶性可能性大的结节,则应尽快做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虽然低剂量螺旋CT分辨率高,是早期肺癌筛查的最佳方法,特别适用于无临床症状的早期周围型肺癌,还可用于常规胸部查体,肺内结节性病灶的定期随访,肺间质性病变、创伤肺、石棉肺等的定期检查,但该项技术对肺癌筛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中心型肺癌的检出率较低、过高的灵敏度导致的假阳性出现,使受检者出现不必要的焦虑和心理负担等。

解读:中心型肺癌与

周围型肺癌有何不同?

资料显示,96%以上的肺癌起源于肺区的支气管。根据支气管上的不同发病部位,肺癌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

中心型肺癌原发于肺的中央部位,一般系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常见临床症状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可以呈血丝状、血点状,或和痰混合在一起)。肿瘤渐渐增大后,可出现发热、胸闷、憋气等感觉。对于此类患者,利用痰液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尤其是荧光内镜技术进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周围型肺癌原发于肺的,一般系指起自三级支气管以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有的中晚期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很少产生咳嗽、咯血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胸部的隐痛、钝痛或间歇性疼痛,但当肿瘤增大,侵及胸膜、胸壁时,可产生胸部定位性的持续剧痛或刺痛。

早期周围型肺癌瘤体较小,边缘不清,诊断困难,容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部炎症而耽误了治疗。周围型肺癌对化疗敏感性较差,化疗效果的评价不高,多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疗法以防止病变复发。因此,确诊后应早期采取手术根治。

上一篇:创造了苏美尔文明的诸神是爬虫类外星人!? 下一篇:创新设计,让课外作业“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