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4 18:37:48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1

一、加强妇幼卫生监督管理

(一)进一步加大母婴保健执法管理力度。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整合卫生监督力量实行统一执法,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监管力度,坚决查处非法接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B超管理,按照“谁发证、谁主管”的原则,对从事B超工作的医务人员签订《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责任书,做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医务人员层层签定责任书,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提高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能力,举办一期母婴保健法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

(二)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监管,依法执业和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督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执行凭证取环、凭证定点引产、凭证施行输卵管再通术和凭生育联系卡进行辅助生育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计划外妊娠报告制度。

(三)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督促各发证单位要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舟卫发〔20*〕65号)文件,确保《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准确无误。发放单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四)督促医疗单位的妇幼卫生工作职能落实。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继续执行《浙江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计划任务书》提出的各项妇幼卫生工作要求,加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服务功能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考评。市直医疗机构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市属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指标。

二、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一)建立健全母婴保健服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规范围产保健管理。各级医疗保健单位要继续执行《关于要求各级医疗单位进一步做好妇幼卫生工作的通知》(舟卫发〔20*〕51号)文件规定,依照《*市围产保健实施手册》及相关管理常规,规范围产保健操作规程,提高质量。继续实行孕妇自愿选择建册,加强首诊负责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早孕建册率和孕产妇系管率。按“浙江省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加强高危分级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症高危妊娠报告、会诊、转诊、追踪等工作,提高高危孕产妇筛查水平和县级高危筛查率。

(二)加强产科急救服务功能。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产科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孕产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产科抢救小组作用,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尤其是基层助产单位,要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院内高危孕产妇及疑难病症识别能力和应急救治技术,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机制。提高助产技术服务质量,努力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三)着力解决流动妇女儿童保健难的问题。继续抓好外来流动孕产妇管理和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根据外来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宣教和摸底工作,努力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率、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各级助产技术定点单位要积极推进住院分娩和贫困救助工作,并做好困难(流动)孕产妇救助登记,降低外来流动孕产妇、婴儿死亡率。

(四)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操作常规,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和各项工作指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转变“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理念,加强辖区内活产婴儿的摸底、核对,及时做好委托管理及信息反馈工作,防止儿童漏管,努力提高儿童保健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规范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工作,重点是对异常儿童做到及早发现、早期干预,降低儿童病残率、死亡率。为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操作常规,年内编印《*市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手册》。

(五)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托幼机构协调指导组的作用,建立例会制度,加强部门间联络,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考核合格制度。重点加强农村托幼园所的管理、培训,定期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指导、考核,使各项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乡镇级卫生保健示范性幼儿园(托儿所)评估标准”,做好自评及推荐工作,拟在“六一节”前举行“*市农村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

(一)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出生缺陷监测干预。在全市推广免费婚检的基础上,学习普陀区、嵊泗县好的经验,当好政府参谋,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婚检宣教力度,提高免费婚前医学咨询服务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依法开展婚前保健服务,严格执行婚检操作常规,创新婚检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力争全市婚检率达到50%以上。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优生优育技术服务工作,重点加强一级预防,积极推动二级、三级预防措施,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二)进一步规范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工作,提高质量。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办法》和《浙江省产前诊断中心工作手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努力提高产前诊断符合率和产前筛查率。高风险孕妇召回率和随访率要求均达到100%,低风险孕妇的随访率达90%。

(三)规范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方案》及工作常规,完善筛查网络。各管理中心要加大管理力度,按“*市新生儿两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对筛查单位的业务指导和质控,做好可疑病例的追踪、召回和解释工作,把好质量关,规范登记、及时报告,努力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复查率和筛查质量。争取建立“儿童听力诊断治疗中心”,以满足疑似儿童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四、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一)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继续抓好规范门诊的创建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按浙卫发〔2003〕22号“浙江省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和规范工作标准”巩固和创建“二个规范门诊”,增加机构的硬件投入和人员素质的培养,切实落实“两个规范门诊”的各项标准和操作规范,拓展保健服务项目。市妇幼保健院要巩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创建成果,通过20*年省卫生厅的“回头看”。嵊泗县妇保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建工作。有条件的基层卫生院要根据“*市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两个规范工作评估细则”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创建,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加强科研工作,积极推广适宜技术和新项目。

(二)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发挥三级网的“龙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督导和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切实承担起妇幼保健的职能,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妇幼卫生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大类12项的服务内容和目标,推进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一步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认真做好社区“孕妇学校”和“育儿学校”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加强妇幼卫生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保健人员素质。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将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按有关规定配备妇幼保健人员,解决基层妇幼人员待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切合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实际的奖惩办法,切实稳定妇幼保健队伍,促进我市三级保健网的巩固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保健人员素质。

五、积极推进母婴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

根据浙江省“*”《母婴健康工程项目》执行文本和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年度计划书。依托“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加强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妇儿保人员和产科医生的业务技术培训,规范操作。增加投入,加大基层产科建设,特别是急救物品的配备。加强高危和重症孕产妇的监护和诊治工作,建立健全产科应急抢救机制,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宣教,提高流动人口保健意识和母婴保健系统管理率,开展贫困孕产妇的医疗救助和优惠政策,确保通过《母婴健康工程》项目省级评估。

启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制定并落实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两年一次的妇女病查治工作,争取年内完成40%已婚育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检查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工作要求,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保健日常工作,争取政府财政投入,规范和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和免费原则,确保母婴健康。

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加强妇幼卫生年报/监测工作。各级医疗保健单位按照市卫生局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完成妇幼卫生年报/监测和质控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基础信息的收集,摸底和随访调查。建立健全信息质控员例会制度,每年一次进行年报的汇审,防止漏报错报。普陀区按省监测规定程序,及时规范地完成监测和计算机网上直报工作。逐步逐级建立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妇幼卫生信息计算机管理工作。

七、努力完成以下指标

健康指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避免产科直接原因引起的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一法两纲”为指导,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群体,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工作方针,进一步深化妇幼卫生改革,健全和完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和服务功能,促进妇幼卫生工作正常化、法制化,在全县范围内,开创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群众健康需求的新型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一)妇女保健工作:

1.孕产妇系统管理:

(1)孕产妇保健管理率100%,早孕检查率95%以上,系统管理率95%以上,按规范要求帐卡书写清楚完整。

(2)产前检查率:3次以上产前检查率95%以上,帐、卡、人相符,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产前检查每期至少1次。要求孕20、24、28、30、32、34、36、37、38、39、40周各查1次。

(3)高危孕妇专案管理:高危筛选率30%以上,高危孕妇专案管理率100%,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100%。

(4)孕产妇产前筛查率和艾滋病筛查率达到70%以上。

(5)住院分娩:住院分娩100%,病历按规范要求书写完整、清楚,正确使用产程进展图、产时记录卡、新生儿记录卡、母乳喂养记录卡等,剖宫产率降到50%以下,力争不发生孕产妇死亡。

(6)产后访视:产后4次以上访视率95%以上,按照规范有详细记录,记录项目必须齐全完整。

(7)产后健康检查: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95%以上,要求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亲自检查。

2.妇女病查治:除乡镇企、事业单位正常普查外,每年查1/3个村,要求受检率85%以上,治病率90%以上。两癌筛查按计划要求100%。

3.计划生育技术管理和业务指导。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杜绝医疗差错责任事故的发生,做好计划生育随访工作。

(二)儿童保健:

1.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新生儿访视率95%以上,并有详细记录。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5%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以上,3-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5%以上,要有年度汇总分析和年度儿童检查健康状况分析,新生儿三病筛查率85%。

2.体弱儿童专案管理: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筛查率、体重增长缓慢及不增长儿筛查率30%、新生儿满月增磅不足筛查率5%,营养不良筛查率、活动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筛查率10%,营养缺铁性贫血筛查率20%,专案管理率95%以上,有系统管理、定期检查、专查、复查记录,复查时间为每月1次。并有贫血状况分析。

3.疾病矫治:佝偻病矫治率、缺铁性贫血矫治率均达95%以上,有登记、治疗、专查记录。

4.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全县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合格率100%。每年开展两次龋齿防治工作,龋齿防止率达85%以上。加强乡、村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定期指导。镇卫生院儿保医生应每年给辖区内幼师上2次卫生课,每学期1次,每月到中心幼儿园指导工作不少于1次,在园儿童每年体检一次;新生体检后入园,体检率100%;幼儿园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体检率95%以上,要有“六一”体检分析。

5.0-6岁儿童体重、身长达到均值以上人数大于55%,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3%以下。

6.围产儿死亡率15‰以下,婴儿死亡率5‰以下,儿童死亡率10‰以下,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8‰以下。

(三)要深入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继续推行我县现有免费婚前保健模式,不断提高婚前保健咨询率和婚前医学检查率,婚检率达70%以上。要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和随访工作管理,扩大新生儿筛查面,全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城区大于90%,农村大于85%。适龄妇女斯利安服用率达80%。开展本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出生缺陷测试工作,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

(四)从事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持证执业率达100%,依法开展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五)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微机化管理率100%。严格按县卫生局和公安局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要求,发放和管理出生医学证明,凡发放的出生证明要严格验证各相关材料,严禁给超范围、材料不全、材料不真实的对象发放出生医学证明,发出的医学证明台帐要登记清楚完整,领证人必须签字。

(六)视力筛查:在园儿童视力筛查率达85%以上。

(七)人员培训:根据省、市要求,今年将加大对全县的妇儿保医生培训力度,除组织县级培训外,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市培训。

三、几点要求:

1.加强基础建设。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完善妇幼三网监测及常规报告系统,及时、准确的掌握辖区内妇幼保健的基本情况、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强化制度建设。妇儿保人员有健全的例会、培训、检查考核等制度,妇幼保健有关表册等各项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报表及时上报,镇妇儿保医生下村工作时间每月不少于7个工作日,并有记录。

3.加强规范化建设。按照《市卫生院妇产科、妇儿保科建设标准》要求,加大和完善对妇儿保门诊、妇产科的投入,重视科技兴院,要加强对妇儿保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让妇儿保人员文化、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4.要加强三网监测的质量管理。儿童生命监测要做好县镇质控管理,搞好出生、死亡漏报调查和死亡分析;做好适龄妇女服用斯利安预防神经管畸形工作,出生缺陷监测要加强高危人群的产前检查和宣教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诊断识别能力;孕产妇死亡监测要做好高危孕妇的专案管理、分级管理和逐级转诊,提高产科质量,加强产科出血监护,力争不发生孕产妇死亡;各助产机构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保证筛查率。

5.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要加大妇幼保健教育宣传力度,积极举办咨询、讲座等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教育,努力使受教育人数增加,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水平,对婴幼儿保健、孕产妇保健、婚前保健、生殖保健有充分的认识和参与的热情。

6.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儿童死亡报告讨论制度。按照医疗保健目标管理要求,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降低限度,每发生一例死亡首先在本院进行讨论,三天内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半个月内上报死亡讨论情况,不得漏报。严格执行0-4岁儿童死亡报告制度,认真填好报告卡,保证数据准确,上报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并及时分析死亡原因,上报讨论情况。

7.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的宣传及管理力度。各镇卫生院要按照计划要求,积极主动的和政府协调,组织规定对象集中检查,县妇幼保健院要强化服务意识,保质保量的完成两癌筛查的检查、统计、回访工作。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3

一、充分认识实施“健康宝宝计划”的重要意义

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强制婚检取消后,我县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从年的7.6‰上升到2007年的12.06‰。年月和年月,我县先后启动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对加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出生缺陷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县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实施“健康宝宝计划”,强化出生缺陷全过程干预,是扩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根本之策。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健康宝宝计划”的重要意义,采取扎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二、工作内容

围绕恋、婚、孕、产四个环节,实施“健康宝宝计划”,强化出生缺陷全过程干预,着力构建以人为本、面向家庭的健康生育全程服务体系。

(一)主要目标

年全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风险评估率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率分别达到90%、70%和70%以上;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分别达到70%和9%以上;育龄群众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水平和防范能力逐步提高;出生缺陷干预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三年努力,到年全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孕前风险评估率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率均达到80%以上;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分别达到80%和98%以上;对出生缺陷高危人群及早进行干预,生育病残儿的夫妇再生育优生指导和服务率达到90%以上;目标人群的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新婚和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达到80%以上;育龄群众防范出生缺陷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出生缺陷干预网络体系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任务

实行以婚前保健为主的提前教育预防;以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评估、检测为主的一级干预;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为主的二级干预;以新生儿疾病筛查为主的三级干预。重点推行六项服务内容:

1.婚前生殖健康服务。以已经建立稳定恋爱关系、尚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有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男女为重点,在尊重意愿、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准确了解服务对象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方面的需求,分类建立档案,按需提供服务,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婚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不断提高婚前人群婚育科学知识知晓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意外妊娠和未婚人流的发生。

2.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采取多种形式,动员欲婚男女自觉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质量。对检查中发现不宜结婚、因病需暂缓结婚、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或需要选择性别生育的服务对象,由婚检机构及时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的建议,并落实跟踪服务。全面实行婚检、孕检与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切实方便群众。

3.孕前风险评估与指导。对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妇、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或《再生育证》准备生育的夫妇,免费进行家族史、遗传史、既往生育史以及各类风险因素的筛查评估。针对评估识别出的遗传风险或环境致畸风险因素,对待孕夫妇进行孕前优生辅导和健康教育,使其知晓存在的危险及其对后代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出相关的健康生育建议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指导选择适宜的妊娠时机。尤其要做好高危人群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4.免费孕前优生检测。为在我县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或《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免费提供以弓形虫、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抗体测定为重点的孕前检测。对在检查中发现需暂缓或不宜生育的对象,及时提出相应的医学建议,并开展跟踪随访服务。

5.孕产期保健。加强遗传优生咨询指导和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加强孕期的全程指导和监测,积极推广现有的适宜干预技术,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6.新生儿疾病筛查。采集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足跟血,筛查多种遗传性、代谢性缺陷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积极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残疾的发生。为早期发现的出生缺陷儿及时提供积极的康复性治疗和其他必要服务。

三、组织实施

“健康宝宝计划”由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县人口计生部门为牵头单位,各相关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婚前生殖健康服务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婚前医学检查由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妇幼保健院承担检查任务。

孕前风险评估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县、乡镇(街道办)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评估任务。孕前优生指导由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检测任务由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妇幼保健院承担。

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由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检查任务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把实施“健康宝宝计划”作为“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县政府决定建立“安吉县实施‘健康宝宝计划’协调小组”(具体见附件)。各乡镇(街道)也要相应建立组织,落实具体责任人员。要强化经费保障,实施“健康宝宝计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二)明确部门职责。实施“健康宝宝计划”涉及多个部门,需要上下、左右联动。各有关部门必须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人口计生部门要做好“健康宝宝计划”实施的牵头工作,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督查评估,同时要深化婚前生殖健康服务,组织实施孕前风险评估与指导,负责开展孕前优生检测工作,切实加强对病残儿再生育家庭等高危人群的优生指导。卫生部门要在做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优生优育宣传咨询指导的同时,积极引导目标人群参与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组织督促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强化孕产期保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积极推广现有适宜干预技术,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民政部门要在婚姻登记过程中配合做好实施“健康宝宝计划”的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参加“两免”检查检测。财政部门要保障“健康宝宝计划”实施所需资金,确保按时足额到位;同时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宣传、妇联、团委等部门要将实施“健康宝宝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做好实施“健康宝宝计划”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三)健全服务体系。实施“健康宝宝计划”,是一项技术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加快建立以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中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为补充,村(居、社区)计生服务员为纽带的服务体系。要加大对卫生技术人员和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协作、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幸福”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自2012年月日起,在全市实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将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专项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产前筛查、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含听力筛查)。建立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长效工作机制,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结构配置,切实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2012年,建立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一级预防群众知晓率达到90%,措施覆盖率大幅度提升;产前筛查等二级预防措施覆盖率达到85%;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诊治等三级预防措施覆盖率达到85%。2015年,完善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体系,相应服务对象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8%,自愿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9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到85%,产前筛查率达到90%,新生儿筛查率达到90%,筛查技术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筛查结果出生缺陷干预率达到85%。

三、服务对象

全市城乡欲婚男女、计划怀孕夫妇、孕产妇及新生儿。

四、服务内容

(一)免费范围

户籍人口,在石创业、经商、务工等外来人口,凭有效证件到定点单位进行指定项目的筛查,均实行免费。

(二)免费项目及定点单位

婚前医学检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省母婴保健条例》的规定设置检查项目,由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市妇幼保健院承担涉外婚检。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参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的规定设置检查项目,由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不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可委托同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产前筛查:按照《省产前筛查技术管理办法(修订稿)》、《省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技术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设置18-三体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筛查项目,由市妇幼保健院和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承担,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产前筛查单位负责对到本院就诊孕妇进行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含听力筛查):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和《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检查项目。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由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由各助产单位负责血片采集,由县(市)、区妇幼保健院负责管理和递送血片;新生儿听力筛查由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以及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听力筛查机构承担。

五、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联主席为副组长,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团市委、市残联、市红十字会等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由相关部门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积极协调有关成员单位,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六、资金保障

(一)市区(含高新区)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政府补助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其他县(市)、矿区由市、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各县(市)、矿区政府要将所需资金列入年度预算。

(二)市、县两级妇儿工委所需“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宣传教育、督导检查、监测评估等工作经费分别由市、县两级财政予以保障。

(三)加大新生儿出生缺陷救助工作,所需费用由各级残联、红十字会争取资金解决。

七、部门职责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县(市)、区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应的责任和任务,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大对妇女和儿童健康事业的投入。

(二)各级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的宣传推动、督导检查及相关数据核查等工作。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社会宣传、组织发动、督导检查等工作。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认真核实各县(市)、区所有免费检查项目的具体情况,上报市财政局,并向市政府汇报执行情况。

各县(市)、区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每月向本级妇儿工委办公室报告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工作进度情况,民政部门上报婚姻登记情况;市卫生和人口计生部门,县(市)、区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每月将核实后的进度情况上报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每月将各县(市)、区情况汇总上报市政府,定期通报全市工作进度,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

(三)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分别负责相关检查项目的组织和具体实施,根据各自工作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相关数据软件及网络建设,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进行质量控制;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作各类业务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活动,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配合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做好督导、检查及评估工作。

(四)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孕情统计及报告工作,做好重点人群孕前管理,广泛开展育龄人群生殖健康教育。

(五)各级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各新闻媒体,针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的关键问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妇幼卫生工作的成果、经验、重大活动的相关信息。

(六)市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相关财政经费补助政策和资金管理及划拨办法,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产前筛查、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做好资金保障及监督管理工作。

(七)市民政局负责对婚姻登记人群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协助发放有关婚检指导、优生优育宣传资料,自觉将婚检宣传引导作为本职工作认真落实,将婚姻登记和婚检工作有效结合,推进婚前医学检查率的提升。

(八)市残联要制定出缺陷儿童救助方案,积极做好缺陷儿童的救助、干预及康复工作。

(九)市红十字会要为出生缺陷儿童的关怀及救助提供募捐支持,参与妇女儿童健康教育活动。

(十)团市委要在广大适龄青年中做好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宣传和倡导,提高广大适龄青年参与的积极性。

八、工作措施

(一)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导,建立月报告、定期通报和监测评估制度。将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等指标纳入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逐级落实责任,确保目标完成。

(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政策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将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与婚姻登记工作有机结合,推广卫生、人口计生和民政部门“牵手服务工作模式”,加大对服务对象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四)切实做好孕前期及孕早期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宣传普及工作,预防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问题的发生。

(五)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规范和优化围产期保健服务流程,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

(六)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母婴保健技术人才队伍,加快适宜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因素。

(七)关爱出生缺陷儿童及家庭,积极做好出生缺陷儿童的救助、干预及康复工作。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坚持“政府主导、计生牵头、部门配合、优势互补、惠及民生”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为主要手段,全面抓好出生缺陷预防各项工作,切实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通过优生促进工程工作的开展,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出生缺陷预防服务网络和体系,力争使全县出生缺陷监测报告率达到97%以上,已婚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和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新婚和计划怀孕夫妇接受规范的优生咨询服务,年内按标准建成优生检测实验室及健康书屋,为全面开展优生促进工程做好各项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婚前孕前宣传指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工作。要充分发挥计生部门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利用各级人口婚育学校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等阵地,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制作“优生优育宣传信息卡和婚前健康服务大礼包”,通过多种途径,直接送到每对新婚和待孕夫妇手上,让群众获得有针对性的免费优生优育服务。要重点做好外出务工育龄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婚、孕育观,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要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营造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育龄群众自觉参与意识,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

(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计生、卫生、文体、精神文明建设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通过提供上门宣传咨询服务、组织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准备结婚的青年和待孕、已孕夫妇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高危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戒毒,远离宠物,适量运动,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促进怀孕前后妇女和胎儿健康。

(三)开展优生咨询活动。优生咨询服务工作是优生促进工作的重要环节,要组织优生优育专家和县乡服务站专业工作人员,采取适当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优生咨询服务。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对服务对象的病史和家族史要严格保密,进行必要有效的心理疏导。开展与出生缺陷相关的筛查、诊断检查和预防,要做到让群众知情同意。

(四)加强高危人群婚育管理。民政、计生、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各乡镇、街道办在咨询指导、婚前检查时、上门服务、生育登记时,要及时发现患有遗传性疾病、曾生育病残儿、反复流产或死胎死产、35岁以上生育以及长期接触危险环境的高危人群,逐步建立出生缺陷高危人群数据库,将高危人群的家族史、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生育史及生活、工作环境中风险因素接触史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客观分析,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跟踪服务。对发现出生缺陷高风险的,要及时提出预防、复查、治疗等医学建议,实现早期干预。

(五)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县计生服务站要设立婚前检查室,向拟结婚的男女双方免费提供体格检查、血尿常规检查、梅毒筛查、肝功检查、G6PD(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淋病筛查(男)、阴道分泌物涂片(女)等婚前检查项目,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知情选择的生殖器官检查、知情选择的实验室及特殊项目的检查,确定拟结婚的男女双方是否患有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检查结果要由婚检医师负责解释,对患有影响婚育疾病的服务对象应提出医学建议。同时,鼓励医疗保健机构开展有偿婚前医学检查业务。

(六)免费提供孕前实验室筛查。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要加强孕前筛查实验室建设,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检查设备和检测试剂,按照标准程序,严格规范操作,确保工作质量。免费向已婚待孕妇女提供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弓形体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乙型肝炎两对半等六项孕前筛查服务,并根据检验结果科学指导,主动干预,努力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发现出生缺陷高发风险的,要及时提出医学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处置,做好转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指导,早预防,早治疗。同时,鼓励医疗保健机构增加服务项目,开展有偿孕前筛查服务。

(七)免费提供营养素补充剂。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是胎儿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人口计生部门及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要科学指导待孕夫妇合理膳食,尽可能从食物中获取自身和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向缺乏某些营养素的妇女免费提供叶酸等补充营养素及微量元素的制剂,最大程度地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县优生促进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县优生促进工程专家指导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建立责任制,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并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同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县优生促进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县长

副组长:

县计生局局长

县计生站站长

成员:

县计生局副局长

县计生站副站长

县计生局科员

领导小组在县计生局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优生促进工程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日常工作,并对工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2、县优生促进工程专家指导组成员:

县计生站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县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县计生站超声医学技术中级

县医院主管检验师

县妇保所妇产科主治医师

专家指导组由同志负责召集专家讨论会议和日常事务。

(二)明确部门职责计生部门是“优生促进工程”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指导县乡计生服务站制发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品,免费提供婚育咨询、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实验室筛查等服务项目;协调相关部门广泛宣传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的目的意义、干预手段和保障措施,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出生缺陷高危人群管理,及时向卫生、民政部门通报信息;会同财政部门及时下达“优生促进工程”项目经费;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考核“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推广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的先进经验。卫生部门负责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技术指导和检查情况的分析研究,会同计生部门做好免费优生促进检查和推广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向拟结婚的青年发放出生缺陷防治宣传品,宣传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加强出生缺陷高危人群管理,引导自愿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依据有关规定向人口计生部门定期通报婚姻登记相关信息。宣传部门负责在媒体设立专题栏目,经常性开展工作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各乡镇负责广泛宣传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的目的意义、干预手段和保障措施,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组织动员育龄群众按时接受婚育咨询、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实验室筛查;组织指导辖区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主动向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婚育咨询服务;组织发放出生缺陷防治宣传品、营养素补充剂;定期收集、整理、上报出生缺陷信息;具体管理出生缺陷高危人群。

(三)加强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分别培训宣传教育、婚育咨询、婚前检查、孕前筛查诊断等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增强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宣传倡导能力、健康促进能力、咨询指导能力和高危人群监测能力,着力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高素质队伍。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6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及资料来源

对象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数据资料来源于201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上报的妇幼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孕产期保健相关资料。

1.2方法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后42天,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系统保健服务内容包括早孕检查及建卡、产前检查、孕产期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等。早孕建卡(孕12周内建卡),产前检查(≥5次),产后访视(≥3次)。我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依托各种妇幼卫生项目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2010年州级技术指导组汲取先进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经验,根据本州实际制定下发了《红河州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红卫字[2010]163号》方案,对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全州各县市认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作。

2结果

2.1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情况

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优劣通过产前检查率及次数、产后访视率及次数、围产保健手册管理等15个具体的工作指标来评价。资料显示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4.21%)及孕早期产前检查率(85.09%)均低于90%;产前检查人均次数为4.47次(<5次),产前检查≥5次者只占85.72%;产后42天检查率较低仅为76.29%;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2.63次(<3次),其中全州只有个旧、建水、蒙自3县市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3次;全州围产保健手册的回收率为83.10%。

2.2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

2.2.1高危孕产妇筛查

要求各县市妇幼保健院牵头每个季度对辖区内所有乡镇的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绝大部分县市认真按照要求每年进行4轮筛查。2011年全州高危孕产妇检出率16.68%,在筛查出的高危因素中固定因素占60.70%,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疾病占39.30%。在固定因素中,年龄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异常孕产史次之。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疾病因素顺位为:其他占37.35%、胎位不正占36.75%、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6.06%、贫血占4.57%、羊水过少占4.55%、前置胎盘占4.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3.67%、过期妊娠占2.81%、胎盘早剥占0.42%、妊娠期糖尿病占0.37%。

2.2.2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2011年全州各县市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均为100.00%,孕期进行药物治疗率为6.47%;高危孕产妇转诊率为28.20%;全州的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8.60%;全州孕产妇死亡10例,其中高危孕产妇死亡9例。

2.3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情况

全州高危孕产妇的检出率为16.68%;在全州助产机构发生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为3.00%、子痫和产褥感染次之,均为0.22%;全州助产机构手术产率为26.63%、剖宫产率为23.00%(>20%)。

2.4孕产妇系统管理效果评价

全州孕产妇死亡10例,死亡率为18.20/10万;出生儿体重<2500g所占比例为4.02%,围产儿死亡率为8.43‰,其中死胎发生率为2.66‰,死产发生率为1.67‰,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4.11‰。

3讨论

3.1存在的问题

3.1.1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差,产前保健质量低,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产检次数、时间、质量三方面长期以来,产前检查作为初级保健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层医院医生对产前检查的内容不了解,提供的检查通常是若干次超声和血尿常规检查〔1〕。全州产前检查人均次数为4.47次(<5次),产前检查≥5次者只占85.72%。大部分医疗保健机构未按照《红河州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期保健,未建立有效的孕产期保健管理机制。孕期检查只有次数没有质量,产前检查内容简单,未按孕周要求提供保健服务;个别医疗保健机构连基本的血压也不测、尿常规不做;全州13个县市中有6个边远贫困县由于交通、经济、业务技术人员缺乏等条件限制致早孕检查率低,大部分孕妇产时才建册,甚至不建册,整个孕期产前检查只有1次B超或只是登记几次不太真实的宫高、腹围数据。

3.1.2产后访视不到位

王雪等〔2〕报道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的原因:城市主要是妇女没有接受产后访视,农村主要是妇女没有接受5次以上的产前检查。全州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2.63次(<3次),其中全州只有个旧、建水、蒙自三县市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3次。

3.1.3高危孕产妇筛查工作滞后,筛查质量差

大部分县市乡村医生未认真管理孕产妇,不是先发现孕情,初步筛查高危孕产妇,然后由县、乡级组织人员每个季度进行复核筛查,而是等围产保健本回收后才知道本乡村是否有高危孕产妇;6个边远贫困县、乡级由于妇幼保健人员及工作经费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组织高危孕产妇筛查次数少、覆盖面小、质量低,辅助检查跟不上,筛查出的高危因素大部分是固定因素,病理因素难于筛出。

3.1.4高危孕产妇管理不仔细,管理质量低

大部分县市乡村医生只负责将围产保健本回收后发现的高危孕产妇登记上台帐,填数字,在孕期根本管理不着孕产妇;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管理不认真,不仔细,未追踪落实高危孕产妇的下落,导致部分高危孕产妇在家分娩或发生危急情况才临时呼救,延误救治。

3.1.5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孕产妇管理成为盲区

大部分县市对医疗保健机构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院内无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数据无人登记统计;筛出的高危孕产妇未下放至乡村由乡村医生进行跟踪随访。

3.1.6流动人口及计划外妊娠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处于较低水平

流动人口孕产妇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农村,没有稳定工作,家庭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比较差、文化素质比较低,自我保健意识淡薄,早孕检查不及时,孕期检查不按时;计划外妊娠的孕妇不敢到医院做检查,甚至不敢到医院住院分娩,均给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3.2措施与建议

3.2.1强化政府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责任,把妇幼保健工作纳入当地事业发展规划

在资金投入、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及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改善边远农村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条件,落实解决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报酬过低的现状,稳定基层妇幼保健队伍〔3〕。

3.2.2依托“降消”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免费服务项目、“新农合”等项目,明确各级职责

充分发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孕产妇保健服务网;采取多种形式,如由村医或社区医生全程管理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发放服务卷方式)服务项目紧密结合等办法,逐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让农村孕产妇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免费的基本孕期保健服务。

3.2.3提高认识,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具体措施:①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加强乡村级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高危管理应认真仔细到位。②加强监管,提高危急孕产妇呼救、转诊意识,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高危孕产妇识别、转诊流程及机制,使高危孕产妇救治的关口前移。③卫生行政监管部门应严禁私人诊所开展接生活动,对分娩量较大的乡镇卫生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产科人员,切实保障医疗安全。④强化培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

3.2.4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应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

开设高危孕妇门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儿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儿平安。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乡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实施。

3.2.5加强监督指导,提高管理质量

认真按照国家《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

3.2.6加强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提高流动人口及计划外妊娠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加强与社区、计划生育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及计划外妊娠孕妇信息,动员早孕建卡和产前检查;建议边远欠发达地区县市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设立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检查点或流动检查车,医务人员深入到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7

妇女儿童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的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是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保护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为此,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__-20__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xx县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__-20__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__-20__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__-20__年)》,以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农村妇女儿童和特殊人群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多部门合作,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我县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妇女儿童健康保障制度,形成良好的筹资机制,促进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科学、持续地发展。

(三)建立能够满足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三个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控制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到20__年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采取"稳步推进、确保重点"的工作原则,在五年时间内,全面提高我县妇女儿童保健水平。一是确保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10万、6‰和7‰以内;二是重点保障出生缺陷发生率到20__年控制在2%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控制出生缺陷为主要目的的三级筛查工作,确保救助工作的落实;三是积极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普治,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到20__年我县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行动措施和工作目标

(一)控制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实行部门领导承诺,逐级落实责任,实施有效评估。

2.加强助产技术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合理规划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建立我县危重孕产妇、婴儿抢救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危重孕产妇和婴儿抢救绿色通道,保障母婴安全,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3.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全面推广使用"天津市母儿保健手册",孕产妇产前医学检查率达99%,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8%;加强高危孕妇的专项管理,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4.加强执法监督,打击和取缔非法开展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的行为。

5.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管理与保健服务。

(二)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充分利用"孕前检查"工作平台,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

(1)做好孕前传染病检查,检查率达到90%。

(2)启动孕前叶酸增补项目,发放率达90%。

(3)启动孕前健康教育项目,普及率达90%。

2.突出重点人群管理,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二级预防。

(1)继续做好产前筛查,筛查率达90%。

(2)启动出生缺陷高危孕妇综合管理项目,干预率达95%。

(3)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3.扩大儿童先天疾病筛查和干预范围,有效减少儿童智残、听残、视残、肢体残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功效。

(1)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95%;对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患儿救助率达100%。

(2)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筛查率达95%;同时在聋儿佩戴助听器救助的基础上,开展人工耳蜗手术救助项目,救助感音神经性聋儿,救助率达100%。

(3)启动新生儿白内障筛查干预项目,20__年达到90%,病患儿童干预率达100%。

(4)启动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干预项目,到20__年筛查率力争达90%,干预率达100%。

(5)启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筛查率达90%。

(三)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启动控制剖宫产项目,剖宫产率下降到40%以下。

2.启动育龄人群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项目,覆盖率达到90%;加强生殖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青少年生殖保健服务的可及率达到95%,人工流产后保健服务的覆盖率达到85%,人工流产下降1/4。

3.做好传染病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工作,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妊娠妇女乙肝、梅毒、hiv的检测率达90%以上,梅毒检查阳性的妊娠妇女的治疗和随访率达95%,感染梅毒产妇的新生儿治疗和随访率达95%,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小于0.5%。

4.启动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项目,控制妇女生殖道感染,降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死亡率,到20__年妇科病普查率达80%。

5.启动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干预率达90%。

6.启动儿童肥胖和高血压健康促进干预项目,将血压列为儿童体检常规项目,对肥胖和高血压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干预率达90%。

7.启动儿童心理行为干预项目。

8.启动儿童视力保护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xx县《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杨霞同志任组长、县卫生局局长杨百成、县

妇联主席田淑敏、县国动委综合办秘书陈军同志任副组长,宣传部、妇儿工委、卫生、财政、计生委、教育、民政、公安、广电、物价、残联、劳动、工会、红十字会、体育及乡镇主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由卫生局副局长董志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把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明确工作目标与责任,明确具体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此项工作,做好组织实施与绩效评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确保《行动计划》相关工作指标的完成。县政府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和各职能委局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1.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指导新闻媒体,针对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妇女儿童卫生工作的成果、经验及重大活动的相关信息。

2.县妇儿工委负责《行动计划》的社会宣传、组织发动、项目评估工作,研究制定有关宣传教育规划、健康促进和年度计划,负责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和协调,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负责有关宣传材料的编制和印发。

3.县卫生局负责实施《行动计划》项目,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进行质量控制和工作总结,协助制定宣传文稿,参与宣传活动。

4.县财政局负责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做好资金保障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督查管理工作。

5.县人口和计生委负责做好出生缺陷高危孕妇综合管理工作,广泛开展育龄人群、青少年的孕期和生殖健康教育,做好孕妇信息搜集和反馈工作,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叶酸增补工作。

6.县教育局负责在校学生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配合卫生部门落实托幼机构及在校儿童的项目检查,改善儿童健康状况。

7.县民政局负责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孕前保健以及孕前传染病检查工作,对婚姻登记人员开展叶酸增补工作的宣传,并做好相关救助工作。

8.县广播电视局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行动计划》的社会宣传和妇女儿童保健知识的普及工作。

9.公安xx分局负责提供我县常住和外来人口资料,维持稳定的医疗及公共卫生环境。

10.县物价局负责对助产技术收费标准严格监管,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涨价。

11.县红十字会负责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募捐支持,参与妇女儿童健康教育活动。

12.县残联负责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缺陷儿童的救助、相关干预和儿童致残疾病筛查的相关支持。

13.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做好医疗保险(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有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

14.县总工会负责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女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在女职工中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15.县体育局负责根据妇女儿童生理和年龄特点,开展适合妇女儿童的健身体育活动,提高、改善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16.乡镇政府要体现政府主导,负责辖区《行动计划》各项工作落实的组织、发动、协调等工作。

(二)技术保障

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妇女儿童保健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二是要加强医疗及预防保健单位职能科室建设,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功能;三是要加强妇女儿童保健网络建设,形成以妇幼保健所为管理中心,以县 医院、中医院为技术支撑,以乡镇医院、卫生院!为枢纽,以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妇女儿童保健网络。

(三)经费保障

县、乡人民政府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制定持续增长的财政支持政策,逐步加大对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经费投入。

五、建立妇女儿童健康工作联席会制度每半年由妇儿工委组织召开一次由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工作联席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了解各单位工作情况,随时解决存在问题。

六、督导与评估

筛查医生工作计划篇8

 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

2013年10月  日

 泉港区位于福建省中南部沿海的湄洲湾南岸,地域面积321平方公里,辖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99个行政村,总人口36.72万。泉港区现有公立医疗单位8所,其中县级公立医疗卫生单位3所。泉港区妇幼保健院为其中一所区级公立医院,今年来,医院加强服务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工作,现将创建二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位于泉港区山腰街道新民街,总占地3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62平方米,全院共有职工12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者13人,中级22人;编制床位60张,实际开放床位50张。2002年6月通过省级爱婴医院评估,2003年1月顺利通过创建“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验收,承担着泉港地区妇产科、儿科、计划生育危重症抢救及出诊、接诊、会诊重任,加强对全区各医疗机构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和基层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为推广和应用妇幼保健实用新技术,控制人口出生缺陷,提高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院现拥有美国飞利浦HDI4000二维彩超、迈瑞全自动生化仪、多功能麻醉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听力筛查仪、胎儿监护仪、蓝光治疗仪、电子阴道镜、脉动真空灭菌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2012年出院病人1985人次;NICU为全区医疗机构中独有的科室。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先后获得了泉州市“三八文明号”,“无红包单位”,“纠风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新时期践行福建精神、惠女精神”模范集体,“省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各项业务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扩大基本建设规模,规范设置保健与临床科室。

2013年6月,在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展产科病区标准化改造,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为孕产妇创造优质、高效、安全的分娩环境。我们紧紧抓住创建二甲这个机遇,准确定位,根据《福建省县级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建设标准》和《福建省二级妇幼保健机院评审标准》,规范设置妇保科、儿保科二级科室,充实完善了产科、儿科等两大临床科室,扩建不孕不育症专科门诊,规划建成了科室齐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妇幼保健院。

2、加大设备投资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近年来,针对医疗器械设备陈旧落后的局面,我们紧缩各种开支,陆续全面更新了陈旧的医疗器械设备,配备美国飞利浦HDI4000二维彩超、迈瑞全自动生化仪、多功能麻醉机、电解质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听力筛查仪、胎儿监护仪、蓝光治疗仪、电子阴道镜、脉动真空灭菌仪等等大中型医疗设备。

三、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我们陆续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市级医院相关专业进修学习,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二次在全区卫生系统公开招考调入具有较强业务素质的医护人员10余人,从省内各医学院校招聘毕业生10余人,并作为后备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提高业务素质方面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抓职工思想教育。利用早会时间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认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学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卫生行业纪律“八不准”等法规、条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激励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精益求精、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服务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二是抓岗位业务知识技能提高。继续聘请省市级专家和本院学科骨干人才为全院医护人员授课。今年,结合我院创等级工作,先后邀请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专家、市第一医院医疗、护理、院感、医技、行政后勤等一批医学专家分别到我院现场辅导,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三抓继续医学教育。积极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参加省、市、区卫生系统举办的医疗业务知识学习,严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学分管理,要求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每年要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分。

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

2012年来,我们抓住创建二甲这个机遇,经赴石狮市、晋江市等县级妇幼保健院参观学习,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参照《福建省二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以及医疗机构工作制度规范、临床诊疗护理常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编写了《泉港区妇幼保健院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汇编》、《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汇编》、《泉港区妇幼保健院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实用资料手册,同时,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以狠抓医疗安全、注重落实为突破口,逐步规范各项医疗保健行为。按照“三基、三严”训练计划的安排,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理论知识培训及心肺脑复苏、产后大出血等演练,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

五、妇幼保健工作与民生工程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及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启动,针对农村妇女病患病率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下降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状况,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努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开展重大公共卫生,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1、组织开展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我院采取广播、墙报、宣传册子,举办各种学习班、义诊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妇女、儿童保健常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在“福建省妇女健康关爱月”期间,组织妇产科、检验科医护人员到普安工业区开展以“送健康理念、送健康知识、送健康服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猜谜语、免费发药等形式,向广大妇女开展以防治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为重点的妇女常见疾病筛查和防治知识宣传,共义诊100多人,发放宣传材料200多份,免费发药近千元。通过活动开展,对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提前做好预防预警,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对疾病预防的自我保护意识。

2、做好婚前孕产妇叶酸的发药工作。我院按照《泉港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通过加强与区民政局、各乡镇计生办、基层卫生院沟通协调,采用计生办办证时发药,妇幼保健院婚检时发药,村医按需发药等多种渠道发药,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院利用婚检对欲婚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发放叶酸,并及时把发放信息反馈给村医,让村医进行随访,以切实提高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和依从率。

3、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2012年我区被列入福建省宫颈癌项目筛查县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根据省市开展项目部署要求,在区卫生局领导下和区妇联、区计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为充分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抽调技术骨干参加培训,认真准备,精心安排,在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全面展开项目筛查工作,确保筛查质量。绝不搞形式、走过场。对筛查出的异常进行了专门登记、治疗和随访。2012年9-12月份,全区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筛查任务数1500人,实际已筛查1635人,完成计划筛查任务的108.7%,带动了我院妇科的发展。

4、落实免费产前筛查工作,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为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孕28周前出生缺陷发现率,减少严重缺陷儿的出生,按照省、市政府部署安排,在我区实施农村孕妇和城市低保孕妇免费产前筛查诊断项目。截止至2012年12月中旬,对15-20周孕妇进行血清生化三联筛查535人,任务数500,完成率107%;对18-24周孕妇进行产前彩色超声筛查532人,任务数500人,完成率106.4%。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筛查任务。

5、托幼机构的管理。儿保科人员经常到各幼儿园进行检查指导,在开学期间开展“关心下一代”主题活动,并开展每年一次的幼儿园体检工作,每年对实验幼儿园等区直单位的1500多名新入园的适龄儿童和在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查出的疾病都能给予治疗。从而带动了医院儿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工作。

6、孕妇学校建设。围产保健科对来院检查的孕妇进行建卡登记,特别是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以来,通过各种途径使孕产妇了解系统管理的重要意义,熟悉孕期保健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何科学孕育宝宝,孕期的注意事项,营养指导等内容。保健工作的扎实开展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保健和临床的有机结合,既使人们的保健意识得到了加强,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六、党风廉政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完善党务、院务公开工作制度。按照院务公开要求,凡涉及重大项目投资、财务开支、人员调配、发展党员、干部任免、评先表模等事项都在公示栏中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门诊大厅设置电子滚动屏,公开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药品价格等内容;认真贯彻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规范补发《出生医学证明》须知、签发流程;开设咨询、投诉电话和群众意见箱等,方便群众,增进沟通,加强监督。

2、完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修订)》,定期开展医德医风考评活动,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晋升晋级、聘任、评先评优、绩效工资挂钩,并在医院公开栏上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每月开展一次“医德医风”服务之星评比活动,科学评价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综合评价情况,每月评选8名“医德医风”服务之星,在科室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激发医务人员的争先创优意识。

3、加强医德医风监督检查。成立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效能行风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效能行风督查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不定期到各科室开展效能行风专项督查2-3次,并在医院醒目位置设立群众举报箱,公示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举报电话、举报件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发现确实有职业道德问题的医务人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到位,在医院公开栏上公示,情节严重的在全院职工大会上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的惩处,记录到医务人员医德档案中。2007年获得“省十佳巾帼文明岗”,2008年被定为市级“第六届创文明行业竞赛示范点”,2012年被市妇联评为新时期践行福建精神、惠女精神模范集体。

通过以上努力,我院的整体管理水评、保健内涵建设、业务质量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乘创建二甲之东风,继续努力,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决心将我院建设成为诚信、和谐、服务技术一流的规范化标准化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为实现我区妇幼保健事业大跨越而奋斗。

 

上一篇:住院医生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内科医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