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9 02:17:26

我国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并且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水污染是环境污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水污染防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每年我国因城市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如何处理好污染与人口、经济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我国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污水资源化

一、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在我国2/3以上的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污水排放量为1×108m3/d,全国各类水体82%的河段受到污染,其中已有39%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0%以上的城市河段不适合作饮水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长江等七大水系水质不断恶化,湖泊水库普遍受到污染,沿海水体发生赤潮和富营养化现象增多,污水处理和节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186.43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934.15立方米,而且分布极不均匀,与降水量和地表水的分布趋势大致相似,南方多,北方少,并且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北方,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南方。全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约有四分之一的农田灌溉靠地下水。地下水开采总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5%~20%。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三、我国大中城市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基本对策

1.打破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各地区、各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入、广泛、持久地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深入人心。同时,转变人们“用水掏钱是理所当然,排污也要掏钱则难以接受”的观点。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而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即谁污染谁治理,在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水污染治理费,污水处理厂实行企业化运营,国家只负责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2.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社会产品的结构是由生产力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源的利用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加强新产品(无废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以代替传统的产品,开展清洁生产与发展绿色产业,是减少水污染的根本途径。所谓清洁生产,即“持续地对生产程序、产品、服务与应用的一种整体性、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策略,以提高效率,减轻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

3.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加,使得新上马项目也随之急增,给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对新上马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除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评估外,还必须进行生态评估,特别是对水资源污染状况的评估;对严重影响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的,且企业自身又无法解决的,坚决杜绝此类项目上马;对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非上马不可的,企业自己有防污、治污能力的,必须严格审查其防污、治污设施和治理程度及其建设过程。

4.提高科研开发能力,提倡科技治水。长期困扰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除了资金就是技术,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当前的重点:(1)抓紧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攻关研究,特别是像草浆造纸、制药、食品和制革等特殊行业的废水治理技术;(2)解决与水源污染相关的治理技术,开发人畜粪便固化、加工技术;(3)加速环保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化、成套化和自动控制性能,大力开发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套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曹邦卿,贾虎.城市水环境核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研究――以南阳市白河为例.人民长江.2011(7)

[2]高珊,黄贤金.发达国家城市水污染治理的比较与启示.城市问题.2011(3)

[3]沈竞,林振山.大中城市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措施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0(12)

[4]姚澄宇.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剖析与对策初探.给水排水.2010(S1)

[5]朱明,李永,李嘉.城市原水污染事故危害度应急评价模型.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

[6]赵娟,罗宏,路超君,薛婕.全国重点城市工业水污染特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

[7]高爽,魏也华,陈雯,赵海霞.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和水污染的空间关联――以无锡市区为例.地理研究.2011

上一篇:浅议电力企业内部控制 下一篇: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