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两大机制的融合

时间:2022-10-19 02:15:01

推动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两大机制的融合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区域合作形势很是复杂。一方面,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两条路线之争没有结果,在亚太合作面临重要选择关头的时候,东亚合作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设想的以东盟+中日韩为基础建设“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另一方面,我国在推不动东盟+中日韩合作的情况下近两年又力推中日韩合作, 这使地区合作机制的发展方向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当代社会, 任何大国的重大国际经济政策都是内部需求与外部压力的结合, 而区域合作、或者更高级别的FTA/RTA, 提供给这些参与国家的不仅仅是经济合作, 更重要的是政治、安全的互信和未来的共享。地区合作机制对一个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当前的亚太地区, 东亚合作和亚太合作齐头并进, 次区域合作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 这种复杂、混乱、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状况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本地区的很多有识之士对此问题开展了研究和讨论, 但是要将这些学者的建议让多数人接受并成为现实却不是容易的事, 也许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对中国来说,我们是地区合作的后来者,很难改变地区合作的方向与进程。

我国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问题, 这是战略性和方向性的选择, 应有所侧重, 而不是两个方向同时使力。我们可以推动APEC成为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推动东亚合作成为功能性合作, 推动东亚峰会成为地区合作的主要论坛。

近年来, 我国在参与东亚合作方面力度很大,但是考虑到东亚地区的现状, 不管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还是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 其实都不会比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共同体更容易。

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 使东亚地区的合作很有必要, 但是更紧密的地区合作又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 将东亚合作推动为功能性的合作, 像加强金融、贸易便利化、旅游、反恐、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合作, 而不是专注中日韩自贸区、东亚自贸区/共同体等目前难以实现的目标。

一个松散的、缓慢的、以APEC为载体的亚太合作, 在当前情况下, 是我们参与地区合作的最好途径。虽然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对待APEC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等倡议比较消极, 但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对待FTAAP、TPP的态度也应该发生转变。外界通常认为, 中国不参加TPP,是因为我国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全新的、更严厉的、更紧密的地区贸易安排, 但事实上, 我们不害怕这种安排对我们的冲击, 相反,这应该成为我们下一步改革开放的动力和约束力。

过去, 我国常常被认为是APEC内的消极分子, 对APEC的机制化、制度化的讨论持反对态度。 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接受APEC对机制、制度的探索, 推动APEC在地区政治交流、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APEC在机制化、制度化、目标及路径探索方面远远走在东亚合作前面, 所缺的是主要成员的政治意愿。

随着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两大进程的深入, 其成员、合作内容的重复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此情况下, 推动地区两大合作机制融合将水到渠成。

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加入亚太地区的贸易安排,以此作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推手。积极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共同体的讨论, 这有助于使本地区国家相信中国愿意将自已的未来与本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追求在东亚建立自已的势力范围。

早日宣布我国愿意参与TPP进程, 在深入、扎实地深化10+1合作的同时,推动TPP、10+3、10+6成为通向遥远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一条缓慢的途径,符合我国在地区合作方面的利益。

在国家层面重视区域合作问题, 形成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决策机制和领导机制。目前, 我国参与地区合作的领导机制还没有形成, 使我国参与地区合作的战略看起来很零乱。 反观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大国, 都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参与地区合作问题,并且常常在内阁层面讨论。我国也需要统一在国家层面通盘考虑参与区域合作问题,整合我国参与地区合作的机制, 制定我国参与地区合作的战略,将决策、执行与评估分开,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

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可能会并存很长时间, 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合理分工,推动APEC成为亚太地区惟一的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东亚合作(10+3, 中日韩)成为功能性合作, 推动东亚峰会成为论坛。长期来讲,推动亚太合作和东亚合作的融合。

当前正是全球性与区域性合作机制的整合期, 这是战后近70年来的第一次。这个整合过程也许会持续一二十年的时间。参与本地区塑造一个公平、合理、高效的全球性与区域性合作机制, 正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这既符合中国的利益, 也符合世界及本地区的利益。

上一篇:文化播报 第15期 下一篇:关于默多克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