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9 02:00:08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32例,在关节镜下行修整、钻孔等操作,如有游离体行摘除与松解外侧支持带,再行收紧内侧开放性的支持带,术后进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随访12~28个月。结果 32例患者脱位均未再次复发,术后Q角(11.2±2.1)度,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7±4.8)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为(90.2±4.2)分。结论 在关节镜下行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创伤小、患者康复迅速,临床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膝关节疾病,造成儿童尤其是女孩慢性关节疼痛。因为这种疾病会造成长期膝关节疼痛、绞锁、脱位感、不稳定与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活动与膝关节的正常发育,保守治疗疗效往往不明显,多数需要手术治疗[1]。因该病涉及到许多病理与解剖上的因素,如外侧支持带紧张,内侧支持带松弛,髌骨及股骨外髁发育异常的,需经过手术纠正治疗后才能保障孩子正常发育。手术方式包括软组织平衡与骨骼手术, 由于儿童骨骺未闭,采用类似胫骨结节内移截骨等骨破坏手术容易造成骨骺损伤,临床上多采用软组织手术[2],但以往软组织手术治疗预后不好,有较高的复发率。为了探索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案,本院采取关节镜下软组织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现将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共3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11例,女21例,年龄12~20岁,平均(16±3.9)岁,17例左膝,15例右膝,脱位次数2~6次,平均(3.2±1.3)次。所有患者入院均行髌骨倾斜试验、恐惧试验,均为阳性,Q角平均为(18.6±5.2)°,1例关节松弛Ⅰ度,19例关节松弛Ⅱ度,12例关节松弛Ⅲ度,使患者屈膝30°,拍摄髌骨轴位片与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根据股骨髁间窝位线(Blumensaat)及髌腱长度与髌骨长度之比(Insall指数)判断髌骨高低与倾斜度[3]。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软组织手术治疗,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在关节镜下探查膝关节情况,术中发现13例合并半月板损伤,8例为中外侧损伤,5例为内侧损伤,术中给予修复,所有患者均为髌骨软组织损伤。通过关节镜了解髌骨轨迹,再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在直视下用等离子刀将股外侧肌远端三分之一到胫骨结节处的支持带松解到皮下,术中密切观察髌骨关节活动轨迹,并根据轨迹调节内侧支持带的紧松度。在胫骨结节远端到髌骨内侧作一个切口,暴露胫骨结节、髌腱以及中下部支持带,取下连接髌腱的胫骨结节,依照膝关节伸直时,髌骨下极应与胫骨棘尖端保持同一水平的准则固定髌骨在胫骨结节内下方的位置,再于此处取下相同性状的楔形骨块植入胫骨结节处,在胫骨内侧处固定连接着髌腱的胫骨结节,并用2枚螺丝钉固定。切开内侧中下部支持带,使用小拉勾纵向拉起皮肤,使用组织剪将中上部部分支持带剪开,然后将支持带折叠缝合上,外推髌骨,感觉髌骨很紧,稍外移髌骨,其能快速复位,说明支持带紧松合适。

术后固定膝关节4周左右,5 d训练股四头肌,但不做直抬腿,2周左右在医生陪同下联系膝关节屈曲。4周后改用软膝护具固定,并加强患者下肢主动肌的训练。对32例患者均行12~28个月不等的随访。

2 结果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系统统计分析数据,以P

32例患者均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为(17.8±6.9)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均康复,无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倾斜试验与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治疗前后Q角,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不稳定,偶有膝关节摇摆步态,体检可见髌骺内测疼痛,髌骨有摩擦音及关节肿胀,Q角>20°,患者进行体育运动时很容易发生髌骨半脱位现象,并感觉在膝关节触及处有积液感与摩擦感,多伴有膝关节内其他损伤。如果在髌骨初次脱位未治疗,会使髌骨处于外移位,引发外侧支持带挛缩与内侧关节囊松弛[4]。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防止髌骨脱位再次发生与进一步损伤髌骨软组织,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全面检查髌骨及周围组织,不仅治疗髌骨关节软组织的修复,还可以进行其他组织的修复,如本次研究中半月板的修复。在关节镜下可以准确的观察到髌骨的运动轨迹,根据其运动轨迹紧缩支持带较准确[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3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康复,无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倾斜试验与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治疗前Q角平均为(18.6±5.2)度,IKDC评分为(46.2±6.2)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47.8±5.9)分,治疗后Q角(11.2±2.1)度,IKDC评分为(91.7±4.8)分,Lysholm评分为(90.2±4.2)分,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Nomura E, Inoue M, Osada N. Anatomical analysis of the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of the knee,especially the femoral attachment.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05,13:510-515.

[2] Mountney J, Senavogse W, Amis AA, et al.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before and after repair or recongstruction. J Bone Joint Surg(Br),2005,87:36-40.

[3] Lind M, Jakobsen BW, Lund B, et 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for treatment of patellar instability. Acta Orthop,2008,79:54-360.

[4] 张羽飞,王寿宇,王立德,等.游离半腱肌腱髌旁锚钉固定加强内侧髌骨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9):819-823.

[5] 曹建刚,刘军,孙振辉,等.关节镜辅助下自体半腱重建内侧髌骨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5):9-13.

上一篇: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小儿大肠息肉 下一篇:外科急腹症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临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