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10-19 01:11:51

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与差异化教学相关的教学政策与规定的研究,分析其实施策略和操作流程,结合英国差异化教学政策规定的操作策略中的长处,总结我国教学成果及不足,从而显示出差异化教学的优势及在我国施行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给我国差异化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启示。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 分层教学 成功教育

一、差异化教学的提出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差异教学是立足学生的差异的异质教学

每个学生个体的遗传及其所在的环境不一样,致使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学习、认知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学。

(二)差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利用差异资源进行教学就是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各种差异,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来构建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使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促成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差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一位教师在一个班级讲授同一个内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也会出现极大的不同。差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后进生的学习达到最低要求,让优秀的同学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四)差异教学是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

差异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做出比较精确的诊断,然后根据其差异进行教学策略整体设计。包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全方位地适应学生差异的需要。

综合上述,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育体系中,教育者根据学生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差异化教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法律颁布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第四章《教师》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这里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足以证明我国政府对于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倡导与重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视为完成义务教育。说明我国教育法不仅对义务教育的达成基准有规定,而且考虑到天才儿童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我国的差异化教学

1.理论基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雍也》,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

差异化教学继承了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比“因材施教”又有了新的发展。孔子虽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但当时的教育形式主要是个别教育,班组学习只处于萌芽状态。而我们倡导的“差异化教学”是立足于班集体教学,在班集体教学中照顾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这与在个别教学中因材施教相比而言有了更大的发展、突破和创新。它追求的是在集体的共同活动中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含有浓重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以教为中心”。而差异化教学强调的是“教”如何更好地为“学”服务,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化教学不仅强调要为学生设计多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而且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在“因材施教”上的发展

从春秋时期的“因材施教”发展而来,我国的教学管理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尤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迅速成为我国主要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然而,随着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班级授课制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国内对于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相关研究是比较丰富的。虽然比较少地提及差异化教学这一名词,但是分层教学、成功教育等都与差异化教学有相通之处。

(1)分层教学。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是目前在我国研究和实践都相对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是分层教学的概念: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是分层教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是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①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②分层走班模式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走班”不仅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还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③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再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最后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④“个别化”学习的模式。它的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⑤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⑥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在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同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和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的条件下正确定位。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二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四是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①有利于所有学生提高的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②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也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③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是分层教学的弊端:①目前,教师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说到底,还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决定学生层次,此外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学校及教师的依据。②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③分层教学不得不为学生贴标签,对后进生来说是不太容易接受的。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阻碍了分层教学的发展。④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是现在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机制确保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分层教学。⑤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使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2)成功教育。

在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方面,国内近来比较热门的还有成功教育。所谓成功教育,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通过老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成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①成功的下限是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②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③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④成功总是相对于原有基础而言,没有终极意义的,是无止境的;⑤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

成功教育的关键是师生互动。教师是实施成功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对学生尽量实施鼓励性评价,树立“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的意识。在教学中,探索出一套“让尖子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跟着跑”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回自信,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

家校合作是成功教育的前提。家庭与学校的成功合作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学校和家庭既各有职责范围,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如果各自主动争着承担责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支持,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所以,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受教育者本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密切合作。

实施成功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确立一个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所有的孩子都可成才。在这一前提下,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最后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其核心就是通过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并为今后的社会成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3.在我国施行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班级授课制下的差异化教学是重要且必须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为了其国民教育的普及与实施,采用了班级教学形式。班级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将有类似教育需求的学生按一定规模组织起来,集体授课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但由于班级里的学生们存在各种差异性,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照顾到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2)差异化教学与其他教学管理方式的比较。

差异化教学既吸收了分层教学的经验,又对分层教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它力图采用全方位的整体策略,多角度多侧面地研究照顾差异问题,如同质分层和异质合作的结合,校内校外教学的结合,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结合,等等,从而克服分层教学原有的不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分层教学。

差异化教学借鉴了个别化教学的理论,在重视个性的同时,强调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个别化教学也强调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实施过程中难免过度追求个性张扬、教学个人化及学生的个人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有失偏颇,无论培养目标、教学活动、学习速度及教育资源等方面都是利弊共存。而差异化教学更适合我国学生众多、教育资源不足的国情,重点解决在班集体教学中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问题,追求的是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既针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又要有共同的基本标准;既追求个性化教学,又强调教学的社会化;既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又强调合作分享;既注重认知过程,又注重个性的其他方面。

可以这样说,差异化教学以其前所未有的高难度的、复杂的、多元的、科学的教学展示在教学舞台上,不仅为课程改革增添了一个新亮点,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新考验。它呼唤着专家型、诊断型、管理型、人性化型教师为之登台献艺。研究英国差异化教学的政策规定及操作策略可以极大地丰富我国的相关研究,给我国提供良好经验。

三、英国差异化教学给我国的启示

英国与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国度,有着两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英国重视教育,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就有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差异化教学政策规定和操作策略。

我在对英国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英国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非常的详细具体。以英国ACT为例,2008章程第十一篇的主题是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Information)。里面对特殊需求这一章程的目的诠释、相关规定,如英国教育部长如何下放权力,各郡的职责包括如何审核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检测结果向谁公开,怎样的方式公开,都有最新的规定。在其他年份ACT中会有对每一个环节或部门工作的具体要求。仅以Education Act 1993(c.35)为例来看英国对差异化教学的细致规定。差异化需求审理委员会章程有相关细化的规定,包括为了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成立一个专业差异化需求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及任命,政府对于差异化需求审理委员会的支持,委员会主席和其他人员的职责,差异化需求审理委员会的薪酬与开支预算,差异化需求的审理步骤与程序,审理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与上诉权利,特殊学校,特殊学校的成立,个人提议审核程序(学校教师、家长或孩子的监护人),政府部分资助特殊学校前提核准,政府部分拨款辅助特殊学校转换成政府全资助特殊学校的程序等。

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性,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孩子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家长、教师、教育专家等人的期望。对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研究和对英国差异化教学的政策规定及操作策略的借鉴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给我国的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使中国教育方式和管理体制有更大的突破和转变,迎来中国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上一篇:韩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浅析高校广播台在诠释校园流行文化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