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0-19 12:57:13

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思考

摘要:职业素养可以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素养;分类;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14-01

一、职业素养内涵分析

伴随着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最具争议的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而是对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考虑。因此,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由此显得极其重要。

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呢?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对于职业素养概念的理解,我们需要关注三点内容:1、职业素养基于职业而言。职业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如果没有稳定、合法、有报酬的工作,那么职业素养就是相对抽象的一种概念。2、职业过程。人们只有通过职业过程,在能更好的把职业素养付诸实践,同时也使职业素养得到不断的升华和锤炼。3、职业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品质,它是一种综合了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品质,不是单纯的抽象的概念。

二、职业素养的分类

职业素养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

1、内化素养

内化素养主要涉及到职业者的意识。例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基础性的部分。

2、外化素养

外化素养主要涉及到技能、职业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外化素养是职业者外延性、实践性的素养。

外化素养和内化素养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之间,通过实践可以相互转化。

三、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

1、加强内化素养教育

内化素养教育主要涉及到职业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职业者的职业素养与其世界观有着重要的联系。一个人如何唯物的、辩证的看待世界,直接影响到他得职业素养。通过完善世界观,可以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世界的发展,从而完善自我,紧跟世界的潮流。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其人生观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一个人如何唯物的、辩证的看待人生,职业影响着他的职业素养。通过完善人生观,可以提升职业素养的科学性,同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大学生的价值观同样不可忽视。如何看待价值,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果没有正确看待价值,那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将充满坎坷。

2、加强外化素养教育

内化素养都是从职业实践中来的,但职业者还需加强外化素养教育。在德育教学中,要加强实践课教学。在实践课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1、完善办学模式。作为医学院校可以加强与医院合作,将德育与医学实践有机结合。2、完善调查方式。作为民族地区的医学院校,学生们有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供社会调查。3、完善机制。德育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之间要需要有合理的机制,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主客观问题,例如:1、我的个人特征是什么?2、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3、我适合做什么?4、我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下?

职业生涯规划有如人生的蓝图,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适时调整和具体落实。我们所处的环境和自身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不注意适时调整,就会产脱离实际。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还是注重落实。如果单有伟大的理想而没有具体的实践,那最终职业生涯规划还是会落空。

四、德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1、强化德育的教学效果

德育教学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觉悟。在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职业、就业的方针政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参加职业实践,关心国家的发展。

同时,德育教学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职业的法规。通过对相关法规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其次,德育教学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通过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问题是每个学生都必然面对的问题,现在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用人单位对学生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德才兼备”。就“德”而言,其归属于内化素养的范畴,而“才”更侧重于外化素养。

在德育教学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养,必然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3、为德育教学提供参考

德育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在德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可以为今后的德育教学与实践提供参考。

从理论层面而言,可以充实相关职业素养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德育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理论体系。

从实践层面而言,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相关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为进一步的实践奠定基础。

上一篇:课程实施中的学生情感评价 下一篇:《管理学原理》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