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虚僧伽制度改革思想

时间:2022-10-18 09:52:07

浅析太虚僧伽制度改革思想

摘要:太虚是近代著名的佛教高僧,毕其一生都在研究古今僧制,旨在制定一套符合现代社会的佛教制度,先后有几篇巨著。其中很多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太虚;僧伽制度;改革

太虚(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佛教领袖和改革家,一生为了佛教在现代的生存发展而奔走呼喊。在中国佛教出于最低谷的时期,太虚开始对中国佛教进行改革,宣扬革新思想,提出“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三大主张,对当时的佛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冲击。而教制革命主要指的就是僧伽制度的改革,也是三大革命的重点所在。而之所以要进行僧伽制度的改革,太虚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辛亥革命成功,中国既成立了共和立宪的国家,僧伽制度也不得不依据佛制加以适时的改变,使成为今此中国社会需要的佛教僧寺,这就是我作僧伽制度论的动机。[1]

从中可以看出,太虚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对僧制进行改革,这也是他今后着手进行改革的指导思想。太虚最先成文的是《整理僧伽制度论》,但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并未能实行,但其并没有气馁,又写出了著作《僧制今论》、《建僧大纲》、《菩萨学处讲要》等。这四篇著作也分别代表太虚关于僧伽制度改革思想的四个时期,下文将依照此一秩序进行论述。

1 《整理僧伽制度论》

1915年,在北洋政府公布《管理寺庙条例》后,太虚审时度势,写出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整理僧伽制度论》。

文中,他以全国八十万僧伽为准,构想了一个僧制的组织蓝图。以他的设想,全国成立一个“佛法僧团”,它是一个全国性的包含佛法僧的权力机关,总管一切事务,僧俗皆以其指导为准。另外,各省设立一“持教院”,属于省级佛教团体机关;省下设“道区一级”,按不同的宗派建立寺庙,作为各宗派的专修场所;每个县则设一间“行政院”,县级佛教团体机关;一间“德苑”,专修经忏法事;一间“尼寺”,专供比丘尼居住;一间“莲社”,专供一县之内的善男信女共修念佛三昧;四间“宣教苑”,主要用于在村镇进行宣传。除此之外,还建立各种教团组织,如“佛教正信会”“佛学研究社”以及“仁婴院”等等。

此一设想非常系统完整并富有启发性,但是过于理想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无法实施的。

2 《僧制今论》

随着北伐战争的成功,革命思潮风靡全国,太虚意识到《整理僧伽制度论》里面的思想已经不合时宜,于是在《整理僧伽制度论》的基础上撰写了《僧制今论》,以为应付。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处修改:

2.1 在充分考虑到政治军事与其他种种对佛教的摧残后,太虚将僧侣的人数设想缩短至二十万人。然后又将全国分为五个地区,大致每个地区各四万人,如此能够比较有效的对僧人进行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2.2 将以往简单的僧俗二众的划分延伸为比较细致的七众,“佛化众分为僧众和信众,僧众包括长老众、学行众、服务众、尼众;信众包括皈戒众、研究众、女众。”[2]如此细化一来有助于管理,二是有助于今后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制度,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危害。

2.3 待出家僧众制定了五个层次修学方式:1.设预科大学,传授律仪及授以普通的佛学知识。2.设专宗大学,即是设各宗派专业学科的学校,为佛教培养对某宗有专长的人才。3.参学毕业者受比丘菩萨戒,为弘法教导大众功用。4.沙弥菩萨之服务众。5.修出世之长老众。

2.4 各寺院庵堂及其产业除充作佛法僧园、持教院等,其余的因地制宜,作农修场、工修场、商修场。主要制造些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即可以服务百姓,又能为佛教获得收益,以供将来开办一些列的慈善事业。

以上四点,主要是概括总结了以前的思想,并阐发一些新的观点,来弥补以前的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

3 《建僧大纲》

随着“庙产兴学”运动的消散,寺僧对于僧制改革的事业便不再积极进行。而新办法的《寺庙监督条例》亦意在让佛教自生自灭。在这双重打击下,太虚认识到,必须一切重新做起,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在《大纲》中,其提到他以往的努力都企图根据原有的僧寺制度而进行改革,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是难以施行的,因此必须依据现代人的品性重新制定,灵活运用。而重中之重就是先培养中优秀的僧才,景区慎选少数有高尚僧格的,分成三级僧制:

学僧制,亦名比丘僧制,约一万人。分四个学级,修学十二年,方为具足学僧之标准。包括经律仪院二年,普通教理院四年,高等教理院三年,观行参学处三年。

职僧制,亦名菩萨僧制,约二万五千余人,主要从事布教及办理慈善文化教育事业。

德僧制,亦名长老制,即经过前二僧制的年长僧众,可进一步选择适宜的山林等,就自己选定的宗法,专心修行,并可做参学丛林的指导教师。

此一设计,即牵扯到对以往僧众的处理办法。太虚后来提出,原有僧众中,

既不能作学僧,也不能当职僧者,索性将他淘汰,提出一部分寺产,分养老院、残废院,安置一切年老及残废者。其余无信心、五戒、无行者,即迫令还俗,设工厂、农场收容。

这一篇论述,对前两篇均有修正。比如僧数锐减到四万人,也不再依据跟个宗派建立寺院。服劳众这一区分也废而不论等等。太虚这一时期的改革,参考了日本、锡兰、等地区的僧制,从中也可以看出其改革之心的迫切。

4 《菩萨学处讲要》

1940年,太虚出访南亚五国,其中对锡兰佛教在社会中的活动非常赞赏,认为其然传的是小乘教义,却能行大乘事,表现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因此产生了建立一个“菩萨学处”作为改进中国佛教的模范道场的思想。[3]而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即是《菩萨学处讲要》。文中其认为建立菩萨学处应有以下几个步骤:

对于还未信奉三宝的信徒行三皈仪式。因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最基础开始。而进入佛教的第一步,即是要皈依,至心发愿。

三乘共戒。1.在家众的五戒十善。佛教的五戒与时间的伦理道德有相同之处,修持五戒能使人伦的道德无缺,取得人的资格。“我们的身语行,有善的也有恶的,现在佛法的修学,灭去恶的,使善的更充实增加有力,使之完美。五戒便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行为”[4]然后进一步即是行十善,十善事实上是从五戒延伸出来的,因此行十善就能进入下一个阶段。2.出家众的沙弥十戒。即是比丘众所共同遵守的出家基本戒条。3.出家众的比丘具足戒。比丘戒一共有二百五十条,是比较完备的戒律。重要的就是四根本戒,其他也涉及到诸如行住坐卧等方面。4.八关斋戒。这一戒出要是为了使在家居士受出家生活的短期训练,主要是为了体验出家生活。

发心正行。1.发菩提心,小乘与大乘的最大不同,就是是否发菩提心。而菩提学处正是倡导大乘之学,当以发菩提心为根本精神。2.学修六度。事实上,在《建僧大纲》中即以提到这个问题,修菩萨行必须修习六度万行。3.历行四摄,所谓四摄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具体的说来,出家的可做文化,教育、慈善、布教等事业;在家的则从事农工商学军政等部门工作,领导社会利益人群的事业。

此一论述成为了太虚的绝唱,以后再无相关论著。因而可以说是太虚关于僧制改革的最后总结。但可惜因为战争的影响,也未能全面实行。

5 余论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太虚非常重视提高僧伽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提高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兴办僧教育,使得僧侣在处理教内教外事务中都能独当一面。从而具有宏法利生的能力,获得社会上的尊重。因此此一想法,对我们当今僧制也是富有极大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史》,《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

[2] 太虚:《僧制今论》,《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

[3] 太虚:《中国的僧教育应该怎样》,《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

[4] 太虚:《菩萨学处讲要》,《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

上一篇:落实五个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下一篇: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