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作业批改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时间:2022-10-18 08:13:12

改革作业批改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听讲,自学获取信息(信息输入)通过作业是向教师输出信息。教师从作业中得到信息反馈,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通过批改作业进行评价,再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结果,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进行补救――改错。这四个环节要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是学生作业完成后交给老师。教师课后进行批改,下次上课前再发给学生,让学生改错,教师在批改作业中发现问题,再利用课余时间(或者第二次上课前的一段时间)进行补充讲解,这样的作业批改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的弊病:

第一,把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截然分成了两部分,使一节课不完整:只有输出信息,没有信息反馈和评价。只有单项交流,没有形成回路,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也就不能及时进行调节,发挥信息反馈作用。也就不能全面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二,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学习情况,不知道哪些题做对了,哪些题做错了。使学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产生一种茫然现象,往往把错误当成对的,对的也不敢肯定,不能及时消除错误的印象,形成正确地知识体系。

第三,教师在课后批改作业,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教师钻研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由于当堂不能及时补救,课后教师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补充讲解,学生又要进行改错。教师再批改,这样加重了师生的教学负担,造成了教学过程的恶性循环,使师生钻进来了作业堆中,严重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鉴于以上几点,我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按时及时反馈,及时调解和信息畅通的原则,结合教学实践,对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进行了改革,变课后批改为当堂批改,变教师一人批改为师生共同批改。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学生自改:即自己批改自己的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难易情况,对一些较简单的题目,学生作业做好后,教师(或者指明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报出得数,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然后教师收集作业情况,及时进行调节,补充讲解,学生改正错题,形成正确的技能。

其次,学生互改:学生做好作业后,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为四人一组为宜),由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批改,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发表意见,对于错题要指出错误原因,正确地要指出各种解法的优劣,说明道理,选择简便合理地解答方法。这种方法使做错题的同学本身弄清了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以后不再发生此类错误,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不再发生类似错误,他说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别人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取长补短,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这种方法适用的难度较大、综合性强、思维灵活的作业,适用于练习课、综合复习课等,教师在小组讨论批改的过程中,综合各组的作业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下课前的两分钟时间进行补充讲解,使学生形成正确地知识和解题技能。

运用以上方法批改作业,教师要特别重视指导后进生。⑴利用作业时间巡回辅导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消除障碍;⑵利用学生批改作业时间指导后进生进行批改,正确地判断对错,从中得到启迪,在学生批改作业后,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作业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当堂批改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第一,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控制论的原理,符合信息及时反馈和及时调控的原则,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作业输出了信息,教师获得这个信息后要及时进行评价(由学生自己代为完成),根据作业情况(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节,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学生头脑中遗留的问题,形成了信息回路,使信息渠道畅通无阻。

第二,它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学生完成作业后,急于知道自己的作业情况,哪些对了哪些做错了,错在哪里,当堂批改作业后,学生及时获得了自己作业正确与否的信息,能够及时地更正错误,是错误的印象在头脑中存留的时间短,容易消除,使正确的知识概念在头脑中牢牢扎根。

第三,当堂批改作业,使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批改作业时间,用来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要想当堂完成作业,必须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留下充足的作业时间,这就迫使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第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能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有充足的时间去从事其他各项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扩大信息交流的渠道,同学们在互相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学到了别人好的方法。吸取了别人的错误教训,引以为戒,避免了学生类似的错误,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通过当堂批改作业,充分发挥了“批改作业”这个系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信息交流多渠道地形成回路,畅通无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效率,一节课从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反馈信息,评价信息到改错,讲解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教学系统,结果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任何一项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这里写出来和各位同行共同商榷。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作文教学 下一篇: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