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绘画中的现代性特征分析

时间:2022-10-18 07:21:33

弗朗西斯·培根绘画中的现代性特征分析

弗朗西斯・培根是西方现代艺术界的“绘画奇才”,被称为“继透纳之后英国最杰出的画家”。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就像毕加索的,不仅影响了艺术界,而且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了印记。”本文通过对于培根作品的分析,来探讨培根作品的现代性意义。

对于被遮蔽世界的价值重构

20世纪初,社会的突变构建了激烈突变、应接不暇的社会图景。“飞驰的钢铁巨龙取代了乡间道路上悠然前行的马车,劈波斩浪的汽船取代了在季风中荡漾的帆船,古老的欧洲大地上竖起了一排排烟囱,无线电波飞速地传递着异乡的音讯。一切都在改变,工业技术像魔术师手中的小棍一样,为人们变出想要得到的一切” 。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迅速发展,周遭世界极速的改变,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产生了失衡甚至是扭曲、断裂。既然求诸于外物的家园梦想因为世界的喧嚣聒噪而不得,人类回归家园的精神诉求就从外物转向内在自我发现,从而张扬了人本体存在的自由精神、内在无意识。康定斯基在其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就曾论述到:“当宗教、科学和道德发生动摇(最后一击是由尼采的巨掌发出的),当外在的支柱岌岌可危时,人类便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外表转向了内心。”在现代性哲学的体系中,思想领域内考察的方法和对象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传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最终形成最具人本主义特色的哲学观念,如“意志主义者叔本华讲的‘生存意志’,尼采讲的‘权力意志’,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讲的‘’、‘无意识’,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讲的‘在’……”,除此之外,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体系中的“生命冲动”的观念对于区别于理性主导的认知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地认可了非理性生命体验的价值。“把科学配合于人的一切生活上,结果就造成定名论,或决定论,即否定自由意志,因而惹起厌世观,或破坏的思想”。正如尼采对于哲学体系的价值重估,培根的作品崇尚在艺术领域的价值重构。培根将绘画的视野立足于畸变的二十世纪,立足于他生活的当下社会的境遇之中,敢于直面现实的痛楚,却极力反对对于现实的美化和伪饰,甚至是现实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罪恶,他的绘画在被看作恐怖的病态,从这种畸变的病态中又可以延伸出孤独、痛苦、挣扎、扭曲、颓废、无助、罪恶、焦虑、欲望、恐惧、陌生等一系列负面的词汇,整个画面充满荒诞的意味。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个体情感的一种显现,是基于个体生命体验的一种表现。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现实特征,而不是臆想出来了,是基于个体情感又超越个体情感的普遍共通情感的映射。对于这样的一种创作的体验,艺术符号学家苏珊・朗格曾经说:“艺术家表现的不是他自己的个人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经验。一旦艺术家掌握了操纵符号的本领,他所掌握的知识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个人经验的总和。艺术表现的是关于生命、情感和内在现实的概念,它既不是一种自我吐露,又不是一种凝固的‘个性’。

在此基础之上,培根的情感超越了个体情感的局限,跃然于画布之上,从而演变成整个时代的情感,并且让这个时代的人们从画面中触发起内心深处的想象,从而在理解层面引起深深的共鸣。

艺术符号形式的现代性取向

20世纪是狂飙突进的世纪,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绘画的观念在这种情势之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照相机把客观的记录功能彻底简化了,过去被视为艺术家天分的那种写实能力,在照相机出现以后大幅度地贬值。照相机向画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么是摄影战胜绘画,要么是绘画另辟蹊径,另找谋生手段。”如果由对外在物逼真具象的描绘走向抽象形式的创作是面对现实社会危机的一种内在自主性选择,那么摄影术的冲击则是绘画艺术寻求变革的外在动因。

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超越了摄影技术的挑战,并且建立了自身的艺术符号体系。在培根的绘画之中,理性指导之下的温文尔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直面灵魂深处最纠结痛苦的形式。培根曾经这样说过:“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真实的面貌”,“我总是期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将事实直接地,未经修饰地铺陈在是人眼前,然而,如果当事实的真相裸的摆在眼前时,人们往往又觉得可怕骇人。”培根的绘画中直接呈现的是鲜红的肉体,是畸变了的形体。这些形象总是与扭曲、痉挛、肢解、畸形有着密切的关联。他力图直面残忍的现实,呈现一种令人兴奋的绝望。

培根不是描摹客观现实,他的绘画超越了具象性(或称叙事性、图解性、形象化),不再是现实世纪形象的截取,也不是现实形象的极端化抽象,他所做的就是“从具象中抽取出形体,是在不完全抽象的情况下使形体独立出来,从而摆脱以往绘画的再现的描绘意义和解说的叙事意义”。培根的绘画在表现的范畴上消解了绘画的叙事性,使得绘画的从清晰可辨的形象中逃离,也使得绘画不再服从故事情节的展示和明确主题的揭示。培根的绘画直接指向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培根的绘画中就是一种形象的歇斯底里的形体化展现。

培根的绘画总是将画面的主体置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之中,起到了突出主体的作用。这个密闭的空间不仅仅是自然的空间,还可以是心理的空间、情感的空间。在这样空间的营造之下,画面变得封闭,压抑,具有令人窒息的孤寂感。

综上所述,培根立足于所处的时代,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共同的社会命运,超越看绘画艺术的危机,在艺术符号形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其作品带有着强烈的现代性意味,浸润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感。他的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鲜明的的特征,与其身上所具有积极探索精神一道,共同构筑了培根颇具魅力的艺术世界。

(第一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作者简介:

张涛,男,1983年,河南驻马店,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油画。

安博,男,1985年,山东菏泽,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艺术学。

上一篇:基于现代报纸版式编排设计的研究 下一篇:抓住机遇积极行动 促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