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时间:2022-10-18 06:56:20

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态度的研究

摘 要:本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待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进行研究,分析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合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解提出改进方法,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认知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严峻的就业压力摆在每名大学生面前,个人的远大理想与残酷的社会现实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物质生活要求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自身发展等精神层次的目标,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出现了更多的压力和矛盾,也出现了更多的痛苦和迷惘,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心理咨询的意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

二、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不足的表现

1.对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缺乏了解。大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情况不了解。小部分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设置有心理咨询机构和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更不知道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产生心理问题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2.对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缺少了解。心理咨询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咨询模式和发展性咨询模式。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心理咨询,但是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能准确区别两种模式的差别,其实这两类咨询是有很大差距的。障碍性咨询指的是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治疗,以消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这可以包括各种神经症、早期精神病、严重的情绪危机及其他精神疾患等。发展性咨询指根据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实现各自的心理发展,妥善地解决自身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人们通常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数属于前一种,也就是障碍性咨询的范围,但是也会有很多大学生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进行发展性咨询。所以要准确区分两类咨询的区别,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工作。

3.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缺少认知。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心理问题概念的界定是模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会有心理问题,形式不同、程度不同。但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并不能马上意识到。更有一部分大学生持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那些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是心理不正常的,导致一部分确有心理问题而又需要帮助的人不敢寻求帮助。

4.大学生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情况认知。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根据调查和了解,大学生中完全信任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还是怀疑或不了解的。这其中的原因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根据各高校的现状,专职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目前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力,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仅占非常小的比例,从人员构成上来看也不够合理。

三、加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知的对策

1.加大关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积极宣传和推广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逐步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状况。通过开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媒体、学校宣传栏、宣传板、心理讲座等形式,努力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活动,普及心理咨询的常识,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内容、方式和原则,纠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和误解。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心理咨询中心在高校的影响力,使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扎根大学生的生活。

2.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心理咨询室是大学生进行咨询的主要场所,咨询的主要过程都是在咨询室进行的,咨询室的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必须要按照专业的标准进行建设和布置。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对于咨询者非常重要,很多咨询者来到咨询室,没有安全感和舒适感,不能轻松、畅快地与咨询师交流,根本不能达到心理咨询的预计效果。心理咨询室要尽量选择安静、明亮的地方,最好阳光可以照到,周围不要有太多的人活动,要给来咨询的大学生一种安全感,给他们一种“不被打扰、不被窥视、不被监视”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咨询,大学生才更容易敞露心扉,更有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也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

高校要积极探求解决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认知的对策,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创新模式,逐步改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知状况,使心理咨询真正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棋.心理咨询效果评估研究探析[J].科教文汇,2009,(01):252.

[2]李丽.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与行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06):91-92.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化学科学探究 下一篇:体验式教学在品牌服装销售推广企划课程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