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回报率:15%还是9%

时间:2022-10-18 06:20:37

中国资本回报率:15%还是9%

一场高度技术性的学术之争,隐含大相径庭的宏观判断与政策建议指向

本刊实习记者 胡鲁滨本刊记者 胡蛟/文

缘起

近来,一场与投资相关的争论引发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

9月1日,美国新桥资本执行合伙人单伟建在《远东经济评论》及《亚洲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银行的中国幻觉”的文章,对世界银行有关中国资本回报率的数据提出了质疑。

世界银行在今年5月《中国经济季报》及去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即ROE,企业利润除以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资本回报率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自1998年的2%增长到了2005年的12.7%,非国有企业在同期从7.4%上升到16%,这样中国工业企业2005年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超过15%。这说明,中国近几年的资本回报率有了很大提高。

然而,单伟建认为,“中国企业的净利润率或资本回报率可能要从世行得出的15.3%的平均数中扣除6%到7%之多”,“企业真正的资本回报率平均值不过是8%到9%”。

随后,世行报告的两位作者对单伟建的质疑作出了回应,其他一些研究者也加入了讨论。但争议迄今未有定论。

那么,资本回报率的高低对中国经济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资本与投资一个是存量,一个是流量,二者一体两面。在中国宏观经济的总需求结构中,投资所占的比例出奇的高,到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8.6%的历史性水平;而且,投资还在继续快速增长――长期以来,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体现。今年的宏观调控,主要“调控对象”也正是投资。

这不能不引发人们的关注。中国的投资是否有效?投资率是否过高?高投资会不会带来金融风险?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人们给出解答。

单伟建告诉《财经》记者,如果企业盈利很好,资本回报率很高,说明投资效率高,因此,没有理由限制他们投资。相反,如果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很低,那中国的高投资率就确实令人担心,抑制投资的宏观调控将可以改善投资效率。

此次争议,可以说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次重现。但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看来,单伟建发起的这场争论,得以让人们从投资回报而不仅仅从投资率来看待投资,“无论如何,这是一件好事。”

各执一词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执笔者高路易向《财经》记者介绍说,他们的原意,是要考察企业利润在为企业投资融资中所起的作用;而计算上述净资产回报率,只是为了表明中国企业利润状况近些年有较大改善。

“我们无意评价中国资本回报率的绝对水平是高还是低。”高路易说。

但单伟建认为,世行的报告具有导向作用。“你告诉投资者,中国所有行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都达到了15%以上,如果事实不是如此,会有不良的影响。”他说这是他最初撰文的主要原因。

无论如何,关于中国资本回报率的争论既起,而且15%与8%-9%之间六到七个百分点的差异,牵涉到对当前中国投资的迥异解读,已经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双方分歧的原因,也就成了问题的焦点所在。

世界银行在计算资本回报率时,使用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单伟建指出,世行所用数据,作为分子的利润是税前的利润,而中国企业的标准所得税是税前利润的三分之一;虽然实际所得税低于此数,但无论如何,扣除了所得税,世行所报告的企业利润率就要打一个大折扣。对于这一点,单伟建称,得到了国家统计局官员证实。

同时,单伟建认为,统计局的企业利润总额数据中还包括“补贴收入”,而“补贴收入”并非企业的真正利润,应该剔除。对此,高路易表示,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给亏损国有企业的补贴目前只有200亿元人民币,只占所有国有企业利润的2%,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宋国青对此的评论是,从企业角度来看,“补贴收入”也是收入,应该成为利润的一部分,“给我补贴,为什么不能计入利润?”

利润总额数据中所包括的“投资收入”之类的销售外收入,也是单伟建所诟病的一点。在他看来,分红意味着同一笔利润可以被当成“投资收入”而被反复计算。如果将“投资收入”从利润中扣除,世行所报告的资本回报率就又会缩水一两个百分点。

不过,高路易认为,企业调查数据中并不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而且,投资收入占利润总额不到4%,即使存在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其他一些学者也有研究。根据宋国青的估计,1999-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平均为12.1%。他更认为,由于过去七年存贷款实际发生的真实利率都显著高于长期的平均值,也显著高于均衡值,所以,12.1%这个数字只有低估没有高估。

与他的估计不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教授指出,扣除了金融股之后,A股上市公司2005年的ROE是8.2%,更接近于单伟建的观点。而且,这个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2002年后才有所反弹;且反弹主要是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从而为资本回报率较低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国际比较何处寻?

对于中国资本回报率的绝对水平,人们尚未达成共识。那么,中国资本回报率在国际上的相对水平,情况又如何呢?

高路易对《财经》记者表示,据他所知,世界银行没有对中国和其他国家资本回报率差别进行比较的数据,“因为这牵涉到非常复杂的各国标准的比较”。

单伟建则表示,没有任何可信数据证明中国ROE高于国际市场。“如果有这种数据,就需要重写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单伟建说。

他的一个证据是,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比非常高,而且近年来快速上升,甚至高于日本、韩国等高速增长时期的数值。这意味着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本来生产相同的产出,所以资本回报率正日益降低。许小年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认为,增量资本产出比的计算中有很多需要处理的数据细节,如果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用该指标衡量的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不会下降,而会有所改善。不过,高承认,他们尚未进行有关的国际比较。

单伟建的另一个证据是,他认为,在同样的公司、同样的风险、同样的利润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平均市值比海外市场高出30%左右,也即PE值(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之比)高。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低于国际水平。

在他看来,这种回报率的差别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低利润率是主要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显著标志,亚洲其他国家已经有例可循,如果不是这样,反而成了“咄咄怪事”。

对此,一些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看法。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PE值高可能和其它一些因素有关。

比如很多国外资金对中国企业的盈利期望是前瞻性的,而长期来看,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由于竞争的加剧,盈利会有所下降。

宋国青则认为,两地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差别就是贴现率的差别,这和资本回报率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上一篇:国库现金管理求变 下一篇:范立波:法院与新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