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磊:金融渐进改革主义

时间:2022-10-10 12:08:07

陆磊:金融渐进改革主义

以汇率改革和利率改革为内容的宏观面金融改革开放,应该以微观面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为前提,同时弱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

在9月中旬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认识分歧成为一个焦点。

以美国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为代表的宏观面改革主导论提出,如果某个经济体逆市场力量而行,强行操纵汇率,会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和不可持续的信贷扩张。其基本含义是,中国必须实行更为激进和彻底的汇率体制改革;或者说,当务之急是宏观面的定价制度的改革和开放。

在世界金融界逐渐有“人民币先生”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则抱持“渐进式”改革思路,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微观面改革主导论;其基本出发点并非反对宏观意义上的汇率体制改革,而是认为包括汇率在内的价格机制必须在有效的金融市场、健康的市场主体和充分的市场工具背景下才可能发生作用。因此,“渐进式”改革的出发点是某种环环相扣的一揽子改革,且这种一揽子安排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

总结起来,宏观面改革主导论与微观面改革主导论的分歧,实际上体现的是两种改革开放方法论的对立――前者假定市场无所不在且自然具有效率,因而改革建议是激进的;而后者认为定价机制必须在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背景下才可能发挥作用,否则必然出现某种价格扭曲或价格信号不发生作用的情形:如周小川所言,高息揽储意味着价格对银行决策不构成影响。而市场机制的建立本身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微观面改革主导论的实际意义,在于必须更加关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在微观改革基础上,并行不悖地推进宏观面的汇率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显然,在宏观面改革主导论与微观面改革主导论的分歧对立中,我们看到,一种是“在周围部队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孤军突进”(周小川语),另一种是稳扎稳打、全盘改革的思路。当然,持宏观改革主导论的人士会认为孤军深入会加速其他层次的配套改革,但引致金融危机的风险更大;而微观面改革无疑对任何新兴市场都是必需的。两者相较,后者更切合实际。

从前面的专访看,周小川对金融改革的认识在于三点:

第一,以汇率改革和利率改革为内容的宏观面金融改革开放,应该以微观面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为前提,同时弱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由此,改革的顺序是从完善市场主体和提高市场效率到逐步放开关键性的价格管制,否则将导致转型风险和转型预期目标无法充分实现的问题;

第二,改革的时机把握十分关键,需要结合国内国际宏观运行形势,找到相对最佳的时点;

第三,金融改革开放的要义是真实意义上的制度变化,金融机构对价格的反应、对综合经营的选择权、是否介入国际金融市场等问题都不是真正的政策问题而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选择问题,而机构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健全的机制基础上,政府、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都不能代替金融机构进行微观选择。

由此我们认为,周小川主张的“渐进式”金融改革,相对于宏观面改革主导论,体现了对中国金融业的某种最优性。

上一篇:王元化:成熟的年代.思辨的意蕴 下一篇:吴敬琏:反思出口导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