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中的空间语言

时间:2022-10-18 05:26:51

新媒体艺术中的空间语言

【内容摘要】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文章主要从新媒体作品对空间的介入与延展、对边界和立面的消解、由观众参与创作过程及其对空间领域关系的表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艺术作品对空间关系和意义的阐释。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空间 交互

所谓新媒体,顾名思义,只要是区别于传统的媒体形态都可以称之为新媒体。应该说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延伸的概念。在当代技术语境下,新媒体通常是指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媒体形态。这一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具有虚拟性与重构性,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具体的物质束缚,具有更大的自由性。意识到这一点,新媒体艺术家开始运用新媒体和技术手段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所指的新媒体艺术,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媒体的使用者逐渐由被动观众转向成为动态交互中的一个环节。在这里,影像、声音与数字化的交互手段不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可能性,更是试图从更多的维度重新审视既有的意识与文化,阐释和表达新的空间关系及意义。

一、新媒体艺术对空间的介入与延展

从艺术形式上看,新媒体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观念艺术、影像艺术、实验艺术、装置艺术的空间特质,旨在强调现场感、互动性和复合特征。新数字材料和新表现形式的潜能被艺术家逐步探索,其中由新的数字媒介所构建的新的空间关系与体验是新媒体艺术家一直试图探讨和表述的重要主题之一。可以说,在技术中介的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对空间的思考是史无前例的。由于其源于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新媒体艺术作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空间特点。

1.虚拟图景营造幻象空间

对虚拟沉浸的艺术探索可以追溯到幻觉图像的渊源,时至今日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均营造出不同层次的沉浸效果。比如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的作品即往往利用展示环境,依靠高度真实感的幻象力图模拟出几可乱真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效果。作品《无岸的海洋》(Ocean Without a Shore,2007)利用圣保罗大教堂的空间环境,在两个祭坛上放置了两个竖向屏幕,仿佛波佐(Abdrea Pozzo)在圣伊尼亚乔教堂绘制的天顶画一样。虚拟性从一种纯粹的心理感知嵌入到实在的建筑之中,在观众和过去的某一时刻某一空间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通过诉诸感官的心理暗示向观众呈现完美的虚实结合的幻象空间。

2.数字媒介建构互动空间

数字技术的引入使作品具备实时感应变化并作出反馈的能力,因此赋予作品和人以交互的可能性。于是新媒体艺术家在交互界面的塑造和空间模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在George Yu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建筑装置作品Blow Up中,装置的表面由具有良好延展性的乙烯基塑料制作,当参观者触摸这个装置柔韧的表面时,就启动了安装在装置表面的触觉式电子传感器。根据参观者的触摸力度,建筑装置将相应地发出不同的非线性声响,并持续变化;2004年胡介鸣的互动影像装置作品《向上向上》通过观众的声音控制电视屏幕柱中的人物影像的活动,当观众在电视屏幕柱前大喊时,人物影像就会不断向上爬越;在莫妮卡·弗莱斯曼和沃尔夫冈·施特劳斯共同创作的虚拟交互空间作品《头脑之家——柏林的柱廊》中,数据手套和头盔显示器内部的传感器将观察者的指令传送给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可以实时对观察者触发的图像和声音区域作出反应,从而使观察者体验到沉浸、交互、空间感等感官印象。在这里,不同的媒体不是简单的拼贴,而是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颇具象征意味的联系。

3.数字空间达成沉浸感受

保罗·瑟曼(Paul Sermon)的作品《远距离的梦05》(Telematic Dreaming 05,2005)在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现实空间中设置了两张双人床,两张床的上方分别安装了1台摄影机和1台投影机。通过数字网络服务平台,一张床上的影像将会被摄影机不停地记录和实时传输,并投影到另一张床上。由此,两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依赖于新媒体所塑造的虚拟空间。一方的参与者与虚拟空间中对方互动,不断调整各自的互动姿态。换言之,参与者在现实空间中的动作将在虚拟空间中被响应,同时获得介于虚实之间的空间感受与体验。[1]作品中混杂的片段由经验层次构成我们头脑中对某一情景“真实的”体验。作品并不试图在一个平面上表现视觉上的深度空间,而是利用虚拟影像和实时反馈去关照人对空间深层的体验与意识。于是,既定的空间秩序在作品中逐渐消解。

二、新媒体艺术的空间构成对边界和立面的消解

还原到艺术的视觉空间呈现方式,如果从海德格尔“艺术作品本身必然存在着真实的空间”[2]这一观点出发,那么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可以理解为至少具有两个空间,一个是作品存在的物理技术空间,另一个是作品通过自身的存在表现的艺术空间。新媒体艺术的物理技术空间有别于传统艺术作品,占据现实空间的主要是各种新媒体视像设备。这些新媒体设备本身即意味着视觉样式的转变,因为由此产生的视觉图像以一种非物质化的虚拟形式呈现,而这种形式无法通过任何其他艺术手段获得,只能借由数字网络和电子媒体等最终完成。于是作品的空间构建依赖于观众和数字虚拟影像之间的互动接口,它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物质化的通道进入超越现实的虚拟空间。相对来说,虚拟空间体验强化了人与空间的互动联系,于是空间也不再是独立于人的静止先验的存在,而是可以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被经历,根据人们的动作和感受相应地调整形态和气氛,营造出动态性的空间体验。同时这种动态的调整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行为,其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因此成为一种“内在与外在交织”的动态所在。

作品图像式的呈现,实际上最终得到的是一个二维平面化的压缩空间,即一个虚拟化的空间。这一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平行存在,它叠加在真实的物理空间之上,但同时又具有独立性。对于这个虚拟的空间而言,描摹转瞬即逝的物象远没有追求意识里的形象有意义。这种新的空间形式瓦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空间的围合性、静止性、方向性根深蒂固的理解,空间的涵义延伸到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共生的非物质化形式范畴。作为一种非物质化的存在,虚拟空间没有固定的尺度,界限被无限放大。观众在这里也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介的单一视点,他们可以随时调整自己和空间的关系。[3]正是这种介于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空间关系动摇了现实空间的稳定性和物质性,使空间的边界和立面变得模糊不清。

其实在新媒体艺术中,纯粹意义上的物质或非物质空间和所要表述的艺术空间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在物质和非物质空间交替作用下,作品要表述的意义凸显为观众、空间以及非物质存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新媒体艺术的空间概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新媒体艺术作品所表述的艺术空间和实际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张力,而这种张力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主导因素和表现核心。

三、观众参与创作过程的空间结构

在动态交互的模式下,艺术家往往在作品中构成一个无预置结果的空间结构让观众参与创作过程。现实空间通过复合的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被虚拟化,成为作品与观众共同构建的开放性艺术空间。在这个新空间的构建中,观众的参与不仅仅是一个构成元素,更是实现艺术意图和情感目的的途径,并最终决定了作品的开放性、现场性与过程性。观众不仅参与了作品的再创作,而且这种介入与互动正不断向更多的形式和更深的层次延展,诸如触摸、凝视、动作、姿势等交互激活方式不断地增加与完善,不再局限于单一影像媒介的呈现。作品和人的有机互动和相互影响自然使新媒体艺术作品不断接受观众的反馈信息形成上下文,实现作品的艺术目标。当然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这种参与行为并非强制性的,也就是说,艺术家只能通过配置空间和新媒体设备影响观众参与的潜在可能性,于是制造观众介入的途径与环境,从而实现作品的交互行为。但是是否介入作品和交互行为本身均取决于观众,因此新媒体艺术作品即带有明显的随机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现实意义的感性模拟在幻象空间中达成了观众的艺术认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向度。于是当代新媒体艺术作品常常触及一个概念,即观众浸入空间之中的身体。身体作为介入空间的途径,维系着观众、空间以及非物质存在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除上文所述的空间秩序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空间元素。以前人们界定内在主体和外在现实有明晰可见的依据。但是由于数字网络的介入,这个界限变得不再可靠。比如NOX的作品水上展览馆(freshH2Oexpo)通过多感官体验的媒体形式为观众提供了尽可能真实的沉浸空间。在这个设计中,NOX设置了定位感应装置,并将其与65米长沿屋顶布置的蓝灯系统相连接,而这排蓝灯还与一套声控系统连接。当传感器被激活时,开始感知观众的行为,并由不同的控制系统产生作用。声光系统会根据观众的不同动作将相应的声音和色彩投射到空间中,改变空间状态,于是观众因为他们各异的行为特征将会获得不同的反馈。这个空间并非理性的世界,而是与知觉直接关联,饱满而真实。当身体与这个空间接触时,知觉先于被描述或抽象过的意识最原初地呈现。这呼应了梅洛·庞蒂(Merleau Ponty)关于“身体—主体”的概念:身体既是被经验着的客体存在,又是意识与经验的主体。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相区别,主体是与身体共存的同一的实在,而非主客对立的平行关系。在新媒体艺术的空间体验中,身体会不断调整、配置和重构自我的空间处境,感受来自自我知觉和外物的双重作用。同时空间也不是封闭的外在环境,人对空间的介入,实质上改造了空间本身。因此身体的空间性和知觉性即意味着一种处境的空间性。也就是说,空间意味着关系,其中包括身体与外物的相互交织,还涵盖了主体间的交互。

四、新媒体艺术对空间领域关系的探讨

随着数字媒介成为信息主要载体,我们所感知的时空被压缩,具象的边界与围合系统不再是指引我们理解空间抽象关系的唯一因素。换句话说,我们比以往更难以真切地感知和体验我们所处的空间及深度,这同时也为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空间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解析了当代社会生活模式中公共和私有空间的划分逐渐含混的特征:“非物质”化的网络虚拟空间正不即不离地叠加在我们熟悉的物质空间之上,并消解着物质空间的连续性。于是公共和私有空间的对立变得虚假和无法辨别。按照亨利·列斐伏尔的观点,空间形态不仅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且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反过来引导和限制了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存方式。而这种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如何被影响恰恰成为新媒体艺术家乐于探寻的价值所在。

在这里,空间着力传达的不是容纳物体的逻辑环境,而是使物体和观者的位置关系得以成立的创意造型方式。以此为切入点,新媒体艺术作品越过了传统空间布局观念和视觉感知的藩篱,试图针对可进入程度差异所造成的领域进行解答。李颂华2004年的作品《远程写生》利用网络视频观察对方现场里的模特写生,同时网民可以实时观看作品的整个过程。作品中所画和网民所见的均为数字化处理过的影像,意指传统的绘画形式概念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被重新定义。而且,更关键的是虚拟空间中画家、模特、观众之间的空间关系使两个现实场所原有的可进入程度的领域特质发生变化,网络虚拟技术状态上所形成的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的关系被思考和探讨。

结语

空间和时间是人们把握世界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作为时空的体验者,人们在其中感知自身的存在。对于空间的秩序,人们能够通过所处的位置关系感知。但是从现代绘画开始,我们在面对这种既定的客观空间秩序时即表现出矛盾和抵触。而新媒体艺术家不仅从虚拟幻象的视觉感知层面,并且从空间意识的观念系统有意识地强调了偶然和不确定的空间关系。通过艺术家营造的氛围,观众不难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空间意义。其中,左右观众审美反应的除了作品本身的形式,还有观众和作品的互动体验。这种体验更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及其空间语言不再停留于符号与象征的关联。

(注:本文为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jr 11010)

参考文献:

[1]邱志勇.媒体影像、科技空间与沉浸身体之间——论新媒体艺术中的体现美学[J].时代建筑,2008(3).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6.

[3]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 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Friedman,Robert,Merleau Ponty’s Theory of Subjectivity[J],Philosophy Today(Fall),1975.

作者单位:董斌,上海金融学院

方睿,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当代戏曲编剧的成才之路 下一篇:大连艺术学院动漫研发中心成立的条件与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