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登台演唱前的准备工作

时间:2022-10-18 05:11:01

浅谈登台演唱前的准备工作

摘要:无论是声乐方面的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爱好者,在登台演唱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身体上的调整,作品相关知识的储备以及心理准备。本文通过对登台演唱前一些准备工作的探讨,旨在强调声乐演唱虽然是一种主观行为,但为所演唱作品提前调整身心状态和分析了解作品做相关准备的重要性。

关键词:登台前 演唱 准备

声乐是一门声音和语言的艺术,所以说声音和语言是歌唱的两大基本要素。但若想在登台演唱时完成好一首作品,除了声音和语言以外,还需要一系列相关的准备工作。当然,我们通常所说的登台演唱前,是指有计划的参与预期的某个场次的考试、演出或者比赛,而在这里我们所要阐述的登台前的准备,一般是一个短期行为,所以,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如何在短时间有准备的情况下,发挥出歌者的最佳水平。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登台演唱前的准备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登台演唱前的身体调整

对于一个登台演唱的歌者来讲,身体状态尤为重要,需要有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当然,这里的身体状态调整,即包括整个身体的调节,也包括嗓音的保护和上场前的开嗓练声。

(一)良好的身体是演绎好一首作品的前提,特别是大作品,更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才能完成。在体力方面,最容易受到体质的影响,歌者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抵抗力才能减少来自伤风感冒等病痛的侵扰,而人体一旦感冒,发声器官受到严重影响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歌者应有意识到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运动。另外,对于女性歌者而言,要了解生理周期之于演唱的影响。因为女性在例假时出现的声带充血,身体乏力等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到登台演唱,这就要根据个人的生理周期,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注意防寒保暖和平时少唱。如果碰到重要演出或大型比赛,有必要的情况下应服用推迟或者提早例假的药物,但要遵医嘱。再者就是要有饱满的精神。在登台演唱的短暂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大脑的兴奋度和高度集中的精神才能完成对作品的顺利演绎。在这点上,正如人们总结的一条经验——“声乐是睡出来的”,即充足的睡眠对于演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体和生理准备。因此,作为歌者,一定要睡眠充足,才能有饱满的精神进行艺术创造。

(二)作为歌者,无论是在计划登台演唱前,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注意嗓音的保护。在此,我们把嗓音保护分为发声时的嗓音保护和非发声时的嗓音保护。

由于发声而引起的嗓音病变有:1.发声方法不正确时,喉肌过分挤压声带,则易引起喉疾。其表现颇似急性炎症,长期不愈可引起声带肥厚,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病变,如声带小结或息肉。2.过度使用嗓音,大声喊叫,超限歌唱,造成喉、颈部的肌肉疲劳,长此以往易产生喉疾,特别对于还没有掌握科学发声的人来讲,练声过久,极易导致声音嘶哑。非由于发声而引起的嗓音病变包括:1.由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发炎,可致声带充血水肿,久而久之可导致声带增厚,闭合不良,声音嘶哑等。2. 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如木炭气味、烟味、煤气等。这些都会对声带的表面黏膜造成损伤,引起声音嘶哑。另外,在用嗓期间或长时间用嗓后,食用冷食如雪糕、冰可乐、冰淇淋等,也可致充血的声带再次受到刺激,引起声音嘶哑。面对上述问题,唯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有节制的练声,增强体质,让声带尽量避免受到各种刺激,才能保证在登台演唱时的正常发挥。

(三)适当的发声练习有助于歌者在登台演唱时发挥出最佳水平。它包括在登台前的每日的系统练声与即将登台前的短暂开嗓练声。

在登台前的每日的系统练声阶段,应根据自身的演唱水平,制定合理的计划。首先,一定要尊重发声的科学规律,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发声训练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平稳到多变的过程。比如,从单纯的呼吸练习开始,到轻声练习、长音练习、打哈欠练习,再到三度、五度的音阶平稳练习等等。其次,在训练计划中,要安排好每天的练习内容和应该解决的问题,逐字唱好每一句。即目标明确,以便朝着既定目标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应该注意的是,每次练声时间不宜过长。人的嗓音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歌唱发声器官的肌肉疲劳会适得其反。正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卡·米兰诺所说:“我练声的程序是半小时作为一段落,在清早每两次半小时中间,有一次短的休息。”

所谓即将登台前的短暂开嗓练声,是指在候场时进行的简单的发声练习,为的是在开唱前让声带“预热”,提前模拟演唱状态。此时切忌大声和过多的练习,只需用一些简单易行的发声练习即可,并且要在登台前给自己留下几分钟时间休息。在这方面,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曾谈到,他在演出的当天,第一次只练十五分钟,上台前再练五分钟,他说:“我毫无理由让自己疲劳。”

二、除了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外,作品相关的知识储备也是成功诠释歌曲的关键

(一)了解作品的来源及背景。演唱作品时,歌者通常会比较注意演唱的发音、咬字、呼吸、声区转换等技巧,却容易忽略对作者创作的背景的了解,导致某些歌者在演唱时由于对作品缺乏了解而无法准确传达作品信息。因此,在演唱前应查阅有关的资料,特别是作曲家的生活时期、社会背景、音乐风格等,这样有助于作品风格的正确把握。比如刘炽的《祖国三部曲》和舒曼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创作时代的差异也造成了风格上的差异,前者是现代艺术歌曲,音乐风格演唱比较多样化,表现现实内容的戏剧性、抒情风格同浪漫性的风格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而后者是欧洲古典艺术歌曲,依照当时的要求,应属于室内乐的演唱风格,大部分都在音量上不追求强有力的戏剧性效果,对声音的力度也要加以控制与变化,还要刚柔相济的音色等。歌者如果在演唱前能了解到两首作品时代、背景的差异后,便能采用不同的演唱风格来准确的展现作品了。

(二)了解音乐的内容。首先就是要熟悉作品谱面上最直观的标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标记获得大量与作品有关的信息,很多作曲家一开始就标上了它的速度和表情记号等,如秦咏诚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上面标着“稍快、乐观、自豪地”,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首激昂的、很大气的作品。而乐曲中的反复记号、渐慢、渐快、强、弱等标记,为我们了解作品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

其次,旋律是乐曲的核心,它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而一首作品是否适合自己,在对旋律中所跨音域有了了解以后,就能做出大致的判断了,倘使作品的音域超出了歌者的驾驭范围,那么就很难胜任了。另外,在分析旋律的同时,也要做好演唱的设计,从语气、音色尽量跟作曲家统一口吻。

再次,曲式结构的分析也很重要,它是音乐表现的一种逻辑格式,通过曲式的逻辑关系,去展现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使音乐内容的表现更有序化、有规律性。有些作品属于单一曲式,旋律一起呵成:也有些属于两段体或者三段体。通过曲式分析,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对比、变化的内容和规律性,以便在演唱中将这种感情对比、形象对比表现出来。

三、要想在登台时成功的完成一首声乐作品,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因为歌唱活动时的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着歌唱的生理活动

(一)建立自信心是演唱前放松的最佳办法,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对于歌者来讲,演唱技巧的提升在于平时的刻苦系统地训练,而面对即将登上的舞台,迅速提升演唱技巧已经不可能了,但自信的建立,有助于舒缓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歌者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正常的演唱水平。那么如何建立自信心呢?可以在演唱前通过反复的自我提醒:“我一定要成功!”同时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成功映像,并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情景中,集中注意力,品味成功的总体感觉和每一个成功的细节,形成一种心理暗示。

(二)演唱前的心理准备,也是和基本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艺高人胆大”,说的就是自信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歌者,如果在平时练习不认真,本身基本功就不够扎实,到了登台时就会更容易紧张,不是担心气息沉不下去,就是担心高音上不去。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只有在平时多练习,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演唱技巧,可以轻松胜任登台的演出,才能信心百倍,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首声乐作品在舞台上的的完美呈现,不应该只是对单纯的音高、音量、难度的追求,还要求歌者从身体状态、作品相关知识以及心理等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打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展现声乐艺术给人们带来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占伟.浅谈声乐演唱者的嗓音保护[J].黄河之声,2010,(04).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王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专业方向:声乐表演。

上一篇:关于高校艺术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研究 下一篇:感受音乐内涵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