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时间:2022-10-18 04:43:32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摘要:科技人才对各国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何实现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科技人才的关键环节。目前由于我国科技人才流动体制和管理上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使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科技人才流动 必然性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164-02

1. 科技人才流动的必然性

不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的角度上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上看,科技人才的流动都是一种必然。我国学者胡瑞卿把科技人才的流动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其中外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环境因素、政府政策因素、不正当竞争因素;内因包括科技人才待遇因素、价值体现因素、单位管理因素、单位发展前景因素等等。我国学者吴存风、叶金松利用库克曲线对科技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做出了解释。从库克曲线上可以看出人的能力发挥状况最旺盛时间“ABCD”段约4年,过了这段时期,人在创造力、工作状态等各个方面都会下滑,并将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因此需要通过改变科技人才工作的环境和内容,来激励科技人才的创造力。从这个角度讲科技人才的流动是一种必然。

2.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管理存在种种不足和缺陷,因此使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流动的不合理和无序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才流向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区域、行业结构上均存在着不合理流动现象。经过调查研究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大方向是:流向教学的多,流向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机构的少;从流向的部门看,流向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等产业的多,流向工业、科研等部门的少。这种流动的大趋势就使我国人才结构变得愈加不合理,出现人才结构的畸形。

2.1.1 科技人才流动――行业和部门结构的不合理

从这几年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总量上看,科技人才相对集中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工业企业占有率较其它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科技人才人数一直不高,而农业人才占有率更低。

2.1.2 科技人才流动――地区结构的不合理

科技人才受到东部沿海地区宜人的环境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水平的薪酬报酬的吸引大多流向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西部和中部由于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资待遇相对较差,难以吸引到科技人才。而且在本来科技人才就不充足的条件下还出现了人才的外流,使西部、中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出现了匮乏。

2.2 科技人才流动带来人才与科技的流失

我国人才流动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等因素的影响或和制约使我国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伴随随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科技流失。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失最主要的是人才的外流包括出国留学不归、技术移民等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科技人才出国进修,但是有很多人才被国外优越的环境条件、高水平的工资薪酬所吸引,学成未归,造成了我国人才与科技的大量流失。

2.3 科技人才流动带来了大量的人事纠纷

科技人才的流动涉及到原单位与现接受单位、个人与原单位之间的种种协调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在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人事管理制度、户籍、个人档案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多体制性问题,使科技人才的流动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约定程序,因此常常出现原单位与现接受单位、个人与原单位之间的人事纠纷。

3. 对策探究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及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机制上的不完善也有管理上的不足,有相关政策制定上的缺失,也有政策执行上的偏差。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我国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至关重要。

3.1 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保证人才合理流动的最主要的保障。合理的科学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能促使科技人才结构的优化、促使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促进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建构完善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中,必须坚持以市场竞争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坚持用人单位和个人双向选择的基本流动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我国人才市场竞争机制,保证科技人才竞争的公平性和科技人才流动的合理性、有序性。国家相关机构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科技人才流动的具体内容,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让构建一个竞争公平的市场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该尊重用人单位和个人双向的意愿选择,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主义对科技人才流动所设置的层层壁垒。

3.2 加强对科技人才流动的管理

对于科技人才的管理对科技人才的流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科技人才的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对科技人才流动的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管理缺少交流和沟通,管理方法不科学等。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技人才流动的管理。

3.2.1 建立权威性的科技人才管理机构完善其职能

建立权威性的科技人才管理机构,对相关事宜和部门进行整体管理。虽然目前我国各省市基本都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和科技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大多属于社会中介机构,以服务企业选人、用人为主,并不是权威性的管理机构。而且在现有科技人才管理机构中,管理职能并不健全,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职能。

3.2.2 对科技人才及流动实行动态管理

人才流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科技人才及流动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应该实现对科技人才档案的动态管理、科技人才工资薪酬的动态调整、科技人才流动方向的动态宏观调控等方面。通过动态管理服务于市场选择人才的竞争机制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科技人才科学的、合理的、有序的流动。

3.3 政策倾斜引导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表明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科技人才流动的行业、部门结构不合理和地区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个别部门、行业、地区一定的政策倾斜,提高行业、部门和地区的工资待遇,改善科技人才工作的环境,完善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吸引科技人才的流入。

3.4 完善科技人才流动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科技人才流动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规条例还相对不完善,很多地方处于真空状态,很难为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由科技人才流动所引发的人事纠葛广泛存在。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科技人才流动的法律法规,使科技人才流动程序化、法制化。同时,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必须及时进行废除或修订。

4. 结束语

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于我国科技人才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实现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才能促进科技人才结构的优化、科技人才部门、行业和地区的合理调配、科技人才总量的增大、科技人才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对科技人才及流动的管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善用人环境和用人条件,促进科技人才有序、合理、科学的流动。

注释:

①胡瑞卿,科技人才流动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7,(06).

②吴存凤,叶金松,科技人才的流动管理浅析――库克曲线的启示[J],综合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05).

③李京文,关于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动与管理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

④张晓玲,王宇红,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法律制度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9).

⑤王春廷,孙琪,促进科技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建构[J],人才开发,2007,(01).

上一篇:试谈计算机绘图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 下一篇: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