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上的新理念、新教法、新变化

时间:2022-10-18 12:10:02

浅谈数学课上的新理念、新教法、新变化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率先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因此我的数学课堂也开始有了新教法、新学法,和随之带来的新变化。

一、新理念

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已经开始形成与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在角色、行为、工作关系上都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教师是知识权威和单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开始动摇,学生参与课改之后的种种表现也令人感到惊奇、欣喜,我也更加理解了做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真正意义,并尝试着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发挥专业特长的空间,教师可以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有创造性地实施教育教学。在工作关系上,新课程促使教师间积极地合作与协商,开展专业互动,教师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团结和如此注重协调合作。新课改实验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还需要我们接受这些新的理念,而且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将会层出不穷,也会使我们目不暇接。这些全新的理论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真领悟和积极探索,并自觉地运用到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去。

二、新教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本是初三内容,现今在初一。为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我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合作交流来接受一些新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坐标系中,能说出边长为6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吗?学生都能积极举手回答,也都能参与其中。“如果只给你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能自己建立坐标系指出其顶点的坐标吗?”这个有点难度,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会有很多办法,老师有的也可能想不到,只要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大家,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节课没完成整个教学内容,但我充分保护了同学的问题意识并把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加以有效利用,激起了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因为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该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实现这一方式的关键还应该是我们的课堂教学。

三、新变化

过去的课堂是一言堂,现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真正成为主导者。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的重建被人们所重视,教师更加注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给了学生充分彰显个性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的朝气蓬勃和独特思维也让教师灵感不断激动不已,师生都从合作教学中分享到喜悦和快乐。例如:初一有这样问题: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如何用三个5和一个1得到24。当时一个数学教师想到:5×5-15,由于涉及乘方并不符合要求,几名数学教师和其他组内教师都否定了这个答案。但又找不出另外的答案,而第二天学生得出了算式:(5-1÷5)×5,老师都惊呆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给他买了一支笔,作为鼓励,这个学生非常感动和骄傲。老师都觉得“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的道理所在,这足以说明,学生的做法令教师感到惊奇、欣喜,这就是师生合作学习、师生相互沟通与分享的最佳体现。课改中,变化较大的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他们敢于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超越老师,他们的个性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实现机会。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看法。作为数学教师,我觉得一定要改变观念、更新教法,走进新课程。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效。

上一篇:故事中的数学 数学中的故事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