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琴乐曲的处理和演奏

时间:2022-10-18 11:44:43

浅谈扬琴乐曲的处理和演奏

[搞要]音乐是为了表达人类思想感情而产生并的,扬琴演奏也是如此,处理乐曲对是演奏者的才能、想象,情感、意志、思维、听觉、记,亿、个性心理等特点、美学心理表达等各种心理因素的考验,是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由具体动作转化为音乐思维,再由音乐思维转化为具体动作的过渡。

[关键词]乐曲 演奏 节奏 思想感情

音乐是为了表达人类思想感情而产生并的,扬琴演奏也是如此,一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者,往往通过对乐曲的分析、理解和感受,来展示某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绪的,从来带着这种情感来处理和演奏乐曲并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他人,从而向听众表达自己所想表现的情感世界。

由于不同的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不一样,因此对乐曲的处理和演奏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根据作曲者的思想感情和乐曲的基本内容来简单的处理乐曲,在了解乐曲的含义的基础上来发挥感情,把乐曲的意境融入到演奏中去。我更多的觉得乐曲演奏的主动权在演奏者手中,原作者的曲子只是一种载体,作曲家只是把人世间的美丽风光或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浓缩到一首乐曲中,所以练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己揣摩作者的心境去体会乐曲描写的东西,然后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出来,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处理和演奏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简单的说当我们开始准备处理和演奏一首乐曲时,除了在技巧、呼吸、音色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谱的准确到位,包括节奏速度以及表情符号的准确

扬琴演奏中节奏和速度尤为重要。由于音乐的处理和对节奏与速度的掌握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演奏效果,因此必须把严格的节奏和乐曲的各种旋律形态、节奏类型、织体变化在内心完美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各种音乐结构的发展变化与稳定的内心节奏律动感产生对应关系。此外,还要在不同乐曲的各种速度标记之下仔细体验节奏律动感快慢和性质的差异,每一种速度的上下限浮动范围,以及不同拍子的节奏律动特点。速度是根据作品性质决定的,一般地讲活泼的乐曲速度稍快,平静的乐曲速度稍慢些。但是在有的乐曲中,抒情的不一定慢,激动的不一定快,一切都要从音乐表现的实际需要出发控制好速度。因为准确的读谱,能正把握好节奏和乐曲速度,能使我们在练习和演奏中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第二,熟悉和理解作品的基本曲式结构也尤为重要

因为曲式结构可以作为音乐理解和音乐表现的基础框架。扬琴的乐谱大多为多声部,织体变化较多,演奏者通过细心读谱,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曲式结构、表现什么样的内容、感情以及这些感情的发展变化,最终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读谱阶段就要理解这首作品是在说什么,是怎么说出来的。这样在演奏过程中才能找到一种平衡感,有思考、有理解、有组织、有安排地去表现乐曲的内容。除此之外,要善于广泛学习、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音乐修养。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基本的曲式结构,作者在写作这个作品的时候都在内心框架好了,每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角色各不相同,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个性,因此掌握基本的曲式结构,可以使我们在演奏中更能表现出音乐的效果。

第三,在处理和演奏中,我们应非常重视听觉在音乐表现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人演奏的音乐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又如何去感染听众?所谓“言为心声”,因此,我们处理和演奏一个音乐作品,必须每时每刻都用自己的耳朵监听着,听觉在音乐表演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出色的听觉,可以使演奏者更加出类拔萃。

第四,尽可能多的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资料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以领悟到作品本身或者更深层的涵义,演奏者要想把握好作品的背景与风格,除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外,还要借助与扬琴作品有关的文学或电影、戏剧作品来启发灵感,更好地把握乐曲的内涵。比如项祖华先生的创作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宏伟的哲理性和极其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他的扬琴作品的特点是和声声部变化较大,情绪转折较多,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这些可以使我们在演奏中能够更加深入的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底蕴,使我们的演奏更见文化功底,而不是浅表层的表现音乐。同时在在弹奏时,不光要注意声音强弱的对比,更要注意情绪的深刻变化。有的创作风格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阳光般的明朗乐观:有的乐曲的特点是精致轻巧、旋律优美、和声简单、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都充分表现了曲作者的内心世界。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多听一些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对比一下风格的迥异,使自己可以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演奏处理,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在不断的摸索演奏中表现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处理方法。只有更多的听音乐,才能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辨别能力,从而结合百家的优点于自身,演奏出自己的风格!因为大家都知道乐器演奏是对音乐形象进行刻画,以情传声、以声带情的东西。所以说了那么多最终的是要成功地处理和演奏好一首扬琴作品,就必须很好地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对音乐组成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认真读谱、准确把握作品的节奏和速度,重视扬琴演奏的歌唱性,音色的颗粒性、技巧的熟练性,培养多声部听觉能力和良好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等全面的技术,完美而准确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将作曲家创作的意念与音乐思想再现给听众。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乐曲《弹词三六》。《弹词三六》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扬琴曲。虽然不算是大曲子,但是也是一首完整的独奏曲。按照原则在演奏之前,我们要先完整的把作品哼唱一遍,对旋律风格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作品中的表情符号有个大致的把握。然后再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创作年代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做个全面的了解。简单的分析一下曲式的结构,把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来解读。通过对《弹词三六》旋律和结构简单地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原为江南民间乐曲《梅花三弄》以及与琴曲《梅花三弄》同名异曲。《三六》可能是该曲第三段《三叠落梅》中《三落》的上海方言谐音。乐谱最早载于1895年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曾以丝竹乐合奏形式在江南各地广泛流传。在评弹演唱前常用琵琶、三弦作为开场音乐演奏,故称《弹词三六》。经项祖华改编为扬琴曲。全曲共分十一小段,合头段落在曲中反复穿插出现五次,构成循环体的结构特点。乐曲旋律活泼流畅,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因此演奏中对演奏者的速度和落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音色要求饱满。乐曲的主要表现在衬音、依音、花音、颤音、轮音、坐音等,发挥了江南丝竹扬琴的润饰加花的特点,扩充了音区的变化与对比,曲调优美细腻,旋律秀雅流畅,韵味清新隽永。在旋律上 江南丝竹多以波浪式级进的旋律进行方式,这种旋律一般比较平稳,柔和,含蓄。目前在演绎方面有好几个版本,可以说每个版本的演奏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是纯技巧型的,节奏比较快,力度比较强,弹奏的音色相当清澈饱满:有的版本是注重强弱变化以及感情的处理,音色相对柔美许多。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呢?开始我也有过类似的疑惑,我究竟该如何演奏。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减价明白了演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当你的演奏技术不在是负担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曲子视为一种载体,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初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效仿来加强自己对作品的把握,时间久了,一味的效仿要不得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演奏出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是有差别的,除非人类可以像科幻片一样直接做思想交流,否则这种差别永远存在,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照作者的意愿去演奏或者一字不拉的效仿别人的演奏。

其次我们要深层次的谈到乐曲意境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曲由心生,人随曲动的话,对于演奏者早已有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对于学习者来说,在没有技术负担的前提下谈意境比较容易,如果在演奏中老是担心某个天险过不去,那就肯定照顾不到意境。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标注的强弱来体现的。另外,我个人认为]有必要一谈到处理乐曲就提升到“意境”的高度,要把一首乐曲演奏到位,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演奏中总会觉得要求永远提不完,所以必须有耐心,慢慢磨。

所以说要想处理好乐曲,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静则灵,灵则慧。你在不同的阶段对乐曲的把握自然是不同的这种对乐曲的理解会随着演奏水平的提高,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提高,处理乐曲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不能空洞。处理曲子的时候把握号意境,了解作曲家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寅奏前先静下心来仔细体会,让自己慢慢进入到演奏的状态中去,提柱前就要酝酿好感情,一提竹就要带上感情,做到形神兼备。

如今,扬琴演奏作为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必须加强舞台演奏实践,演奏者平时除了多练习还应该多参加演出实践活动,经验越丰富,舞台演出的感觉就越自如,就更有利于发挥演奏水平。要善于挖掘新的美感和音乐的潜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提高自身审美鉴赏力,只有这样对乐曲的处理和演奏水平才能有效提高。

上一篇:长镜头中电影表演的速度和节奏 下一篇:电视剧音乐的价值取向及其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