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理论研究

时间:2022-10-18 10:27:15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

【摘要】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汇率决定理论,从理论上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对正确制定汇率政策特别重要。本文在考察两个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提供理论解释。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人民币汇率升值

一、前言

在2003年前后的几年里,我国面临着美、日等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这对于人均收入刚刚达到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对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学术界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所以我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顶住内外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中国出口强劲、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以及对外贸易摩擦频繁,最终在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决定将人民币汇率从原来的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升值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之后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到2007年1月11日突破7.800关口。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提出来的一个新问题,已有的汇率决定理论能否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汇率决定理论方面,主要的学说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本文首先讨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提出背景、理论内涵和经验证据等,在此基础上为人民币汇率升值提供一个理论解释。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式提出,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参与到这一理论的研究和讨论上来。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出背景

从1916年到1936年的20年中,卡塞尔至少发表了25种英文著作来阐释购买力平价理论(Officer, 1982, p86),他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是试图为一战后各国重新确定汇率水平提供一个方法和理论根据。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多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度,大量发行银行券,使货币的购买力以不同程度大大下降,所以战后不能直接按照战前的金平价制定汇率。如果要恢复战前的金本位制度和铸币平价,就必须收缩货币,降低物价水平,但这会造成经济衰退和失业上升,使已经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雪上加霜。卡塞尔认为无需用沉重的代价回到过去的金平价上面,他提出了在纸币制度下两个独立的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原则,即购买力平价理论。(Cassel, 1922[1923], pp.137-138)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

卡塞尔认为应该根据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汇率,他的逻辑是:对一个国家的货币的需求,其实是对这种货币的购买力的需求,所以货币的汇价应该由它们的相对购买力来决定。但卡塞尔随即指出这只是汇率决定的一个基本原则,实际上购买力平价无法计算出来。因为在本国持有外国货币不等于就直接拥有它在外国所代表的购买力,交通运输成本、关税、配额以及非关税壁垒等条件的限制,会使本国拥有的外币的价值受到影响,汇率也就不完全是不同货币的相对购买力的可靠反映。

因此卡塞尔提出了一个计算均衡汇率的可行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首先选择一个基期,保证基期的汇率是均衡汇率。卡塞尔对“均衡汇率”的定义是能够使贸易收支平衡的汇率,就一战后来说,他把1914年战争爆发前的金平价看作是均衡汇率。当期的汇率可以通过基期的汇率乘以两国的通货膨胀率的比值得到,卡塞尔把通过这个方法计算出来的汇率叫做购买力平价,他认为可以根据这个平价来决定一战后各国之间的汇率水平。(Cassel, 1922[1923], pp.140-141)

(三)购买力平价的运用

当战争等扰动因素使正常的汇率中断,或者某个国家的汇率被认为高估或低估的时候,购买力平价通常被用来作为均衡汇率指标。一战后和二战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制定各国的汇率时都被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讨论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时,理论界也曾提出按照购买力来制定人民币汇率。

此外,股票经纪人、公司理财者也把购买力平价作为判断各种货币预期相对强弱的拇指规则,以用来进行投机或投资决策。在国际收入比较上面,购买力平价被作为换算工具,用来比较各国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这样能够避免按照市场汇率转换而产生的偏差,因为市场汇率一般倾向于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

(四)购买力平价的运用和物价指数的选择

用名义汇率对相对价格进行最小二乘回归的检验结果,通常都拒绝购买力平价理论,除了发生高通货膨胀的国家外。考察实际汇率的“随机游走”假设,结果也没有证据表明汇率在长期收敛于购买力平价(Adler and Lehmann, 1983)。而长时段数据的研究基本都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Lothian and Taylor, 1996),利用面板数据考察实际汇率,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国家的数据比较支持长期购买力平价(Frankel and Rose, 1996),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则不一致。

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提倡者虽然承认市场汇率对购买力平价有偏离,但他们认为这种偏离是暂时的,汇率最终会趋向于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巴拉萨(Balassa, 1964)和萨缪尔森(Samuelson, 1964)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市场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是系统性的,这一思想被称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一)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历史背景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思想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哈罗德提出过,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30年后,这一理论引起广泛关注,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极大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的破坏,战后重建需要大量进口,而外汇储备却非常有限,所以出现了所谓的“美元荒”。与西欧相反,美国经济在二战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美国提出帮助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刺激了西欧经济的发展,1950年,西欧各国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顺差,逐渐积累起美元和黄金储备,并由美元短缺逐渐变成了美元过剩。

与此同时,美国由于大量的对外援助、贷款计划和国外驻军费用支出,基本收支从1949年到1964年一直处于赤字状态,仅在1961年有少量的赢余。一开始美国并没有将国际收支赤字当作一个严重的问题,但随着赤字的不断积累,国外的美元持有量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流失,影响到对美元的信心问题。

美国50年代持续的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60年美元危机,从而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1962年美国第87届国会的联合经济委员会专门开会讨论美国的国际收支和汇率问题,哈佛大学经济学家Houthakker在此次会议上作证,他认为美元汇率高估是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因而他建议使名义汇率贬值。Houthakker是以购买力平价作为均衡汇率,来衡量当时的汇率水平的(Houthakker, 1962, p.297)。

(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理论内容

Houthakker(1962)的研究方法和结论遭到了巴拉萨和萨缪尔森的反对,他们分别写文章批驳Houthakker(1962),同时也批驳了整个购买力平价理论,他们认为市场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是系统性的。

1.萨缪尔森的阐述

萨缪尔森(Samuelson, 1964)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批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批判绝对购买力平价赖以成立的基础――一价定律。萨缪尔森指出由于很多商品不进入国际贸易,所以无法实现套利和一价定律。并且,即使每种商品都符合一价定律,但由于进入各国一般物价水平的商品及权重不同,汇率也不会等于计算出的购买力平价。

(2)批判生活成本指数,萨缪尔森认为生活成本指数依赖的也是商品套利和一价定律。他指出不可贸易品无法实现套利,虽然人口的跨国流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产品的价格差别,但并不足以保证生活成本平价的完全实现。

(3)批判购买力平价理论所认为的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萨缪尔森指出不但汇率影响价格,而且价格也会影响汇率,所以他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考虑价格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是缺乏说服力的。

(4)批判用出口品相对价格指数计算购买力平价的做法。萨缪尔森指出两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可能完全不同,用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汇率是没有意义的。

2.巴拉萨的阐述

萨缪尔森(Samuelson, 1964)虽然全面地批判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相关的各种问题,指出不同国家的不可贸易品价格水平存在差别,以及富国的一般物价水平比穷国高,因而富国的汇率相对于购买力平价是高估的――这正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核心思想。但萨缪尔森没有进一步阐述不可贸易品价格差别的原因和机制,而巴拉萨则系统地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下面介绍巴拉萨(Balassa, 1964)的工作。

巴拉萨首先也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了批评,他说,如果按照Houthakker的计算方法,不发达国家的汇率都被低估了,如果按照Houthakker的建议调整美元汇率的话,其他不发达国家的汇率也都应该升值。巴拉萨认为这是不可行的。

巴拉萨进一步指出了汇率系统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其核心思想如下:

(a)套利使可贸易品部门服从一价定律,即按照市场汇率转换后各国的可贸易品部门价格相等;

(b)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假设下,可贸易品部门工资的国际间差别对应于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而劳动力的内部流动使一国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工资相等;

(c)因为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间差别比可贸易品部门小,而工资在一国内部又是相等的,所以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国家,其服务业价格越高;

(d)因为服务业部门进入一般物价指数的计算,但却不直接影响汇率,所以劳动生产率较高国家的购买力平价会低于其市场汇率;

(e)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国际间差别越大,工资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价格的国际间差别就越大,进而购买力平价与市场汇率的差距也就越大。

上面的分析表明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国家,其一般物价水平也越高。

(三)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经验证据

无论是横截面数据回归还是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都表明一个事实:高收入区段存在比较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关系,而在低收入区段这一关系不太显著。

四、人民币汇率升值分析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和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不矛盾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预测,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国家,其相对价格水平越高,两个具有相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其价格水平应该相等。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长时段数据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就是说名义汇率在长期收敛于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均衡汇率。因为在长期,经济一般有收敛的趋势,尤其是发达国家,所以经过较长一段时期,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或劳动生产率逐渐接近,其价格水平也逐渐接近,汇率趋向于购买力平价。在经济追赶完成的那个时点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预测的均衡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所预测的汇率是相等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揭示了经济追赶过程中实际汇率的演变形态,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则揭示了追赶完成后实际汇率的状态。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历了长期快速增长,并且仍处于追赶过程中,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所要求的条件相吻合。从这一视角来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政策意义。学术界对这一假说的意义也逐渐重视起来,最早直接利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文献出现在2001年,此后有十几篇类似的文献陆续出现(卢锋,2006a)。通过网络检索,最近这类文献还在大量涌现。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认为,一国在长期经济追赶过程中实际汇率会出现升值,这正是我国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理论根据,我国经济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基本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不断的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还会继续升值。

至于中国在经济改革的初期,实际汇率演变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预测不符合的情况,则有其它的原因可以解释,并不说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无效。Ito et al.(1997, p.7)从体制转型的角度解释中国实际汇率随经济增长而下降的现象,他指出中国的实际汇率在计划经济时期被高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实际汇率有一个向正常水平的回归。卢锋(2006b)也从体制转型的角度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演变情况。

五、结论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增长,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以其简明清晰的理论逻辑和比较强的经验证据,对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这一标准理论的方法论相一致,应当把劳动生产率的相对追赶作为观察分析人民币矛盾运动的基本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加强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工资、国际收支等变量的直接度量,减少相关变量度量误差对分析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要结合我国体制转型等特殊影响条件,不断深化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演变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Samuelson, Paul (1964). “Theoretical notes on trade problem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6 (2):145-154.

[2]干杏娣.《经济增长与汇率变动――百年美元汇率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3]卢锋.“人民币实际汇率之谜(1979-2005)――中国经济追赶实践提出的挑战性问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 C2006003.2006.2.

[4]卢锋.“体制转型与汇率演变――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走势研究之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 C2006009.2006,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商学院)

上一篇:微小企业的概念辨析及特性分析 下一篇: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