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多报刊零售网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8 10:27:14

经营多报刊零售网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报刊经营进入买方市场,发行在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原来邮发一直占据中国的发行市场,无论是报社还是杂志社,把东西编出来,印出来,交给邮局,就算完成发行任务了。原来所谓的发行是“发了就行”,而现在民营的异军突起和日报的自办发行,改变了原有发行格局,二渠道、日报网络还有第三方发行公司,对发行市场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发行的激烈竞争。

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大河发行公司经过10年积淀,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行工作,实现了报网分离,提出由“网络经营”向“经营网络”、由单一报刊发行向多报刊发行、由发行网向营销网的转变,整合网络、客户、品牌“三大资源”以及信息流、物流“两大业务”,实现征订网、多报刊零售网、商品配送网“三网合一”,提升网络的产业化运作水平,强化网络的自我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成功打造成覆盖全省、运作规范、管理统一、服务高效的河南报业发行第一网。

大河发行公司为充分整合大河网络资源、做大做强多报刊发行,在郑州零售总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大河发行报刊零售公司。零售公司成立后,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按模拟公司化的运作方式进行业务整合,开展了规范郑州市场、积极引进多报刊、打造全省零售分销网络等工作。

规范零售市场,打造“郑州模式”

零售公司一成立,就以整顿秩序和规范经营为切入点,大刀阔斧地治理各种市场违规现象。一方面,针对商擅自变更报纸批发价格、内外串通欺行霸市、以零售业务套取征订费率、变卖新报等恶劣现象,加大市场督察力度,严肃处理违规行为。在掌握了大量确实证据并多次警告和处罚后,公司解除了违规批发商的资格;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灵活上调厚报的批发价格,有效抑制原来的泡沫发行。与此同时,还通过与商签订《诚信经营协议》等措施,促进其职业道德方面的行为自律,从而有效强化了对零售市场的控制力和网络的执行力。通过加强市场整顿和管理,为报社大大节约了发行成本。

“郑州模式”的成功打造,为以后在全省建立零售网络提供了依据。

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零售公司成立以来,实行模拟公司化运作。零售公司根据公司化的要求,结合市场情况及时健全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

1.公司内部明确岗位,合理分工

零售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分别设立财务部、集团内报刊部、外报外进部、办公室,办公室兼管物流和仓库。各部门明确分工,但又相互配合。为适应多报刊的经营,零售公司又重新完善了业务流程,合理的分工和完善的流程保证了外报外刊准确无误的发行,提高了工作效率,明确了责任。

2.与商签订了《诚信联盟协议》

为了从制度上保证零售公司前期对郑州市场的整顿成果,进一步规范商的经营行为,零售公司与商成立了诚信联盟并签订了《诚信协议》。协议从日常规范、管理水平、业务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对商进行了规范。该协议的签订使零售公司在以后对商的管理中有法可依。实践证明,该协议不仅维护了零售公司前期对郑州市场的整顿成果,而且成为商自律的行为规则。

3.用市场和经济杠杆推进零售工作开展

零售公司为了尽快建立覆盖全省的零售分销体系,先选择条件较成熟的洛阳、新乡、开封、许昌四地市进行零售市场调查,请发行公司领导针对各地实际情况研究适合地市的运行办法,然后把四地市站长和零售主管请到郑州培训、参观学习“郑州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零售网络的启动打破各站现有格局、触动站里和商暂时既得利益的矛盾。零售公司及时调查研究,并建议发行公司出台了扶持政策,使零售网络的建设由被动到主动,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组建覆盖全省的多报刊零售网络

“渠道制胜、终端为王”,零售网络的规模质量是吸引上游报刊的关键,筑巢引凤。多报刊经营只有打造出一个覆盖面广、并具备影响力的庞大的网络,才能在与上游报刊社的合作博弈中真正拥有话语权。在倾力打造零售网络方面,零售公司先是在郑州建立一个有示范意义的“郑州模式”,此后将“郑州模式”向全省推广。为建立全省零售分销网,零售公司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前期市场调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地市零售网络运行办法》。去年10月16日召开了新乡、洛阳、开封、许昌、安阳、平顶山六地市零售网络筹备会,并对六地市站长和零售主管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学习。第一批启动的六地市从去年12月初已开始正式运营,部分地市已开始配合零售公司开展多报刊经营。这样,继征订网、速递后,多报刊零售网络又将成为发行公司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开展外报外刊引进与经营

零售公司成立以来,在完成对郑州市场规范和积极组建全省的零售网络的同时,引进外报外刊。零售公司为了做好外报外刊的引进,专门成立了外报外刊部,由专人负责前期对市场调查和上游报刊社联系。建立了外报外刊信息数据库,按类别把外报外刊在河南的发行渠道、发行量、发行政策备案管理,作为将来引进产品和谈判的依据。引进产品时既关注一线品牌的引进,不惜代价拿到市场畅销产品的引进,又寻找市场潜力大的二三线品牌。通过包销加代销的灵活方式,先在郑州市场试销,然后再向全省推广。外报刊的发行还有效遏制了非法报刊的发行,净化了河南文化市场。

“旧报换新刊”是零售公司2008年开展的一项以活动促发行的新举措,也是今年报刊发行中的新亮点。大河发行网络一直开展旧报回收业务,仅2007年旧报回收量达700多万吨,营业额达千万元以上,里面蕴含着巨大商机,把旧报回收款折合成新报刊款,不仅给客户提供便利,也为发行员带来双向收入。2007年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把《今参考》等3种杂志各换回5000多套,2008年为把此项活动更广泛、深入开展起来,在刊社的强烈要求下,今年4月份,我们又推出了“春季精品刊物推介活动”,精选了8种杂志,印制了60万张推介手册,随大河报向订户投递。

大河发行公司立足河南,汲大河之源,放眼全国,以差异化的经营独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作者为大河发行报刊零售公司总经理)

上一篇:如何追求广告效益的最大值 下一篇:新形势下专业报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