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模式”与“动态学习模式”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18 09:38:19

“课堂学习模式”与“动态学习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将“课堂学习”与“动态学习”两种学习模式从“成本与效益”、“心理驱动力”两方面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课堂学习模式 动态学习模式 比较

对绝大部分大陆中小学以及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模式是“课堂学习”。在此提出“动态学习模式”,其特点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为了让大家对此模式有一个感性认识,先讲个情形:

学生会干事小王突然接到任务:在三天内完成某大型活动的宣传海报。小王从未有过平面设计,但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就答应了。时间紧迫,小王先问了有经验的朋友,知道要用PhotoShop(PS)软件(咨询)。下载完PS一看,光自带的帮助内容就有几千页,要全部学懂才开始做海报?不可能也没必要。小王开始摸索:把菜单和工具栏上的功能都使用一下,看看如何用,弄不明白才看帮助(试错)。好,现在做一张有字有图的海报没问题了。可缺乏视觉冲击力,总不能这样就交差吧?他又去书店买了一本《PS精彩实例》(看书)。为了更多的视觉冲击,小王有样学样模仿案例,经过两天的奋战终于在截稿之前完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海报(任务完成)。这下子小王得到了上级的赞赏,以后有什么图像处理和设计任务,都喜欢找小王帮忙(成就感)。小王越学越精,没过多长时间就成为了高手(继续学习)。

让我们换种情形考虑,假如PS是小王的一门必修课,教材是一本厚厚的《PS使用教程》,老师在台上照本宣科,每章学完后做一次作业,每星期一次所谓的“上机”,整本书学完来一次考试,及格了就拿到学分——典型的“课堂学习模式”。这样很可能的结果是小王对自己为什么要学PS感到困惑,做作业或者上机的时候总想着怎么尽快完成任务,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考前“贝多芬”,考试完如释重负:“终于解放了!PS见鬼去吧!”以后一见到PS就心虚:“这种东西我用不来”。

姑且把上述第一种情形称为“动态学习模式”。让我们粗略对比一下两者:

以下将就对成本与效益和心理驱动力对两种学习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成本与效益

首先,解释一下所谓“学习成本”,这里主要指时间成本,即学习所得与学习时间的比例。由于每个人时间都是有限的,这意味着花时间做一件事情就同时放弃了做其他事情的可能,于是乎成本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

就掌握的知识本身来说,课堂学习似乎给人“扎实、系统、深入”的印象,而动态学习往往给人半桶水的感觉。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课堂学习得不偿失。为什么呢?

首先,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非常的快,大部分的知识很快都会过时。把一样即将过时的知识学得再深入也是枉然——除非这种知识能够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打个比方,IT业有个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也就是说即使买一台配置再高的电脑,过不了18个月也会大大落伍。既然如此,何必当初花大价钱赶新潮呢?买个够用的就行了。知识也是如此,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深入越好,而是够用就好。

那什么叫够用呢?够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当然是有用,第二层意思是不多也不少。少了当然不行,但多了为什么也不好呢?这就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由于动态学习本身是任务导向的,所以一般符合够用原则。而课堂学习在这一点上就显得很差劲了。比如说在大学里,每个专业的课程内容都是早就定好的,很可能十年不变,而社会变化得这么快,每个人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因此所学的东西大部分都毫无用处——除了考试拿学分。

二、心理驱动力

只有当一个人感觉到“我要做”而非“要我做”的时候,那才是人在驾驭事情,而不是事情在奴役人。而这一点往往是课堂学习与动态学习最大的分野。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是一种“目的性”动物——达到目的感到快乐,达不到感到失落,没有目的则感到空虚。动态学习由于是任务向导的,所以目的性是这种学习模式的天然属性,而且这种目的性往往是和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会很自然的调动一切资源和能力去解决他眼前的问题。

课堂学习的目的性一般来讲非常的不明确且非自发,因此很难转化成情感上的动力。有两个因素对于维持自我驱动丧失的“被动学习”必不可少:外在压力、与他人比较。经历过中国教育制度的人,对此都应有切身体会。我只说说一个普遍现象:学习成绩往往与嫉妒心成正比。略微想想就知道:成绩好和嫉妒心强在中国这种教育体系下是互为因果、互相强化的。如果一个人的成就感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那嫉妒又怎能避免?

心理驱动模式不同,情感体验当然也就不同。对动态学习来说,在任务完成之后,由于“正面”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往往会继续;而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考试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学习的中止——没有人愿意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而任何一门课程,特别是本科和中小学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来说都只能是入门的程度,设想一个人在入门之后嘎然而止,另一个人则继续钻研,那么在最终达到的境界上,谁高谁低可想而知——即使前者聪明绝顶,后者是只没有先飞的笨鸟。为什么中国学生总是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终点线上?这也许就是原因。

上一篇:如何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素质 下一篇:浅谈合作式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