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国声乐作品的学习技巧

时间:2022-10-18 08:38:31

浅谈外国声乐作品的学习技巧

在高等音乐院校中,学习声乐的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刚刚接触外国声乐作品时,面对密密麻麻的异国语言文字,陌生又不琅琅上口的旋律节奏,甚至不是十分熟练的五线记谱法,都使我们学起来无从下手,找不到方向。我们苦于学习外国作品,害怕学习外国作品,同时产生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作品,为何还要去学习一些枯燥难懂的外国作品呢?学习这些作品又有什么益处呢?说到学习外国声乐作品有没有益处,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谈论学习外国作品的好处,只在对该如何学习外国作品,用些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外国作品来进行讨论。毕竟,学习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学习方法,学习才会有效率,有效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学习一首陌生的外国作品呢?说起来很简单,总的来说,需要从两方面入手:旋律和语言。

首先来说“旋律”。旋律包括音高、音准、节奏、速度和力度等几个主要方面。下面我将一一谈论。

一、“音高”

“音高”是音乐作品中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该如此对待:当拿到一份新作品,就应该像拿到一首视唱练耳作品一样,认真地视唱其音高,将其唱熟练。这是很重要的功课,需要认真对待,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网络发达,学生往往在拿到作品谱子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琴房学唱,而是先到网上下载音乐将它听熟,学会,其实,这并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初学者应该知道,音高须要借助钢琴来进行规范,需要边听边唱。而只是听会的东西远不如我们通过自己努力学来的东西准确扎实,而且我们也不会对所听的东西有规范的掌握。当我们在有了基本的音高概念之后,最好可以脱离钢琴的帮忙,自己根据音程关系等方法来视唱音高,这样不但能使我们对音高物记忆深刻准确,还能锻炼我们的音乐视唱能力,长时间坚持会发现,我们的音高会有突飞猛进的改善和提高。

二、“音准”

“音准”主要是指音高的准确性,音高如果不准确,就会影响音乐的表达,在外国作品中变化音的出现频率较高,须要在音准方面特别留意。在歌曲演唱学习过程中,解决音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在音乐准确性方面先天非常欠缺,连基本音阶都难于唱准。像这种情况,更不能依靠听会作品的学习方法,而需要长时间锻炼自己的耳朵和声带,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音高的准确。音准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演唱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完美的音乐艺术形象创造就不可能很好地展现。

“音高”和“音准”是学习一首新作品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演唱作品的前提基础,学习时应该认真对待,做好这项首要的准备工作。

三、“节奏”

强调节奏方面的重要性在于,外国作品要求节奏严谨、规范,其采用正谱伴奏的形式,演唱者和伴奏者须在相同的节奏、节拍中完成作品。因此歌者在学习作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谱面标识的节奏来打拍子,随拍号的变化随时变换拍子,而且速度要统一,不能忽快忽慢或随意改变速度。

往往初学者在节奏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原因仍出在学生在学歌方法上:听学作品。听别人的演唱,不但会模仿歌唱者的声音,而且会模仿歌唱者处理过后的节奏速度,这些模仿来的经过二度创作的作品,和原谱的节奏有很大幅度的出入,模仿只能做到表面的相似,而实际却差之甚远,因此在和伴奏时,很难与正谱和到一起。改正时也很难改正,因为错误的声音节奏已先入为主。总之,在一开始就要在节奏方面,严格规范地按照谱面进行学习。

四、“速度”和“力度”

速度和力度主要是指歌者与钢琴伴奏在速度力度处理方面的统一,这一般是后期的工作,在经过长时间与伴奏之间进行磨合后,双方之间慢慢引起共识,演唱时做到与伴奏者之间有默契的表达,统一的处理,甚至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这需要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尽量共同完成谱面所标识的速度记号,力度记号,感情记号等等各种表情术语,但这功课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磨合,才能达至完善!

下面我们来谈谈第二个部分:“语言”

“语言”之于外国作品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在外国作品中的份量之重,甚至超过了旋律和歌曲的演唱技巧。我们在每一位出国留学者或者在声乐外教的身上都可以强烈的体会到这一点。无疑他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语言的教学,在语言的规范性上,他们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技巧的训练时间。这给我们很多的提醒,应该重视语言的规范。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明白,让我们换位思考,当一个外国人唱一首中国作品时,如果他的发音很不准确,或根本发音错误,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我们会给他很高的评价吗?同样,我们唱外国作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语言的咬字,发音便成了我们学习外国作品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技巧、音高、音准、速度、力度、节奏等等要素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需要我们认真完成。但在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好的基础上,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发音的准确,咬字的清晰,语气的表达,和情绪的到位,这才是你演唱的目的。因为别人要听的是你唱的内容,而不只是声音。而我们时常恰恰搞反了其中重要性。对歌词发音、语气、内容方面不够重视,这样便使得歌曲本身的内容情感得不到良好正确的表达。

那么语言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首先要做到发音准确,以意大利评语中作品为例,遇到新作品不是先去唱,而是去读,将每一个单词都分开去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其中的元音发音要饱满准确,单双辅音的区别,清浊辅音的区别和其中重音位置的正确等等,这些在朗读时应一一得到解决。在发音准确之后,所要解决的是:作品的歌词大意和每一个歌词意思。究竟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和情感,则需要借助词典的帮助来了解。

虽然听起来,这样的学习非常复杂、费时,须要下很大的功夫,但这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是唱好一首作品的必要前提条件。

最后再说说听音像资料的作用。

聆听音响资料也是我们学习作品的必要手段之一,不过这项工作,应该将之置于前两项准备工作之后,当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更细致的准备工作之后,再去聆听。而这时的聆听是为了巩固我们的所学内容,在听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发音,情绪,以及音乐的处理。对比过我们的所学的之后,你会发现,我们和歌唱家唱的和处理的差距在哪里,也能体会到作曲家为什么在这里会用这样的速度旋律,歌词与旋律为什么这样接合更好等等。而之前我们不曾注意到的细节,通过前面细致的基础准备,会变得更加敏锐、全面。

因此,听的目的是要使我们更深入地明白、理解作品。通过听资料,学习歌唱家的优点,对提高我们对歌曲的认识,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都有很多的好处。

上一篇:传承埙文化 从孩子开始 下一篇:浅谈小户型的室内空间分隔与色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