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07:26:40

文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文字作为一个时期文明的标志,从原始的记事方法到最后表音文字的出现,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如今,文字已逐渐被广泛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作为信息的载体,文字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语言表情,正在设计这片广阔的舞台上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华丽乐章。

【关键词】文字 现代设计 应用 创新

若说语言是洪亮而又低沉的钟声,那么文字就是那根敲击大钟的圆木,看似司空见惯,但每一下都掷地有声。因此,文字便是语言的脚印,一个脚印传递出一个讯息。《东塾读书记》一书中写道:“声不能传与异地也,留于异时,于是书之为文字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语言是无法抓住的,说出口、听入耳就没有了,因此随着人类的进步,开始有了对记录语言的媒介的需求。于是,文字就产生了。

文字作为一个时期文明的标志,最早出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由苏美尔人发明。其后,从原始的记事方法到最后表音文字的出现,文字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演变。据研究表明,在原始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用简单的符号或图形作为标记或表示数量了。但由于这些符号无法表达复杂和抽象的意义,并且和语言是毫无联系的,因此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真正能充当语言的影子的文字其实是从图画记事开始的,这些图画文字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象形文字。如今象形文字已经基本不再使用,我国纳西的东巴文字便是世界上目前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象形文字的文字之一。随着人类之间沟通的加深,人们需要更加准确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象形文字又无法完全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新的文字形式——意音文字。在世界几种古老的文字中,汉字是仍在使用的意音文字的典型,也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为了更方便记忆和识别,腓尼基人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出现标志着较为完备的文字系统的形成。

如今,文字已逐渐被广泛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作为信息的载体,文字以其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语言表情,正在设计这片广阔的舞台上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华丽乐章。

一、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从广义上说,标志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标志”这个名称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人们称其为“图腾”。当时每个部落都有各自所信奉的动物图腾,并认为这个动物图腾能庇佑自己的部落,能使农作物丰收,于是部落族人将自己部落的图腾刻在自己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又将图腾作为图案绣在自己的服饰上,以此来作为部落的标志,这就是标志最早的雏形。到了今天,现代标志设计以其鲜艳亮丽的色彩、简约明了的外形活跃在各大企业商品和品牌广告中,并且已经成为企业形象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标志设计往往能让人一眼就可以辨别出来,并深深地印在人的脑海中,这样,就能使企业文化更好更长久地传播下去,这就是标志设计的魅力所在。由于标志设计除了具有观赏性的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也是标志设计的本质就是传递信息,所以文字便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文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地运用文字或通过对文字的变形而产生某些寓意的纯文字标志。设计者通过对标志的主体——企业或机构的经营理念进行分析,将企业文化进行提炼和浓缩,并将其融入到一个或者多个文字当中去,再对文字进行变形或其他处理,赋予文字新的寓意和生命,向消费者传达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这种以单纯的文字作为视觉主体的形式,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另一种是将简单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图形与文字进行组合的图文并茂型的标志。图形的加入使得整个标志更富有美感,文字与图形的融合使标志的内容更加具体,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环境。

汉字,作为中国数千年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凭其具有韵律的结构和所蕴含的丰富寓意频频出现在设计者的作品中,而标志中的汉字更是屡见不鲜。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就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运用汉字的标志,标志的图形部分是以书法笔触表现一个运动的人形,并将图形汉字化,形成一个“之”字,寓意经历风雨后出现彩虹,经历坎坷最终获得成功。设计者巧妙利用汉字本身就具有丰富含义的特征,充实了标志的内容,使标志形成视觉张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文字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商品包装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商品,使商品免受损坏,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似乎已经不再满足于此。循着对美的追求,人们在商品的包装上越来越挑剔,因此包装设计便随着人们品位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起来,如今的包装设计已经涵盖了科学、社会、艺术、心理等各个领域,包装设计本身也正向着多元化发展。

文字是包装设计的灵魂。有些包装作品,可以没有图案纹样,但如果没有文字,那么这就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包装设计。文字在包装设计中具有两个功能,其一是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起初文字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信息,因此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内容必须简洁明了,所反映的商品信息必须真实生动,消费者才能得到关于商品最确切的消息,以此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除了文字本身外,文字的排列组合是否得当也是设计包装时的重要环节。若是包装中的文字杂乱无章,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阅读,甚至会使人产生抗拒心理。所以文字的设计在包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字的第二个功能是以其别具一格的造型来吸引消费者,从而产生购买欲望。作为现代商品中的包装设计,商品的包装不再只是重要的保护商品的手段,更担负着吸引顾客、促销商品的责任,所以文字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表象装饰设计就是设计者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将文字外形上的可变因素进行处理,使其产生寓意;也可以将其中的主导因素进行图形、肌理等装饰变化,并加以重新组合排列。通过这种方法,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具有鲜明的个性,以此来满足不同商品的不同需求。在设计商品包装时,我们还应注意不能撇开文字本身而去追求其他的东西,而是应当将文字置于整体包装之中,根据商品属性和企业特征进行整体设计。

如今,人们追求返璞归真,于是,简单却不失表现力的汉字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国内外的商品包装上。由日本食品公司“龟甲万KIKKOMAN”生产的烧酒“驹子”的包装瓶,便是单纯利用汉字作为设计语言的包装设计之一。整个酒瓶瓶体上没有运用任何的图形,甚至连文字都是少之又少,因此,以书法体表现的“驹子”两字就显得尤为突出:独具个性的书法笔触飘逸中又不乏刚毅,古朴典雅,含蓄深邃,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与酒瓶现代感十足的造型形成对比;同时大面积留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这样运用中国汉字书法的设计使包装更具视觉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原本只是作为符号的文字的价值。所以说文字是包装设计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

三、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一本好的书籍可以成为人们的良师益友,一个好的书籍装帧则可以成为交友的明灯,为你指引选友的方向。书籍装帧设计在当今社会已然成为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籍装帧是书籍内容的浓缩展现,是书中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做书籍装帧时,我们必须对书籍内容有深刻体会。

当初遇见一本书时,首先看到的是书籍的封面。可以这么说,封面是书籍的“代言人”,因为读者无法在短时间内知晓书中的具体内容,而封面给了介绍,就犹如沙漠中找水的人突然发现水源一样。封面在体现书籍内容的同时,也会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从而吸引读者,因此,读者对书籍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文字作为书籍封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很多时候是视觉主体的担当。封面中的文字既是信息传达的主体,又可以是装饰的元素符号,因此,在文字的设计上我们应有严谨的态度。

首先是字号的选择,封面中的文字必须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因为此处文字有着信息传达的使命,理所应当的,阅读不应受到阻碍。同时无论选择何种字号,我们都应注意突出主体,如通常书名的字号我们会选择稍大的字号,因为书名是书籍内容的主要体现,而其他说明性的文字字号则稍微小些。其次是字体的选择,书籍封面中常用的字体有三种:书法体、美术体、印刷体。不同年代的书法字体具有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不同时期书籍的风格特点;美术体凭其强烈的装饰性成为封面中的宠儿;而印刷体的出现则给文字带来更大的展示空间,以其丰富的表现力使文字与图形更加融合。最后是文字的排版,排版中,文字的传达性当然是放在首位的,封面中的文字排版要依据书籍内容排出其节奏感与韵律感,在空间允许的范围内做出最恰当的视觉效果是排版的最终目的。

设计的严谨体现在细节上,而细节的严谨绝不代表固步自封,对于细节的严谨是设计者态度的体现。文字作为读者的“导航仪”,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读者指引方向,为作者做出情感的表达。

结语

从刚开始的象形文字到今天我们对文字的不断创新与变革,文字正经历着岁月的颠簸,也越来越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随着文字的不断发展,文字设计借着自身强大的视觉传达效果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说服力在现代设计中不断发光发热,如今,文字设计已然成为现代设计中的顶梁柱。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文字设计的个性化与民族化被迫切地需要着,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思想全面考虑,在传统文字艺术的基础上注入创新思想,将最新鲜的血液输送到文字设计当中去。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记住,这是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的舞台,我们永远也不能将民族的传统丢弃,只有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我们才能做出能被更多人接受的作品,文字也会在现代设计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孙彤辉.书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王雪青,陈华沙.字体创造设计[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实践对广告文案课程教学创新的启示 下一篇:传统图形与现代礼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