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18 07:10:10

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语和问题创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情境创设;阅读实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改所倡导的思想已经逐步深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更能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通过几点来探索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创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中的提问是一种不能忽略的教学方法,而且对于教师来讲,

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创设与文章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发问,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巨大兴趣,这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实际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实效性。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创设的现状

虽然新课改的思想在大多数教师中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也承担起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教师仍然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自己的教学思路,甚至只照搬参考书上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而对于语文阅读中问题的设立就更加死板,只用书本上的几个问题,不能切合符合小学生的真正所需,没有真正调动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学习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创设

1.问题要完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必须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激发出他们的活跃思想,所以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调动起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的问题设立上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做到既不超出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又不能过于浅显,没有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一来,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深入地了解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更加科学地完成文章问题情境的创设。

2.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疑

所谓学问,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还要进行发问。发问是对于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质疑。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处于对身边事物认知的初步阶段,对于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对不懂、不认识的东西进行发问,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不断地思考,然后表达出理解上的不同质疑。比如,在《小鹰学飞》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就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很多问题:为什么老鹰要教小鹰飞三次呢?为什么小鹰不能和老鹰一样直接飞起来呢?会不会有比老鹰飞得还高的呢?学生产生这些质疑之后,教师就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要在问题提出后,先鼓励小学生的这种行为,以激发小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这样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3.在阅读学习中设立统领文章的引导问题

在设立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时,教师首先应该理解文章主

旨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正所谓只有好的开场白,才能抓住所有人的目光。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就应该对学生加以整体的提问,比如,在《最大的麦穗》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就应该提出“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都没得到最大的麦穗呢?”,从文章的结果出发,引发小学生读文章的兴趣,直接从整体上思考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

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

4.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立不同的问题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在同一个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想

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理解上回答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进行不同的语文阅读问题情境的设立,根据每个小学生实质上的差异性进行不同角度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全方面地理解文章。

5.进行对比问题的设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的问题一般都是只从一个方向上对学生发问,这样的问题只能使学生产生定向的思考方式,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提问中,能提出与问题相对立的另一个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就会从另一角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如在《将相如》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出:“在廉颇负荆请罪时,他是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蔺相如?”通过此问题,学生就会设身处地地设想廉颇负荆请罪时的复杂心情,教师也可以再提一个与之相对立的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面对廉颇的请罪,蔺相如又有怎样的心情呢?”这样

就可以通过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角度分析,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

把握。

6.注重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一篇文章的教学,并不是只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真正意义就可,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问题创设中,假设一些使学生能够形成发散思维的问题。比如,在阅读中学到“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时,可以进行提问:“亡羊补牢的词语除了课文中的用法,还能怎么

应用?”然后让学生以此进行造句,加深学生对该词语的学习与应用,这不仅利于以后文章内容的学习,还会使学生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不仅如此,教师更要注重学生读后的阅读累积,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以后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提问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呢?这就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提出更多符合文章内容的引导问题。因此,科学设立小学语文阅读的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晓晓.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设计[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8).

[2]张传银.优化问题设计,提高教学实效[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6).

[3]孙文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探究[J].新校园:下旬刊,2010(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小学)

上一篇:因材施教: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则 下一篇:让生物课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