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不宜“本科化”

时间:2022-10-18 06:01:46

研究生教育不宜“本科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日趋扩大,特别是专业硕士的大幅度增加,其培养压力日渐凸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个导师要带十多名,甚至二十多名研究生。在此背景下,“大班额”式的本科上课方式不得不被沿用至研究生课程,人才培养质量可想而知。

上课人数与本科趋同只是冰山一角,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实训方式、考核方式等都向本科看齐,或者说教学单位没有精力、人力将之与本科授课划清界线,以往的“精英教育”不再,“批发”式的培养让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成为被人们所诟病的教育问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许多硕士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是本科课程的延伸,甚至是“照搬”,研究生缺乏科研的机会和平台,学习方式还是停留在本科阶段的“学理论”,创新思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缓慢。对此,高校应当反思自身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模式,将其与本科人才培养区分开来,培养研究生自主科研的能力和学术创新的精神。

首先,课程要具有区分度。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应该是本科课程的升级,学院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师在制作课程教学大纲的时候,要努力将知识点设计为超越本科生的接受水平和知识层次,内容更趋向于深层次的理论学习,提倡将多学科结合起来讲授,拓宽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视野,融入学科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讲解。在教材的选用上要慎之又慎,精选能反映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教材,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国外译著作为教材。总之,宗旨在于不能让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只是在重新读一遍本科,浪费大好年华。

其次,教学方式完全体现“研究性”。研究生教学的侧重点在于研究问题,对此,在教学方式上要完全体现“研究性”,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既不能采取本科的“灌输式”,也不能采取完全让学生上台讲的“纵容式”。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成果,产生新的观点,从而建构和完善个人的认知框架体系。例如,开展“专题式”的教学,教师提前布置研究专题或由学生自选题目,学生利用2~3周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整理,在课堂上发言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双方共同构建完整的专题教学。

再次,要积极为研究生提供科研的平台。当前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平台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除了“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就是帮助导师完成其承担的课题,前者的指标数量相对当前的研究生基数而言较少,无法满足提供研究生学术研究平台的需要,后者目前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普遍质疑,研究生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且往往不能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只能局限在导师课题的框架内,可发挥的空间较小。对此,除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项目,高校还应划拨更多的研究经费,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四是切实发挥校外导师的专业性。当前研究生校外导师往往只是挂一个名,本身并未起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作用,对此,高校应努力改变此现状,从细微处突破,争取将校外导师纳入教学的体系。例如,针对某些课程不同的知识点,分别请校外导师进行专题授课,每位校外导师每个学期只讲一至两次课,既不耽误校外导师的正常工作,也能让研究生多接触来自业界的最新知识。同时,应充分发挥校外导师资源的优势,如其所在单位能够提供横向课题,研究生可以自愿为前提,经学院的学术能力考核和导师批准后,以成员的身份加入,真正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

总之,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应用型研究生,都应注重培养其理性、创新的思维能力,在课程体系、实践实训、科学研究等方面较本科有较明显的提升,真正体现“研究”的内涵,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上一篇:求助信息真假难辨 “微求助”隐忧不少 下一篇:多处理器系统可靠性约束下的节能调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