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TPP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2-10-18 05:14:32

浅析TPP对中国的影响

[提要]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是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格局潜在影响最大的区域一体化安排。随着日本的正式加入,TPP已成为亚太自贸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简要叙述TPP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并揭示美国主导TPP背后隐含原因,分析TPP发展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就中国如何应对TPP提出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TPP;中国影响;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7日

一、TPP概述

(一)TPP的产生及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最早是由APEC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四国发起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美国加入并主导。截至2014年,参加TPP发起国谈判的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新加坡、文莱、越南、马来西亚、日本等12个国家。TPP的最终目标是要建成亚太地区市场准入水平更高、竞争政策范围更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大、劳工和环境标准更严、争端解决约束力更强的高标准自由区。该协议覆盖了原产地原则、贸易救济、动植物检疫、技术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等广泛议题并包括了劳工标准问题与环境问题,是高规格的自由贸易协定。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TPP正在从一个APEC框架内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转型为覆盖面更广的、更有约束力的自由贸易协定。

(二)美国主导并加快TPP的战略意图

1、扩大海外市场,摆脱经济危机“阴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经济总体上处在低速增长状态。为支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复苏,奥巴马政府亟须扩张美国出口市场。而亚太地区人口数占全球40%,全球贸易总额占45%,据高盛研究预测数据,2014~2016年亚洲经济增速预计将保持7.3%,这意味着亚太地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奥巴马政府将第二届任内的最重要经济目标确定为结束TPP谈判,进一步打开亚太市场。

2、重建全球经济贸易秩序。随着“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美国通过WTO推行其全球贸易战略的阻力越来越大。美国欲通过TPP这一突破口,再建一个与WTO并行且有更高标准、更深入的多边自贸协定,为美国商品进一步打开市场创造条件。并且通过TPP,重新进入其曾被排除在外的经济区。如果TPP的扩展是成功的和持续的,美国也将成为未来亚太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加强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3、打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结构,遏制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目前,亚洲环太平洋地区仍然是国际经济的主要拉动力,分别占据全球GDP总量的60%和国际贸易的50%。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对欧美经济依赖度下降,对内市场需求依存度上升,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亚洲新兴经济体扮演着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中国在亚洲地位的崛起,制衡了美国重返亚太的主导性,因此美国加快推进TPP建设以避免美国在东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经济损失,同时弱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亚太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二、TPP“去中国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一)边缘化风险。我国TPP研究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赵晋平等人指出:“从目前趋势来看,TPP作为APEC区域内唯一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的超大型贸易集团,将可能成为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主渠道,在区域合作规则制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其成员国进一步增加,TPP甚至可能演变成为主导APEC机制的利益集团,我国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中国是一个高贸易依存度的外向型经济体,长期以来,对外贸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日美两国就日本加入TPP谈判的预备磋商达成协议以及韩日TPP预备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以“10+X”为主体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可能因此而陷入停滞。中国有可能面临在亚太经济版图中被孤立的局面。同时,TPP战略的实施也削弱了中国对东亚区域的战略影响力。TPP协议一旦建成,美国将把跨太平洋经济体整合成一个单一的21世纪贸易共同体,客观上美国实现了重塑亚洲战略,不仅扩大了美国经济利益,而且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

(二)TPP给中国出口产业带来威胁

1、TPP各成员国产业本身的内部互补性及贸易转移效应。TPP是南-北合作型的区域贸易组织,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出口产品各不相同。要素禀赋的巨大差异给TPP内部投资及贸易转移效应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TPP在2015年前取消所有关税,而美国目前仍为东亚的主要出口对象,中国在对美国出口上和东盟及日本存在直接竞争,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产品将因TPP国家之间的关税免除而变相的增加成本。更为重要的是,TPP中的新兴经济体同我国的产业结构及要素分配趋同,在产品出口的市场和结构上存在强烈同构性竞争,这对我国某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产生较大冲击。随着近年来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我国人力成本已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而TPP内一些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且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这将使我国部分传统出口优势产业逐步失去竞争力,进而使TPP内部贸易转移效应更加明显。

2、TPP高标准壁垒将使中国向TPP国家的出口遭受损失。首先,由于TPP是高规格的自由贸易谈判,在其自身的高标准下资本流动更加自由,技术标准更加严格。加之劳工与环保标准、原产地规则标准等旨在保护TPP内部市场的技术性壁垒使得成员国贸易结构及流向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中国产品出口TPP成员国造成威胁;其次,TPP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将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向其成员国出口。安全、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技术限制会使中国工业产业处于被动状态。“原产地规则”限制成员国使用来源于非TPP成员国的原材料以及中间产品,而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为中间品贸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这种出口模式,降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间接限制中国对TPP出口。

三、面对TPP中国的对策

(一)积极关注TPP谈判进程,适当参与谈判。就目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看,如果中国选择忽视TPP的存在,在未来有可能被孤立于亚太经济的核心之外。鉴于中国已经参与的国际协定和拥有的国际地位,中国可以在适当时机与TPP进行协商和谈判,但是在谈判过程中要以双赢为出发点,同时考虑TPP谈判的障碍与中国的国情,在权衡自身利益之后,做出慎重选择。同时,中国可以选择与重要的TPP成员方举行双边贸易协商,以稀释TPP规则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制定应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贸易壁垒预案。发展绿色农业及制造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以促进技术的创新。降低对农副产品、加工食品、电子产品及其他制成品的负面影响,提升这些产品的竞争优势;其次,面对TPP挑战,我国需要对现有出口体系结构、产品标准、产业结构做出全面调整和升级,直接面对北美和东亚市场,以一种“倒逼机制”将中国的出口贸易向高端化推进;最后,我国应尽快转换为内需主导的经济模式,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充分利用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巨大的国内市场、丰富劳动力资源及某些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扭转目前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

(三)探索上海自贸区对TPP规则的融合。中国建立上海自贸区的主要目的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自贸区将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和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这与TPP协议谈判对服务业开放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一致的。就金融业开放而言,方案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在自贸区内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目前,国内金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上海自贸区应该在关键领域实行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场开放上实现突破负面清单管理就是一项制度创新。在上海自贸区实施一些与TPP规则一致的改革,实现与TPP规则的融合,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形成全国可推广复制的经验,这将增强中国应对TPP规则的内生能力。

(四)积极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对TPP而言,中国、日本、韩国现在正在进行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是一个强有力的对抗。中国和韩国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韩国与日本也进行了此方面接触。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形成,预计北美自由贸易区会占据全球总量的25.8%、欧盟占据25.2%,中日韩贸易区占据20.5%,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TPP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韩国在中国对外战TPP冲击下亚太新秩序整合的中国对策略中占有重要一席。

(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推动作用。2014年10月24日,由中国提倡并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正式成立,这将补充当前亚洲开发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投融资与国际援助职能,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促进亚洲的“活力与增长”。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投行的推动作用,积极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不断减少甚至消除TPP带来的去中国化影响,扩大中国的贸易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有志,张伟鹏.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发展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

[2]乔其明,窦尔翔,李东阳.TPP谈判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14.9.

[3]李罗莎.TPP的影响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全球化,2014.3.

[4]刘柏.TPP冲击下亚太新秩序整合的中国对策[J].东北亚论坛,2014.2.

上一篇: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 下一篇: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