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到底具备多少项功能

时间:2022-10-18 03:41:47

都市农业到底具备多少项功能

摘要:都市农业作为一种生长于大都市中城市区域内部或其的现代农业,功能多样化和空间布局的无明显城乡边界是其显著特征。本文以都市农业内涵作为基点,全面阐释了都市农业所具备的综合功能。

关键词:都市农业 多功能性

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中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与传统的城郊农业不同,都市农业属于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绿色产业;是一种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新型农业类型;是按照市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出口创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一、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简称UA)是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结合,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环境资源并借助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融现代农业技术、乡村文化、观光休闲旅游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职能于一体,将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的城市生态农业系统[1]。它是一个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化农业的综合概念,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是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区域范围内或者延伸地带形成的,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一般而言,都市农业表现为两类形态:一类是集约化的产品型都市农业,例如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等;另一类是服务型都市农业,诸如绿化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2]。

二、 都市农业功能的多元性拓展

农业多功能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末和90 年代初日本提出的“稻米文化”。为保护国内的稻米市场,日本提出日本文化与水稻种植密切相关,日本国内许多节日和庆典是根据水稻的播种、移植和收获活动确定的,保持日本水稻生产也就保护了日本的“稻米文化”。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承诺中提出“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点,在高潜力和低潜力地区实施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3]。

对于都市农业的功能,学者观点并不统一。譬如:张德永认为:从都市经济发展和都市建设对农业的多元需求出发, 都市农业必须向多功能“四生型”开拓, 使原先局限于生产供给型的城郊农业, 加速转型为融生产保障、生态建设、休闲生活服务、生物技术载体于一体的“四生型”都市农业, 并且功能的拓展应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4]。而顾吾浩则认为:都市农业应具有三大功能:即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等。综合不同学者的看法, 我们认为,都市型农业是一种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化的农业大系统。都市农业除了具备最基本的商品生产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外, 还应当具备生态建设、休闲旅游、绿色文化、科学实验、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等直接、间接的多重功能[5]。具体功能的发挥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多有差异,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可作如下概括[6]:

(一)生产和经济功能

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保障型产业, 生产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和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花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离不开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即使在交通极为方便的国际城市,如香港、日本、新加坡,也有相当部分农副产品需要就近供应。

生产功能是经济功能的基础。经济功能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都市农业可以利用现代工业技术,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具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城乡劳动力就业, 提升城乡产业结构, 保证农业经营者(农民)增产又增收的功效。其二,都市农业依托大城市对外开放和良好的口岸等自然优越条件,冲破地域界限, 实行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的大流通、大贸易经济格局;加快农副产品国内、国际间的流转创汇增值, 提高农业附加值;依托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放型农业的创汇功能,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副产品的生产, 开拓国外市场。

(二)社会和生活功能

都市农业首先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不仅具有为市民和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服务功能,而且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为都市农业的生产经营者带来丰厚的收益。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城乡居民就业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农业观光、旅游休闲是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改善居住环境和休息环境,提高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生活服务功能。在都市农业区开辟景观绿地,市民农园,花卉公园,教育公园的方式,不仅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与游憩的场所与机会,减轻了他们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 达到舒畅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而且,让市民体验农业丰收的喜悦,增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质,获得新的生活空间。

(三) 文化和教育功能

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为现代农业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其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人们对现代农业和文化内涵的感知。都市农业为市民由物质满足转向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提供场所和机会;为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达国家保持民族传统文化造就基础;为老人晚年生活提供愉快而有意义的活动场所;此外,都市农业还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通过对市民及青少年进行农技、农知、农情、农俗、农事教育,推动市民及青少年接触农业、体验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7]。

(四) 生态功能

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在都市开辟城市森林创建公用绿地;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改善空气、水源、景观等生态环境质量,防止城市过度扩张从而为未来都市化发展预留空间;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和谐的生态环境, 使整个都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 旅游功能

都市农业的旅游功能是指通过开发农业旅游产业, 在都市农业区内开发例如景观绿地、市民农园、百花园、百菜园、宠物园、观光农园等形式的农业旅游项目,为都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洁净优美的休闲、游览场所,提高人们的休闲生活质量。通过采取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方式,激发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收获和品尝乐趣。不仅可以增进情感和健康,展示浓郁的农业文化, 提高都市居民休闲生活的意境和档次;而且可以并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外汇收入,改善投资环境。

(六)示范和辐射功能

都市农业凭借都市经济实力、科技基础和人才优势, 在农业设施装备、农业高科技开发应用、农业生产力水平等方面, 将率先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并为推进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经验, 起到示范辐射的作用。在都市特殊区域内, 通过发展“三高一新”(高投入、高产出、高技术、机制创新) 农业, 一方面,展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 辐射周边农区农业, 带动区域性农业发展[8]。另一方面,依托大城市科技、信息、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辐射,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进而带动持续高效农业乃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功能[9]。

[参考文献]

[1]安晓宁,王全辉.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功能及其发展战略与对策建议[J].调研世界,

1998(12):7-9.

[2]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3):62-67.

[3]李静,杜奇勇.浅谈休闲农业[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1):44-46.

[4]张德永.面向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都市型特点[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2):65-70.

[5]曹林奎.都市农业导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21.

[6]李永强,赵庆河.都市农业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J].调研世界,1999(4):35-7.

[7]关故章,杨泽敏.都市农业的发展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4(3):559-562.

[8]叶军.都市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南开学报, 2002(6):39-46.

[9]曹林奎,陆贻通等.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70-273.

上一篇:我国出口商在信用证支付下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下一篇:我国蔬菜产品比较优势及形成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