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时间:2022-10-18 03:08:02

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中华回乡文化园建造在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城西,是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历经六年艰辛创建的一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景区,也是国内、区内中国回族文化习俗的重要陈列展示场所。该文化园区以回族伊斯兰建筑文化打造旅游景区的景观,以征集收藏发掘研究中国回族历史文化遗产资料为陈列展示展演内容。整体规划占地6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的园区一期工程占地19.8万平方米,在坐西面东的中轴线上建有大团结广场、主体大门楼、圣洁广场、回族博物馆、民俗村;轴线南北两侧建有水塘、礼仪大殿、演艺大厅(阿依莎宫)、穆斯林风味餐厅、穆斯林艺品购物街等多功能的服务设施,建筑总面积约三万余平方米。这些单体建筑,映衬在绿地湖面水系之间,可同时接纳数万人。游客可以参与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浏览园区富有伊斯兰装饰风韵的特色建筑,参观回族历史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陈列展示,鉴赏回族与伊斯兰文明的珍贵文物,感悟回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领略回族对华夏文明的贡献,了解回族跨越式发展的变化。

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领导者,是在潜心学习、钻研伊斯兰建筑文化和中国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对这些系统的建筑史料进行类型学的对比研究和深思熟虑,提出借鉴海内外伊斯兰古建筑优秀作品和中国回族清真寺经典实例的创新构想,与承担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的业内人士共同研讨,编制修订、完善设计施工方案,甚至不惜工本,延请民间工匠描画图案、制作出模型大样,反复推敲其艺术观瞻效果后,做出施工决定,逐个进行实施。所以,中华回乡文化园规划设计与施工建造,是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深入继承发掘和研究利用伊斯兰建筑文化和华夏传统建筑文化优秀成果的一次创新建设工程。从中华回乡文化园如下几方面可以看出它彰显出的文化特色和创新精神:

(一)坐西面东的朝向与园林式布局呈现出伊斯兰建筑的传统和回族建筑文化的特征。东方清真寺的坐向,遵循着穆斯林朝拜天房的方向进行定位,将其主体建筑建造在山水映衬、林木环绕的开阔地带和穆斯林社区之中,便于穆斯林聚集活动。中华回乡文化园依然遵循这一理念,进行构思规划布局建造。

(二)园中各单体建筑,依其在景区中的功能,在形体构造和内外装饰上,都选取伊斯兰建筑的优秀造型风范和装饰图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不同的设计施工手段进行创建,使得主体大门楼、回族博物馆、礼仪大殿、民俗村、演艺大厅、餐饮中心,各单体建筑的体量造型和装饰各具特色,而整体色调又相协调一致,高低错落、奇伟雄浑、纯洁庄重,饱含着伊斯兰风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彰显当代中国回族开放的胸怀,充分满足了做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景区的景观艺术需求。

(三)园区各项特色建筑,运用系统详实的回族伊斯兰历史文化资料、民俗和传奇历史人物史迹资料,进行系统陈列展示展演,充分发挥了单体建筑的实用功能,对回族文化进行收藏集成、弘扬传承。在创办开拓文化产业,将回族文化推向市场的同时,普及了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知识,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民族团结。

中华回乡文化园最引人瞩目的,是回族博物馆和金色礼仪大殿。回族博物馆是一座借鉴伊斯兰建筑的优美造型与回族文化传统的特色建筑,是文化办园的支撑和艺术精髓所在。该馆平面呈“回”字形布局,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内置六厅四室:五个陈列展示厅、一个演播厅和保管室、办公室、接待室、研究室。具备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展演、研究交流、接待参观四大功能,为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和景点建设,增添了一道瑰丽的风采。

为了弘扬回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突出展示效果,该馆历时三年征集收录了数千件海内外回族伊斯兰古迹资料与文献图书资料,从中精选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代表性遗物、遗迹、文献图片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通过精心设计,采用跨越时空概括再现的艺术手法,结合制作模型、辅助展品等形象资料,策划筹办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览,并按五大专题进行系统的布展陈列,集中展现出中国回族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伊斯兰文明进程与文明互动、中国回族形成的传奇经历和独特文化习俗、回族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五大专题,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寓教育性于观赏性之中。该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45万余人,吸引了广大海内外人士和穆斯林群众。开馆至今,博物馆接收来自本区、甘肃、北京、香港等地穆斯林人士和伊斯兰国家阿曼、科威特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官员的捐赠约20余批,捐赠图书资料329册、捐赠文物322件,捐赠书画作品86幅。这些捐赠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与文物资料的积累,充实了陈列展示。目前,园区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基地,并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位于博物馆左侧的金色礼仪大殿,在吸收阿拉伯伊斯兰古典建筑奇伟造型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回族清真寺礼拜殿的布局与装饰特色,是一座供礼拜和观赏的多功能艺术殿堂。该殿高38米、进深86米、宽62米,占地8000平方米,总体呈正方形布局,正殿为八角体,殿前有穹顶方形廊厅,前厅与殿外南北两侧建有回廊、侧门、水房,供更衣沐浴,四隅建有高达46米的秀美宣礼塔,与大殿高大的金色穹顶交相辉映,构成一组雄伟的建筑景观。殿内西壁正中建有马蹄形壁龛,壁面与殿柱镶满彩色壁砖、穹顶彩绘,布满伊斯兰花卉与阿文图案装饰,彰显了伊斯兰艺术风韵,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座礼拜殿,也是系统展示中国回族清真寺建筑文化与礼仪文化的景观场所,它可容纳数千人进行礼仪活动,同时允许游客进殿观礼与参观,其殿内陈列展示和接待礼仪,赢得海内外各界参观者、造访者的赞誉。

现在,矗立在绿色田野和湖水映衬之中的富有中国回族伊斯兰风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群体,已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彰显中国回族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处颇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大型旅游景区、一处开创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一处彰显和谐文化的精神家园、一处与海内外穆斯林进行友好交往的平台。中华回乡文化园开园至今,门票等各项收入已逾千万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获得了双赢。成为展示宁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弘扬利用,创办文化产业,扩大开放、促进与穆斯林世界交往的窗口。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领导者表示,公司已经开始进一步发掘回族文化的资源优势,集思广益,对中华回乡文化园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再次进行深入研讨和规划,以全新的模式与理念,深入发掘整合回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民俗资源,开拓融资渠道,启动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规划建设项目,完善该文化园区的各项功能,使之最终形成一个依托纳家户古老回族社区厚重文化积淀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大型伊斯兰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真正成为开发回族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

上一篇:“无”的存在:数字化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 下一篇:基层图书馆在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