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述评

时间:2022-10-18 02:22:45

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述评

摘要: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诸多见解,探讨了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及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持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金融企业;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近阶段,随着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人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其内涵也逐步趋于清晰,截至目前,可以将关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见解总结如下。

1、必要因素

持有此见解的学者们大都认为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水平由关键因素的质量情况及相互作用而确定。

罗玲玲等(2007)见解是,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由三个必要因素构成,即创新意识、现实创造才能和潜在创造才能,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胥群(2006)基于心理角度研究,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应由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创新技能和创新情感所构成;邓成超(2005)指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分别由创新思路、创新学习和创新操作三个因素而构成;纪延光(2006)则定论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由基础、创新和协作三个基本因素构成。

土家棋等(2008)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证明,假如综合性看待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则其能力水平由他们在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思维创造和能力等方面的创新所决定。而此创新过程中,对新事物的学习要灵活,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具有独特思维、观察能力;知识的基础掌握则是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构成的根基和资本;思维能力的创新是转换思路以另外一种形式进行的问题解决;技能的革新则成就了革新成果到实际运用工具的顺利转化。

2、能力因素

持有此见解的学者们觉得,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应由多种能力集合而成,属于一种能力束。

曹景富(2008)的见解是,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是由自身知识的掌握、信息的识别、信息技术的运用、知识的更新以及知识沟通的物化等能力综合而成;易茜(2006)则指出,理解判断能力、实施能力、自身掌握能力、创新能力和各种学科的融汇贯通能力综合构成了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理解判断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并有所改进的综合能力;实施能力是指学生对于基本学科的灵活应用能力;自身掌握能力是指学生接收及求索的主动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基于原有知识体系的制约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各种学科的融汇贯通能力则从另一角度体现了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在学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下,关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方面,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徐新华(2004)针对高校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高校课堂中关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只有对目前的教学方案、内容及方式实施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并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及课余创新学分的设置等渠道,才能培养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郑晓红(2005)的意见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改善教学方法、重新配置课程知识结构并使之优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教学方式以及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研究等来锻炼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土立(2005)的见解是,重视培养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适应知识时代、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因而应加速思想观念的转换、营造创新氛围、合理安排教育课程、改善教学与考试措施,以此加强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蔡安江等(2005)说明了在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深化教制改革、加强教师科研水平、丰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其发展的必然之势。曹小光(2008)指出,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阵地,其传统的教学思维必须有所改观,重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并基于文化氛围、教育培养形式、社会实践等塑造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付启敏(2006)深入探析了大学生创新欲望的缺乏性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在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仍比较浅显,普遍停留在表面或普适性上,而怎样与各专业特点相联系形成针对性强的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评价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崭新的范畴,它使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研究由理论探讨转换为实践应用,同时将学者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测评以及提升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上来。目前的研究有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其一是定性评价,基于规范性视角在大学生对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进行分析;其二是通过建立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统计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各方面的数据资料来进行定量分析。

1、定性评价

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定性评价焦点主要是剖析影响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各种原因,然后将这些原因及相互作用关系的质量水准进行综合评判,进而概括出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情况。定性评价的特点是能够非常明晰地界定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影响原因,但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得不到精确的结论,又由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自身存在的缺陷,因此,该方法通常很难正确评判出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水平。

2、定量评价

易茜(2008)、土家棋(2008)等学者大都通过数学统计与模糊评价相结的方式,构建关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此优化其结果,可测率较高,然而评价指标体系各有区别,导致其指标选择也有很大的差异,且范围较大,指标权重也只凭借主观赋权来确定,受限的空间愈来愈大。

由于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较为笼统,其边界也模糊不清,因此,大学生对金融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是遵循规范性分析结合定量演算的最佳思路,来最先明确其影响原因,再利用EXPERT CHOICE等基于AHP算法的工具对原因进行权重赋值,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现实样本,结果反馈后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改正。

参考文献:

[1]罗玲玲,王素君,张晓霞,吴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08期.

[2]胥群.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年04期.

[3]邓成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18卷06期.

[4]纪延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6年26期.

[5]曹景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8年03期.

[6]易茜.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年04期.

上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下一篇:金融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