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泳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18 02:07:33

高校游泳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体育院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游泳教学理念滞后、游泳教学内容陈旧、游泳教学方法不合理等制约我国游泳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更新游泳教学内容、构建丰富的游泳教学方法体系等游泳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体育院校 游泳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66-01

一、我国体育院校游泳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游泳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游泳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体育院校游泳教学的基本理念中,游泳项目仍然是一个竞技运动项目,而没有将之作为人们终身从事的健康和娱乐活动项目来看待。这种教学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游泳的基本认识:既然游泳是一种竞技体育项目,那么对游泳技术、技能等基本运动能力的训练就客观地成为游泳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必然导致种种不良后果的产生,一个典型的不良后果是由于体育院校学生毕业后多数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他们的终身体育观念的缺乏,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所指导的大众的心理变化情况,从而不利于积极促进社会终身体育观念的确立和扩展。

2.游泳教学内容不合理

受到落后的游泳教学理念的束缚,游泳教学内容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中游泳运动技术环节教学比重偏大,对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要求较多。因此,导致游泳教学内容缺乏研究和创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多是从先学呼吸、先练速竞技游泳着手,加剧了学生对游泳的恐惧感,从而使学生逐渐远离游泳池,这不仅严重影响游泳教学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无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设计的基本要求,单向地向学生传授游泳技术,学生根据教师教授学生与教师互动模式。

二、更新游泳教学内容,构建丰富的游泳教学方法体系

我国有些学者在对游泳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游泳教学新的思路,即要加强游泳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总结实际运用教学方法的经验和规律,创新适合游泳教学特点的特殊方法。必须改变教学内容中技术和技能比重偏大的局面,逐步确立知识传授、终身体育理念树立重娱乐性和大众性与游泳技术教学并重的游泳教学内容;改变游泳教学中竞技色彩浓重的特点,转入娱乐性体验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游泳教学方向。

目前,有些学者开始注重对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游泳教学中的研究。他们认为,多媒体计算机与水下摄影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常规游泳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可以展示图文并茂的生动正确的技术讲解与示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建立和形成动作表象,强调个体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因此,依据游泳教学的实际需要和特殊性等情况,积极采用CAI课件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张爱平等学者通过对高校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游泳教学改革进行实验研究后发现,CAI课件进入游泳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三、游泳教学内容的具体创新改革

1.对称式转轮划水技术的学习

对称式转轮划水技术是以肩关节为轴心、双手对称作圆周转动划水.此技术对自救、水中自我平衡、水感的培养以及对游泳技术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放弃常规的抱膝浮体、蹬边滑行等初学内容,首先学习意外落水的自救.采用从直立水中漂浮着手教学,即不使人因突然改变体姿而带来“恐水感”.具体内容是:

1.1身体滑入水中;

1.2由仰浮到站立;

1.3对称式转轮划水将头抬出水面;

1.4身体直立水中练习对称式转轮划水,头抬出水面立即用嘴呼吸;

1.5自救游泳姿势(即身体直立,双手在体前或体侧压水,也可仰浮,在腰两侧做对称式转轮划水)练习。

2.从直立过渡到平卧熟悉水性练习

由于人体在陆上行动都处于直立状态,要初学者立即进入游泳的平卧状态(目前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如此),其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是很困难的,应采用熟悉水性从直立过渡到平卧的教学内容:

2.1屏息直体漂浮 学生2人一组,甲站立,拉住乙的手扶持保护,教师统一发口令后,乙做屏息直体漂浮,乙起立后仰脸向上使鼻子处于最高位置。

2.2蹬底漂浮 撤去保护,吸气沉底后蹬底直体漂浮.

2.3平卧漂浮 学生2人一组,甲一手扶住乙的后脑勺,一手扶住乙的腰部,乙慢慢后倒仰卧水面,漂浮约半分钟后转体成俯卧,待屏息将尽时双臂快速作对称式转轮划水团身起立,然后轮换.

3.先从仰泳(反蛙泳-反爬泳)开始泳姿练习

目前高校游泳教学大部分都是从蛙泳或自由泳开始,这2种泳姿初学时都是俯卧在水面并且需要屏息,困难是十分明显的.因此,选取仰泳中的反蛙泳作为游泳的入门泳姿十分必要.首先,反蛙泳仰卧水面,头面露出,眼睛可睁开,口鼻能呼吸,避开了屏息和睁不开眼睛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困难.其次,反蛙泳的手臂动作是此前多次练习的对称式转轮划水动作,而腿的动作也是完全对称的,很快能掌握,学会反蛙泳后,进入仰泳的反爬泳内容的教学,重点放在打腿技术上,待水中平衡位置正常或优良后,学生会很快掌握仰泳技术.

4.学生游泳耐力的提高

从竞技的角度来审视游泳教学,重点必然是放在爆发力和速度上,这也是目前高校游泳教学的一个理想目标。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游泳并非为了比赛,而是健身和自救.由此来看,有氧呼吸的耐力训练明显比无氧呼吸的爆发力训练更具有健身意义,游泳距离的长短也明显比速度的快慢更具生存意义.我们应重视耐力训练,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泳道内绕圈长距离游泳,可以计时,如1次15~20 min;也可以计距,如1次5~8圈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游距。

参考文献

[1]陈小敏,迟爱光.我国游泳教学方法的变革与创新[J].体育师友,2003(5):5.

[2]冯海城.国外体育教学对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23-25.

[3]马秀梅.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思考[J].游泳,2006(5):37-42.

上一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化学第二课堂 下一篇:对高三语文教学的一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