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18 01:38:14

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提要]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财会类专业教育沿用“以学科为体系”的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系统讲授课程知识的教学模式。虽然存在较大比例的实践教学,但并没有以一线工作过程为依据,培养的学生尚未完全具备作为一名会计员应有的职业能力,无法直接完成基础性会计工作,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校企联动;项目运作;实训;实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二类项目)“基于校企联动、项目运作的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c201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校企联动下的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一、研究背景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工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贴近度,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财会类专业一直是浙江省也是我院高职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浙江省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地区之一,民营企业众多,能够提供大量的财会类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出于对职业地位、工作环境等的考虑,学生及其家长相较其他专业更青睐会计。根据前期调查情况,学生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就业。这类企业的规模有限,财会人员分工并不明确,往往参与多个业务操作,对财会类人才的综合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

二、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高等职业财会类专业教育沿用“以学科为体系”的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系统讲授课程知识的教学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甚至是较大比例的实践教学,但实训并没有以一线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培养的学生尚未完全具备作为一名会计员应有的职业能力,无法直接完成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浙江省及我院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教学岗位针对性不强,技能训练以仿真软件为主,真实性不够,没有根据企业会计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

2、由于专业岗位的特殊性,企业一次性接纳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量极其有限,学生参与企业真实工作的机会较少,实现校企合作的难度大。

3、实训课程的使用教材实质上成为专业主干课的配套练习题,应用性内容相对缺乏,适合于“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建设滞后。

4、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方法较为简单,评价标准难以统一,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三、改革理念及思路

鉴于以上分析,探索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借助会计师事务所丰富的企业会计实例,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会计实务的实训教材,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形成职业化的教学环境,并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项目——学生考核评价,完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最终形成基于校企联动、项目运作的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企业多方面岗位能力、满足企业需要的财会人才。

四、改革的内容

(一)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成为其业务分部。校内会计实训中心的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有力途径之一,但校内的仿真实训还不能够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学生与真实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尚未“亲密接触”,学校要走出去,为财会类学生拓展实习实训的空间,因此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就成为拓展学生实习空间的首选。我院与当地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会计师事务所同意:学校成为其业务分部,教师可以分批到会计师事务所专门进行项目式运作的培训学习,专业教师可成为其兼职业务员,事务所成为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根据高职教育的需要,选派单位业务骨干到学校开展教学或讲座活动,接受学校派出的若干学生来企业进行为期时间不等的实习;在不损害事务所利益的情况下,为学校师生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便利;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学校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指定专门人员对学校所派学生进行指导,或为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提供便利;帮助毕业实习的学生制(修)订实习计划,使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基于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校企联动,开展实训教学。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掌握的丰富的企业会计实例,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以项目式运作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围绕企业真实经济业务处理过程,结合学生项目分组,完成不同类型企业项目式运作训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

基于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校企联动,开展实训教学,联动的方式主要有:

1、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中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成为我院的财会类专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展专业调查,根据专业调查及专家意见反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增加会计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增设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使实训课的比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由原来的40%调整到现在的50%,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团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来我院开展讲座活动,增加学生对会计职业生涯的认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成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利用其所掌握的丰富企业会计案例承担教学任务。如2011年11月23日邀请温州金算盘财务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赵黎明老师对学生进行关于温州服务业真账实践操作的培训。

3、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分批到会计师事务所专门进行项目式运作的培训学习,专业教师也可以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兼职业务员或企业财务部的员工。目前项目组成员和实训课教师团队中已经有多人到事务所学习或到企业挂职锻炼。

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实现四方“多赢”,即学校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困难,在校企合作中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变“纸上谈兵”为实战;学生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便于毕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会计师事务所分享了学校资源优势,有利于自身加快发展。

(三)基于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考核评价学生。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为依据,以项目为依托,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项目——学生考核评价,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

五、实现改革的路径

(一)创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以会计业务链为主线,工作任务为节点,根据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在实训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式运作模式,对学生按项目分组,由教师带领项目小组以真实的企业经济业务为训练载体,围绕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创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新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项目运作的实训教学,学生按项目分组,打破了传统实训同时、同地、同内容的限制,增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二)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掌握的丰富企业会计实例,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发实训教材,使教学内容尽可能接近职业环境氛围,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项目——学生考核评价。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为依据,以项目为依托,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项目——学生考核评价,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考虑项目特点,明确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法和评价标准。

(四)融入社会服务。由经过会计师事务所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实训教学指导队伍,以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项目为训练载体,师生完成会计师事务所真实项目的部分业务操作。学校师生可以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兼职会计、业务员等角色,融入社会服务。

(五)建立实训教学师资团队。实训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本项目在实训体系建设中建立了一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又有在企业锻炼、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为项目的试点及推广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

上一篇:我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现状 下一篇:智能化让建筑更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