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潮流影响艺术流变

时间:2022-10-17 11:20:46

浅谈社会潮流影响艺术流变

[摘 要]一个时期的艺术,往往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潮流和审美风格相联系。当18世纪的欧洲逐渐以一种清新自然的基调展现自己时,其艺术风格及审美特征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中,芭蕾艺术随着洛可可风格的来袭而突破了原有的审美规范。舞蹈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如晴雨表一般反映了时代特征以及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社会潮流在感染艺术氛围的同时也给艺术发展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关键词]社会 影响 艺术 洛可可 芭蕾 发展

[中图分类号] J7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62-02

18世纪的欧洲艺术逐渐由巴洛克时期的繁复奢华主义转向了洛可可时代的简约自然风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宝贵的艺术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更新与完善。芭蕾作为欧洲代表性的舞蹈,在时间精灵的积淀与启发下,融合于古典与浪漫的气质当中,弥漫出独具魅力的芬芳色彩。

一、历史变迁——芭蕾的完美蜕变

芭蕾舞是我们熟悉的舞蹈种类之一,它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最早芭蕾舞出现于15世纪的意大利,在当时社会,芭蕾主要运用于宫廷享乐。由于王室贵族对于芭蕾的热衷与喜爱,芭蕾在得到国王的重视与推崇的同时依照王室的风格与喜好不断得以变化发展,并为满足宫廷娱乐及审美需求而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的持续发展,在18世纪的法国出现了以“轻快、自然”为审美代表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一词是从贝壳和石头纹理演化形成的,它强调人与自然、文化与天然的结合。[1]洛可可风格浮华且具备法国式的轻快优雅,其最初的兴起原因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在反映现实的表现方面更加突出了其特有的风格特色。在18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人们理性思维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使人们有能力认识到旧社会制度的缺点。而一些世俗和教会贵族放荡的品行,也逐渐使王室的权威人物丧失了威望。这种依据批判性思维与对自身能力的无限自信,也促使个人感情价值的高雅化。人们喜欢牧歌式的抒情和阿那克里翁式的诗篇,比起那种歌颂式的英雄史诗,大家更喜欢真实的喜剧和贴近现实的精彩对话风格。

随着城市和资本的不断增长,政府和制度的改革,艺术文化也日益蓬勃发展。1563年在佛罗伦萨建立了第一个艺术学院,随后伦敦和慕尼黑的艺术学院也相继建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芭蕾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以浮华、繁琐、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演出风格。在巴洛克风格盛行的晚期,广泛运用具有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轻快元素的设计,这一风格的兴盛逐渐取代了巴洛克风格。路易十五登基后促进了与宫廷艺术有关的各项发展。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也随之发生转变。伴随着路易十五的统治而来的是纤细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的设计。芭蕾在此期间发生的变化与社会环境背景相吻合,逐渐由夸张的繁琐转向华贵的自然。可以说,它的发展迎合了社会主体需求和人们的审美需要。19世纪初是芭蕾发展史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内容与题材、技巧与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而社会环境以及社会主体所崇尚的风格,对芭蕾舞蹈的技术改进以及形式风格的基调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洛可可风格对芭蕾艺术审美的影响

(一)足尖的运用与普及

芭蕾是西方的一种特定舞种,15世纪出现在意大利,经三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特定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舞蹈。[2]早期的芭蕾是为王室宫廷享乐而服务的,后经国王的重视以及音乐舞蹈家的创作与编排,逐步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演出形式。

芭蕾在漫漫的时间旅途中找寻着属于自身独有的审美风格和技术特点。1832年首演于巴黎皇家音乐舞蹈院的舞剧《仙女》,使芭蕾艺术在技术的表现方面达到了历史性的突破与转折,其中一些典型的审美规范一直沿用至今。舞剧《仙女》 角色根据演员的身体条件和超强力度的控制与把握,迎合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轻盈飘逸、简约质朴的风格,运用了足尖舞蹈的方式,将身体线条拉长,并减少地心引力对演员的影响,流露出轻盈纤巧的舞姿,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延伸与美感。这部作品把当时社会生活所追捧的高贵典雅主体文化渗透其中,将贵族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洛可可时代的影响下,塔利奥尼利用了足尖技术,把这种技术推到一定的高度,并运用“脚尖功”成功地塑造了仙女的形象,后人竞相模仿,脚尖功从此成为芭蕾女舞蹈家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服饰的改良与设计

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社会上的广为流行和蔓延,影响了人们对于芭蕾服饰方面的审美追求。巴洛克时期洋溢着的庄重和尊贵,都被洗练的举止和艳丽而纤柔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达到鼎盛,其服饰采用鲸须、金属丝、藤条或较轻的木料和亚麻布进行设计与加工。18世纪中期以后洛可可服装日益华丽,注重花边和蕾丝的装饰,使服装整体具有女性化、柔美浪漫的主题个性,突出了女性纤美、动人的形象,其线条、色彩、光泽等独具特点,更趋向于高贵与雅致。敏感的艺术及时地反映了社会审美趋势的变化,芭蕾的服装同样符合其发展规律。在这种风潮影响下的芭蕾舞台服装,摒弃了过去服装的繁琐与冗长,一种清新简洁、华贵高雅的风格跃入人们的视线。舞剧《仙女》的主演塔利奥尼的浪漫主义风格舞裙,是一种由薄纱制成的筒形长裙。法国舞蹈家卡马戈大胆剪短了拖地长裙并露出了脚踝。另一位舞蹈家沙莱也抛弃了鲸骨裙,改穿轻便朴素的细棉布裙。1832年拉米才为塔利奥尼设计了大受欢迎的仙女长裙,它是由纯白色绸子与重叠多层的薄纱制成的,质地柔软而轻飘,衣服上没有过多的装饰,突显了舞者的细腰和紧身的胸衣,后面背着一对白纱制作的小翅膀,象征仙女的形象。这类创造后来一直被沿用,作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在欧洲,人们把这类作品统称为“白色芭蕾”,将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舞蹈风格和芭蕾审美典范。

(三)风格的渲染与特点

洛可可时期的艺术,常常出现曲线的趣味,突出了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型的装饰效果,在构图上运用非对称法则,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艳丽、轻快,给人以轻松与舒适,逐渐由奢华转向了崇尚人工修饰的自然效果。在艺术风格与主题方面则突出人物的谐谑性与飘逸性,表现出更多的爱与关怀。

18世纪下半叶是世界芭蕾史上的重大时期。洛可可时期所提倡的艺术风格影响了芭蕾舞剧的表现内容与主题内涵,使其由宫廷享乐过渡到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这一时期的芭蕾作品主要反映了人们向往自由、浪漫与爱情,主题更加人性化,贴近真实生活,摆脱了巴洛克时期的躁动与浮夸,以一种高雅、沉静的气质融入历史的审美文化。洛可可时代的芭蕾倡导艺术模仿自然,风格纤巧、精美,创造出一种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的效果。这一时期的芭蕾审美理想奉行“艺术要模仿自然”的原则,提倡其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舞蹈家安芝奥林尼在这一时期曾提出“质朴、真实、自然是一切艺术作品中美的三大原则”,他提出“返回自然”,这与诺维尔所主张的“大自然是唯一的审美对象、灵感的源泉”异曲同工。芭蕾在逐渐摆脱宫廷消遣烙印的同时,也以一种新的自然简约风格与高贵典雅姿态展现出来。

三、社会进步促进舞蹈艺术发展

无忧无虑的洛可可风格影响了浪漫主义芭蕾的形成与发展,使芭蕾的格调更加清新、明快、自然,不仅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审美规范,而且在主题表现上赋予了更多的感彩与人文关怀,贴近生活,反映自然,解读人们的内心世界,给灵魂创造了可以栖息的广阔天地。人们的思想不再被禁锢,艺术也不仅只为宫廷服务。艺术开始反映社会现实,透过一类艺术和作品便可以透视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大众的心理动态。艺术的生机与活力,在历史的潮流中闪闪发光,在社会的流变中熠熠生辉。

当下舞蹈作为个体生命思想的积淀与升华并逐步转化成作品的形式。“它像是感应着灵韵的律动,使之流淌在舞者与观众共同构筑的栖居里;我们洞察世界舞蹈文化的流变,感受到所看到的舞蹈现象与作品如同是一个反映时代变化的晴雨表,敏锐地昭示着与之维系在一起的整个社会历史观和民族自然观,而身处其中的中国舞蹈也必然无形中遵循这一规律向前发展”。[3]社会潮流影响艺术发展,在当今科技进步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交织着缤纷色彩的文化思想与社会观念,创作者的认知、理解与欣赏角度的不同使得艺术呈多元化的态势生长壮大。时代赋予了艺术家们一个良好的契机,在多元化的社会潮流中,创作出更加丰富并具有深刻内涵的宝贵艺术精品。同时,在精英文化的主导与影响下,我国的舞蹈艺术事业也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立人.西方芭蕾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 温尼·海德·米奈.艺术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金浩.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 刘晓真.中国世界舞蹈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5] 刘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上一篇:材料力学教学中加强高等数学知识的运用,培养学... 下一篇:基于ID3算法的航空客户流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