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7 11:02:35

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护理体会

摘要:青少年心理疾病是其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一种现象,如少年儿童的多动症、口吃、抑郁症,青少年的考试综合症、学习逃避症、自闭症等,有些心理疾病是轻微的容易治疗恢复的,然而有些就需要接受医院的专业治疗才行。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治疗简析,通过保护性约束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过程,总结其护理心得。

关键词:保护性约束技术;青少年心理疾病;护理

保护性约束,是治疗护理特殊性心理疾病的方法之一,在其医疗过程中,医院医护人员就关于此类患者的特殊病情,对其展开的一系列紧急医疗保护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再受到其他意外因素的伤害,用以保护患者自身及周围人员的安全,减少或防止公共财产损害,同时暂时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护理顺利进行[1]。如何做好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在保证患者安全及舒适的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每位精神科护士都要重视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应用保护性约束36例。其中年龄在6~18岁,其中精神发育迟滞9例,儿童孤独症7例,品行障碍2例,精神分裂症15例,躁狂症3例。

1.2方法 在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指和医生的医嘱情况下实施,我院应用约束带式约束法,即用五根棉质约束带分别约束患者的双手双脚和胸部以达到约束保护患者的目的。

2 护理

2.1约束前护理

2.1.1对家属做好告知 我院实行对每一位入院患者均进行冲动行为干预告知,有保护性约束时再次提前告知并且和患者家属签署保护性约束告知书。所以使用约束带前需耐心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医护人员向家属充分说明约束目的和必要性,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特别是在青少年病房,家长对孩子普遍比较溺爱,提前做好告知和解释能有效减少家属对护士的不理解。

2.1.2对患者告知 对患者告知让患者认识到约束是一种护理措施,并非惩戒手段,防止发生敌对情绪,降低患者心理伤害。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其本能的反抗行为,尽可能地降低约束使用对患者的身、心伤害,避免发生护患纠纷[2]。

2.2约束过程中的护理 保护性约束时要让同病室的患者回避,保护患者以及其他同病室患者的人身安全,尊重患者人格尊严,动作轻柔,注意约束技术,防止骨折、脱臼、皮肤损伤、循环障碍。要保障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松紧度以能伸进一个手指为限,切忌压迫患者胸腹部或头颈部以防意外。避免在约束过程中对患者的躯体造成损伤。同事做好自我防护防止被患者损伤。

2.3约束中患者的护理

2.3.1心理护理 对保护性约束后的患者给予心理安慰,要用亲切温和的态度得体的语言告诉患者并非是对患者的惩罚,而是对患者的保护,多接触被约束者询问患者的想法和所需并给与相应的疏导,安慰和解释让患者感受到亲切信任和被关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告知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会立即给予解除,争取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2.3.2生活护理 对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应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精心看护;要照料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协助患者正常的生理排泄,要注意保持床单位整齐、整洁、柔软、干燥、舒适;每2h更换,约束带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皮肤损伤,预防压疮和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对兴奋躁动患者,定时喂水喂饭,保证机体营养共给。随时评价患者的护理问题是否有效解决。

2.3.3记录 对于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应及时建立约束患者,巡视记录单,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记录单,详细书写护理记录。

2.3.4重点交接班 由于护士实行三班工作制度,要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的制度,对于本班未解除约束的患者应重点床头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约束时间,约束带数量,约束后局部皮肤的血运情况,以及约束后的进食服药等情况并做好记录[3]。

3 体会

3.1加强宣传力度 由于我科患者是青少年患者,大部分家长都对孩子比较娇惯,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家长很难接受,所以在现有宣传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护理咨询、公开讲课和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使患者家属对精神科护理的具体方法及意义有较深入的了解,减少因不理解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使患者家属了解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好处。以缩小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对精神疾病认知的误差。

3.2加强告知和沟通 护士应重视采取该行动前的沟通环节,要为家属细心、耐心地解释分析,并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让家属更多更好的了解保护性约束的意义,争取家属的配合[4]。大多数患者家属尚能接受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且认可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医疗行为;小部分患者极少数家属不发表意见,面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比较犹豫,但尚能接受医护的医疗建议;小部分家属认为保护约束患者会加重患者病情,可能医护人员在约束患者时动作粗暴、解释不当,致患者情绪进一步激惹,大哭大闹,暴力对抗,故家属担心会加重患者病情,造成严重后果;还有家属认为保护性约束患者。

是对患者的惩罚及人身安全可能受到意外伤害,说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缺乏信任感。提示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医疗护理及治疗操作时,应处处考虑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利。

3.3降低约束使用率 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使用指,提高法律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医疗需要或者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安全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医生开具医嘱。在没有精神科医生开具医嘱的情况下,护士不得随意将患者约束。降低约束使用率,提高护士技能要想降低约束带使用率,必须通过学习让医护人员认识到约束带使用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多项研究表明,约束带的使用不仅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护理人员的态度、人员配备、病房安全设施等都影响着约束带的用。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攻击行为处理培训,增加病房安全检查及安全讨论,加强专业人员基本技能培训,掌握保护性约束的应用原则,避免盲目随意使用保护性约束。警示绝不滥用约束。同时,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加强相关理论培训,可明显减少预防性约束,有效降低约束带使用率。

3.4提高护理专业操作技能 在技能培训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护理的学习.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患者内心的困惑,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平时应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制止冲动暴力的技能.提高护士制止患者冲动暴力行为的能力,防止在约束过程中因用力不当或方式方法错误导致患者躯体损伤,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

3.5密切观察 对于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要24h监护,被约束后护理人员应按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约束过程中容易发生患者因过度挣扎产生皮肤破损或肢体红肿、青紫,或发生因别的冲动行为引发的对被约束者的伤害。另外,当患者要求大小便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协助或暂时给予解除约束。以免造成患者排泄物污染床单位,如未能及时给予更换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皮肤红肿、破溃。被约束后护理人员还要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于有些患者约束后很快就能认识自己的言行及过激行为是错误的,评估不会有暴力和冲动行为者,可以和医生沟通给与解除,对于有些患者会产生敌意,愤怒,要和患者安慰解释。

参考文献:

[1]杜鹃.精神科患者解除约束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98-199.

[2]杜艳.精神科住院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带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2):1626-1627.

[3]张素专.保护性约束患者造成身心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8(8):133-134.

[4]杨希.10例儿童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天津护理, 2012,20(2):100-101.

[5]粟玉萱. 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发展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2,(30):123-125.

[6]胡国红. 住院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不安全因素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7):148-150.

[7]蒋传发,陈巨华,曾喜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01):38-39.

[8]Godfrey K. Mental health.Growing pains[J].Health Services Journal,2004,5888:31.

[9]Lee NB,Fung DS,Teo J. Five-year review of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usage in Singapore[J].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2003,1:7-11.

[10]Waxman RP,Weist IO,Benson DI.Toward Collaboration in the growing education-mental health interface[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999,2:239-253.

[11]胡岱梅,刘炳伦,陈晓岗. 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3,(18):2590.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下一篇:浅谈单采血浆供血浆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