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宣传、强化程序、扎实做好农村小组清产核资

时间:2022-10-17 10:44:02

加强宣传、强化程序、扎实做好农村小组清产核资

摘要: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动,农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如何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关键在于做好“三资”监督管理,基础是搞好村组清产核资。

关键词:清产核资;农村“三资”管理;“三资”委托

农村集体“三资”指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根据国家制度安排或长期劳动积累和入股所形成的共有财富,属于集体性质,归该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挪用。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物质基础,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财富积累和享受社会福利的具体表现。虽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只是农村工作的一部分,它看似局部,但事关全局,很容易引发农村社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农村源头治腐,关系到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

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就是通过清理清查村组集体拥有的资金资产资源,核实清楚自身的“三资”状况,进一步核定自身“三资”的数量、价值。

清产核资是“三资”监督管理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清产核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可以全面摸清掌握村组所拥有“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明晰“三资”权属,健全“三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护集体“三资”的安全和完整,防止“三资”流失,维护“三资”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三资”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2 清产核资的一般程序及做法

从1998年至今,村组集体“三资”管理方式由最初的村组自我管理,过渡到“村帐乡(镇)管”(只管账),之后升级为“资金账务委托”(既管账又管钱),目前是“三资”监督管理; “三资”管理手段也由最初的纸质账簿核算监督,发展为电算化监督,到现在已演变为“三资”网络平台监管,随着“三资”监督管理的不断深入、全面,基层村组也开展过3-4次规模较大的清产核资工作,采取的做法及程序一般是:

2.1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一般由村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副书记、主任,村务监督员、村民代表、党员等为组成人员的工作组,明确责任主体及具体操作人员。

2.2制定实施方案

各村组根据乡(镇)安排布置,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清查内客、清查方法、时间进度及人员分工等,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3进行宣传发动

乡(镇)、村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此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2.4开展“三资”清查

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以原始发票、合同协议、权属证书、档案资料等合法、合理资料为依据,先帐内、后帐外逐项进行清查核实,全面清查农村集体经济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摸清集体“三资”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账实、账证、账账核对,确定盘盈盘亏情况。

2.5核实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遵循“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考虑资产形成过程,从有利于管理的实际出发,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实事求是,对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的所有权归属关系进行确认。重点核实“三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2.6公开公示

清产核资结果由村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负责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公示,向农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并保存好相应的影像资料。公示期间,乡(镇)、村组要安排有关人员受理群众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三资"清查和权属界定结果有异议的,要认真组织复查复核,及时给予答复,确保清核结果群众认可。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问题已予解决的,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2.7汇总上报

村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公开公示7天后,群众无异议的《村组集体清产核资登记表》,再次进行审查,无误后,将其汇总,然后将登记表、汇总表及清产核资报告,上报乡镇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

虽然,经历了几次清产核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也实行了“三资”委托服务,但是由于清产核资不彻底,不全面,仍然有一部分村组存在资产资源底数不清,账实不符,权属不明,现在使用状况不清楚等问题,使得部分集体“三资”脱离了监管平台的监督管理,这部分集体“三资”体外循环运行,不仅严重损害集体利益,更容易引发农村社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激化村组干群关系。

3 清产核资的几点看法

如何扎实有效地做好清产核资工作,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3.1坚持定期清查制度

在实施“三资”委托的基础上,村组要配合服务机构每年定期进行“三资”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为以后工作打牢基础。

3.2是(乡)村加强清产核资宣传

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要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三资”管理及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此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及时工作进展动态,积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广泛吸收村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参与清产核资工作,发挥其带头监督作用,支持配合开展工作,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3严格工作流程,按程序办理

为严肃工作纪律,乡镇要与各村、各村与小组签订《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责任状》,明确奖惩。村组按程序,通过细致梳理,逐项填写“三资”清查登记表,标明各项集体资产资源的数量和现状,清查登记表连同监督举报电话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至少7天,接受村民监督。

3.4 乡镇清查督导组加强督导检查

乡镇纪委、财政、农经等组成联合督导组,深入各村组走访村民、老干部,结合各村上报的统计表,再次对照清查,对所有“三资”做到见物就点,见账就清,账物不清的“三资”要进行追忆、查找。通过严督细查,做到“三资”清查不留死角,不打埋伏,不重不漏,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3.5完善台帐,录入统一“三资”监管平台,实行动态监管。

村组以审核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为依据,准确登记造册,建立健全纸质台账;乡镇“三资”委托机构,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本次清产核资工作中形成的表格、文字、影像等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同时将相关数据录入“三资”监管平台,以实施动态监管。

3.6完善“三资”管理制度

进行清产核资是为更好地加强管理,乡镇要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完善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方式,规范资产、资源的流转程序,规范“三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4 小结

我们将巩固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成绩,继续落实各项制度,全面发挥镇经管站、镇“三资”委托代管中心的作用,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管理,严格财务纪律,杜绝集体资产资源的流失,并以此契机,把村级“三资”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做细做实,严格把关,努力打造阳光“三资”,筑牢基层组织基础,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村级经济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斯克.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 湘潮(下半月). 2011(07)

[2]杨宗连,刘乃祥,蔡琳娜.构建“六化”体系 完善“三资”管理[J]. 江苏农村经济. 2011(03)

[3]董瑞春,杨旭东.“机制先行”“措施到位”强化农村集w“三资”监管[J]. 现代农业. 2012(03)

[4]王萍,徐林.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农村集体三资档案信息化管理分析[J]. 档案学研究. 2012(02)

上一篇:研究舍内环境对肉鸡疾病的影响及改善对策 下一篇: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