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 新机遇 新措施

时间:2022-10-17 08:05:58

新课改的实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笔者现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新课标,新教材,新特点

新课改下,我们都是新老师,因此要认真参加各级培训,了解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了解新教材的结构和体系;通过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明确新旧差异和特点。

1.从教学目标来看:旧教材教学目标单一,强调对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提高;而新教材强调对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融合。

2.从教材设置上看:旧教材分“必修+选修”共三册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而新教材分“必修+选修”共八个模块,学校、学生在6个选修模块中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充分体现“每个学生都要学化学,不同的学生可学习不同的化学”。

3.从内容编排上看:旧教材注重学科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文以描述、介绍知识为主;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得很清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新教材不追求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螺旋式上升,分步到位;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生活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栏目增多,给课堂探究、合作交流、课外实践、掘宽视野提供了很多素材。

4.从版面设计上看:旧教材单调、呆板,而新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很多彩色图片、图表、实物照片,把许多文字信息换成图表信息,这对于看着动画片和卡通画长大的青年一代来说感觉更亲切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5.从教材习题上看:旧教材的课文和习题版块分得很清楚,习题往往去情景化、抽象化,功能就是巩固课本知识的应用,加深理解,提升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新教材习题在课文中和课文后都有分布;习题追求情境化、生活化;除书面习题外,还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制作卡片、写小论文、同学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习题。

二、新课改,新目标,新措施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和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因而教学理念、课堂模式、教学手段都需要改革创新。

1.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首先,要重视引言课的教学。通过大量学生感兴趣、能够体现化学对人类突出贡献的视频资料、图片、数据、事例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从而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最新成果、社会热点问题,尽管有些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假酒、苏丹红、毒奶粉、爆炸、火灾等,但这正好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素材,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本身没有错,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出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还需要扎实的化学科学知识。

2.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科学探究”,精心选择并设计,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实践活动”及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调查访问、观察、实验、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多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并提高加工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双基和较高的技能既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也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钻研新课标、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新的课程结构,了解新教材的体系、特点,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把握好教学的进度、知识的广度和习题的难度,做到不超前、不加深、不拓宽,以防加重学生负担。由于探究活动和相互交流的增多,容易出现“课堂闹热、课后空白”的现象。因此,要精心设计和控制课堂,指导学生使课堂知识落实到位,课后清理巩固,完成适量练习题,提升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难题,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加强研究,就能抓住机遇,取得教学、教研双丰收。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激活化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以实验优化提高初三化学教学效率